APP下载

全国冬运会“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价值阐释

2017-07-19汤姣姣樊炳有

体育科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冰雪价值运动

汤姣姣,樊炳有

全国冬运会“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价值阐释

汤姣姣,樊炳有*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在分析我国历届冬运会开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视角阐述全国冬运会“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价值。研究认为:全国冬运会举办城市逐步走出东北,南展西扩战略时机业已成熟;“北冰南展西扩”战略可拉动当地冰雪产业发展,完善以冰雪运动为主的经济产业链,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冰雪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合,能体现出文化的魅力。调整冬季运动项目结构,将会进一步促进冬季运动会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

全国冬运会;北冰南展西扩;战略;价值

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北冰南展”战略,旨在依托南方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实力,增加南方冰雪场馆数量以及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温哥华冬奥会结束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提出“冬季项目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制定了我国冬季运动发展计划,并将“北冰南展西扩”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1]。与“北冰南展”战略相比其内涵更加广泛,追求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发展模式,是从制定相关政策、组织大型比赛、建设冰雪设施、建立冰雪俱乐部、商业化运作等,促进冰雪运动的长足发展。

第 13届冬运会落户新疆打破了哈尔滨、吉林市两个城市包办冬运会的局面,极大推动了“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实现;新疆优质的冰雪资源和冬运会所呈现的冰雪文化,向人们展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在“北冰南移”“北冰西扩”等战略的推动下,2016年我国相继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冰雪运动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1 全国历届冬运会发展脉络

1.1 参赛人员:北方城市运动员为主

1959年我国在黑龙江省举办了第1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此次冬运会上仅有11个代表团共224名运动员(包括少年队)参与。从第 4届冬运会开始,火车头体协、前卫体协等代表队参与冬运会的竞争,第7届冬运会广东省中山市作为南方城市第一次参加。第9届冬运会香港自治区首次派出43人的代表队,第 10届冬运会澳门自治区首次派出 23人的代表队,此后南京、无锡、上海等南方城市逐渐加入到冬运会中,但是南方参赛队与北方城市相比其比重依然偏小。第13届冬运会参赛队伍达到52个,创历史新高。根据表1可知,第1届冬运会共有224名运动员参与,第 13届冬运会共有 1 388名运动员参与,增加了19%。

表1 第1~13届全国冬运会参赛省市地区、参赛人数、举办城市统计Table I Statistics of the Participating Provinces,Number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Host Cities of the 1stto 13thNational Winter Games

1.2 举办省:东北三省主导

1959年 2月第 1届全国冬运会开幕,冰上运动在哈尔滨市举行,滑雪在吉林市举办。第2届冬运会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未能如期举行。第 3届冬运会由黑龙江省承办。第 4届北京、乌鲁木齐成为冬运会新的举办城市,但只举办个别项目。自第5届冬运会起,举办城市相对固定,哈尔滨市、吉林市交替举办,并且这两个城市分别举办了 5届和3届冬运会。第13届冬运会由新疆乌鲁木齐市作为主办城市承办赛事,新疆成为继黑龙江、吉林两省外第 3个举办冬运会的省市。但通过表1可知:13届冬运会的举办城市中并未出现南方城市。

1.3 奖牌分布:长期处于“三足鼎立”局面

根据表 2可知,黑龙江省在第1~12届冬运会中 9次蝉联冠军,比例高达 81.8%,其次是解放军、吉林省。第1~6届全国冬运会黑龙江省共获得 152枚金牌,吉林、解放军位居第2、3名。内蒙古、北京和前卫体协在6届冬运会中一枚金牌都未获得(表3)。第7届冬运会改革后参赛队伍逐渐增加,南方城市也纷纷加入到冬运会中,在第7~12届冬运会获得金牌的代表团中,除前卫体协、阿勒泰、呼伦贝尔和抚顺队获得少数金牌外,其余金牌全部被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各市代表团和解放军队获得,南方省市至今仍未获得过金牌[2]。

表2 第1~12届全国冬运会总排名Table II Ranking List of the 1stto 12thNational Winter Games

表3 第1~12届全国冬运会金牌数统计(取前8)Table III Number of the Gold Medals Won by the Top Eight Winners at the 1stto 12thNational Winter Games

1.4 小结

自1959年至今我国已成功举办13届全国冬运会,举办地点相对固定,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虽然在第4届冬运会上北京和乌鲁木齐市作为分赛场承办了部分项目,但也没有打破东北地区在冬运会上作为主办城市的地位。从参赛规模上看,虽然参赛队伍和参赛人数在不断增加,但还是以北方城市为主,南方城市总体来说在冬运会中处于弱势,并且参与冬季运动的体育人口偏少。从奖牌分布上看,东北三省在冬季运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哈尔滨市、吉林市、解放军一直是金牌的有利争夺者,长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南方以及西部城市虽在奋力追赶但难超北方城市。第13届冬运会在新疆的成功举办推动了我国“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实施,冰雪运动逐渐进入南方城市,掀起了“冰雪之热”,可见这一战略对于我国实现“3亿人上冰雪”具有极大的价值。

2 “北冰南展西扩”趋势分析

2.1 “南展西扩”阶段性成就

2016年新疆承办了第13届全国冬运会,借助冬运会的效应和地区辐射作用,新疆的冰雪运动和经济、文化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开启了新疆冰雪运动的新篇章。成立了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等队伍,培养本土运动员和完善了冬季运动项目结构;完善了冬季项目场馆设施,满足举办国际赛事、冬训以及群众的需求;扩建了 400所“冰上示范学校”,新建 100所“雪上示范学校”,带动百万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由北京和河北联合承办,借助冬奥会契机河北省的冬季运动项目以及冰雪产业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2016年春节河北省承德市推出四大富有当地特色的冰雪节目,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据统计,仅春节期间承德市共接待13万余人,收入超多210万元。为积极备战2018年平昌冬奥会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河北省出台了一些列政策,确保提高参与冬季运动的体育人口,提高冬季运动项目竞技水平,促进体育产业的长足发展。例如:(1)完善竞技运动员培养体系,高校体育学院成立冰雪运动系,实行多校联合培养,夯实本省竞技后备人才基础。(2)河北省已建成 34家滑雪场,29家滑冰场,同时将利用人工仿真等技术手段扩建冰场,满足当地群众的基本需求;同时积极举办各类主题冰雪活动,2016年雪季,河北省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达到450万左右。(3)河北省将建设张家口市在内的5个冰雪产业园区,形成装备制造、服务、旅游、培训等为核心的产业链,将把张家口市打造成我国滑雪设备建设基地。

2015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宣布内蒙古为我国第14届全国冬运会的举办地,利用筹办这次冬运会的契机,以及呼伦贝尔市出台了一些冰雪政策,力图完善冰雪设施,提高冰雪人口和发展冰雪产业。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在2015年雪季期间共接待冬季旅游游客 2 069.7余万人次,冰雪旅游收入高达384.9亿元。2016年内蒙古冬季旅游收入突破 500亿元,增长30%。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15)》中提出,要全面普及冰雪运动,至2010年,内蒙古参与冰雪运动人口达到600万人,冰雪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 125亿元,实现增加值 25亿元;至2025年,全区参与冰雪运动人口达到 800万人,冰雪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 170亿元,实现增加值 35亿元[3]。可见,冰雪运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冰雪运动在内蒙古逐渐成为“热运动”。

2.2 “南展西扩”新增趋势

根据表4可知,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在积极开展冰雪运动,完善冬季运动场馆设施,逐渐提高冰雪运动人口;通过组建专业队和推冰雪运动进校园等措施,培养冬季项目竞技人才;以冰雪运动为手段发展体育产业,尤其是冰雪产业,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些成绩都得益于我国“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实施,经过几年的推广,我国“南展西扩”战略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对社会产生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此,研究以价值阐释为视角,分析冬运会对“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价值及意义,有利于更好地推广冰雪运动,提高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调整南方体育项目结构等。

余荫山房呈现了人居环境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岭南造园史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跨学科交叉综合的视角探析了余荫山房空间布局、空间组织、植物景观与意境营造的审美文化内涵,阐述了余荫山房的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与人文艺术品格,以期在余荫山房造园智慧的挖掘、展示和传承中,推动当代岭南地域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发展。

表4 我国冰雪运动开展情况统计(部分省市)TableⅣ Development of Winter Sports in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3 北冰南展西扩:“一个中心两个视角”的价值阐释

近年来冰雪运动似乎成了热点词和冬季运动的代名词,国家以及企业都在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北冰南展西扩”所折射出的经济价值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发展的焦点。在开发冬季资源的过程中,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魅力日益彰显。通过大众对于其艺术魅力的追求,冰雪运动产生了更具影响力的文化价值。“北冰南展西扩”的价值关系到社会以及人的方方面面,其价值归属还是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的观点是基于:一个中心,两个视角。一个中心:即人的发展,冬运会或冰雪运动对于人的影响,人的发展对于冬运会或冰雪运动开展效果的影响,人与社会互通关系产生的结果即社会价值。两个视角: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冰雪运动所带动的商业、旅游等行为转化为经济价值;冬运会视觉形象系统体现出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经过时间的洗涤转化为文化价值,民族传统文化与冰雪文化相融合展现出其独有的文化价值。以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进行价值阐释,有利于挖掘冬运会所蕴含的深厚底蕴,体现“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价值。

3.1 商业、旅游话语下的经济价值

随着我国近年来开展冰雪运动力度的加强和“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顺利推广,我国掀起了“冰雪热”,冰雪节在各省市火热开展,社会对冰雪产业的兴趣呈爆炸式增长。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2015年与2016年,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增长速度连续两年约在30%,同时截止到2016年我国冰雪场馆超过 600个[4]。新疆成功申办冬运会后冰雪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新疆共接待冬季旅游游客超过 2 000万人,是 2006年的 22倍,冬季旅游总人数占到新疆旅游人数的4成[5]。2022年冬奥会落户北京和张家口两市,实则也是我国“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体现,根据统计,北京和张家口申奥成功后,在当年春节张家口崇礼县共接待游客 39.8万人,旅游总收入高达 3.02亿元,同期相比增加35%和46.6%[6]。

这次的“冰雪热”与冬运会效应所带来的商业、旅游的出现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冰雪产业已经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资源,被作为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各种商业集团纷纷加入到冰雪运动中,布局各自的规划,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冬运会所辐射的地方消费,这使得冰雪运动成为 21世纪最时尚的冬季运动,并以其独特的经济价值成为我国一大新型产业支柱。“北冰南展西扩”战略不仅将冰雪带到南方,更把冰雪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带到南方,“北冰南展西扩”战略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可从侧面转化为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直接生产的价值,或是有欣赏、休闲等服务所产生的价值[7]。比如,具有冰场的城市可通过承办体育赛事或举办冰雪节、冰灯游园会出售门票、纪念物等实体获得经济收入;游客通过在当地观光、参观博物馆,领略当地民俗民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带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

第13届冬运会走进西北完善了新疆冰雪产业的服务和生产,优化了冰雪产业结构,形成以装备、旅游、赛事、培训、体验为核心的产业链。冰雪产业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冰雪产业的健康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循环发展和形成产业的连锁反应。从举办第13届冬运会的产出来看,其经济价值和盈利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2015年11月至12月共接待旅游人次102.3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0.46亿元,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91%和209%[8]。2016年第13届冬运会组委会与34家赞助企业签约,签约赞助总金额超过1亿元,创历届冬运会新高。同时崇礼县利用2022年冬奥会契机形成新的体育产业链,发展起以服务、旅游、交通和其他旅游项目为主的第三产业,该产业链占崇礼GDP的20%。就产出来看,“北冰南展西扩”战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实践证明,冬运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文化一种精神,是立业之本。冰雪文化是人们在冰雪环境下进行生产劳动而创造的一种具有冰雪符号的文化,它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冰雪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冰雪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是冰雪运动长足发展的动力。冰雪文化从形态上可分为冰雪科技 (例如冰雪文化交流、冰雪装备开发)、冰雪物质(例如冰雪服装、冰雪建筑)、冰雪规范(例如民俗民风)、冰雪精神(例如冰雪艺术、冰雪文学)。冰雪精神是冰雪文化系统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给南方城市带来的不仅是冰雪运动,更重要的是将冰雪文化带入到南方。随着南方冰雪设施的逐步完善,参与冰雪运动的人会逐渐增加。在冰雪环境下,南方城市的大众通过参与冰雪运动可领略到独特的文化形式——冰雪文化。对于冰雪运动南方城市可用“新人”一词来形容,在推广冰雪运动中相关组织会大力挖掘冰雪运动文化价值,竭力传播其文化之美,汲取北方传统冰雪文化,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冰雪运动,推广冰雪文化。在发展与传播冰雪文化之际,伴有地域特色的冰雪文化应运而生。南北文化的差异形成具有南北特色的冰雪文化,丰富了我国冰雪文化的形式。这或许就是“北冰南展西扩”文化价值所在。

体育是一种内涵深刻的文化[9]。每届冬运会都有自己独有的视觉形象,借助于线条、颜色等艺术设计将隐含于冬运会中的文化属性完美诠释。冬运会视觉形象作为各举办地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传承着冬运会的历史价值、诠释着冰雪文化之美。冬运会所向我们展示的建筑、会徽、奖牌、吉祥物等多种艺术形式,经过历史的积淀,这些符号价值已逐渐转变为文化价值,融入到城市当中。因此,它具有历史、符号、艺术价值。

吉祥物是冬运会视觉形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播历届冬运会理念、展现当地独具魅力的区域文化的使命。利用色彩独有的内涵向我们传递体育精神以及冰雪文化特有的文化属性。“十三冬”吉祥物以新疆特有稀缺植物“雪莲”为元素,设计出一对卡通雪莲娃娃,代表着新疆浓厚的地域特色。一对雪莲娃娃头上盛开花朵,象征着新疆的繁荣发展。“雪莲”生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以它作为创意元素凸显出冬季运动“勇创佳绩、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两个娃娃身着红蓝色调、印有雪花造型的运动装,快乐地在雪场中飞奔,象征着冰雪天地与冬季运动,也象征着新疆人们热情欢迎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共同来参加体育盛会。吉祥物以其独有的艺术价值形象地向我们诠释了新疆文化的魅力所在,其艺术价值已远超它固有的符号价值,随着人们对于他们内涵的挖掘和理解,使得对于这些视觉形象的价值认知由单一的艺术价值转变为综合的文化价值。在人们体验冰雪运动所带来的视觉与精神上的享受时,冰雪运动的价值也得到凸显,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与生活中。可见,文化价值在冬运会以及冰雪运动中并不是直接表现出的,而是伴随着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的形成体现出的一种综合性的价值。人们对于文化价值的认同,表明他们对于冬季运动内在意义的理解,有助于激发对于冬季运动的热情,助力“3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实现。

3.3 两个维度的社会价值:即个人与社会整体

“社”在古汉语字典中意指古时祭地神之所,“会”意指众人之聚合。北宋理学家程颐提出“乡民为社会”,意为众人会和。这一短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最小的构成单位,它是社会中的人;社会由人构成,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同时人的发展又深受社会的影响。可见,体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其本质是为人服务的。第13届冬运会走进新疆,实现了“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一大突破,推动了冰雪运动由北向西、向南的发展,满足了其他城市对于冰雪运动的需求。冰雪运动凭借自己独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在冬季项目比赛中无论是参赛运动员还是观众,通过参与或观赏比赛,都可培养公平竞争的观念、顽强拼搏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规则意识;冰雪是大自然对于我们的馈赠,大众在领略自然风光时可增添一份对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冰雪运动是一种集体活动,有利于满足大家交往的需要。“北冰南展西扩”战略对于个人最突出的价值——大众逐渐告别 “猫冬”,走进体育活动。由于季节具有时段性,所以体育项目也具有季节性。与国外体育发达城市相比,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偏少,且主要集中于东北,南方城市的居民冬天都不愿出门锻炼。冰雪运动的南移、西扩为我国南方以及西北地区的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大众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告别了“窝冬”,投入到体育活动中,人们也逐渐克服了懒惰,形成了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个人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冬运会或者说是冰雪运动都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话语,也承载了更多的社会价值,尽管这种社会价值是多层次的,但它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资本论》中有这样一句话:“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体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手段,它不仅能增强体质,更重要的是它可教化育人。冰雪运动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北冰南展西扩”战略具有有形与无形的社会价值。借助于冬运会的契机,新疆秉承着“高质量、高水平、节俭高效”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冲破了常规状态下筹办赛事的方法,为以后冬运会的筹办以及冰雪运动的开展打开了更高的通道,这就是绿色冬运会最大的无形价值。比如在冰上中心建设中,没有单独建设冰球馆,通过已建场馆内部调整,满足了第13届冬运会的比赛要求。另外,综合考虑节俭办赛和节约资源的因素,将跳台滑雪项目放在东北举行。在丝绸之路雪场改建中,不再开建新的赛道,不再建设新缆车。此外,第13届冬运会也为我们留下了新的场馆遗产和体育项目遗产。场馆遗产不仅为我国冬季项目训练提供了训练基地,也为群众留下了冬季健身的场馆,为举办国际赛事提供了平台。体育项目遗产主要体现在完善了我国冬季项目南北不平衡的结构,增加我国冬季项目的后备人才。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田文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新疆将建成 500所“冰上示范学校”,比冬运会前期增加了400所,此外将新建 100所“雪上试点学校”,这一规划将带动百万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上海成立冰球代表队培养本市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经过几年冬运会的筹备,新疆的旅游服务质量和公共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譬如交通基础设施,新疆现有 17个机场,其中国内航线有 99条,是全国机场最多的省区;兰新高铁已全线通车运营。旅游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也逐步提高,全区现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 405家,其中五星级 16家;旅行社 340家,各类语种导游 2.4万人[11]。这种转变最直接的结果是,“北冰西扩”使新疆的冰雪产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产业链上了新台阶。

冰雪运动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但大众的参与程度和关注度并不是很高。2022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及第13届冬运会的后效应,冰雪运动成为了一个新的体育热点,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无论是南方还是中西部的人们,越来越关注冬季项目以及赛事;同时,南方各城市也再不断增加当地的体育设施。例如我国 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除了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外,其余 32个省市都有冰雪运动开展。同时,中国的滑雪场数量也从200多个增至500个左右。体育设施场馆的增加满足了大众对于冰雪运动的需求,弥补了社会体育设施的不足,这些变化有利于推动我国群众体育的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新疆举办冬运会的示范效应和城市辐射效应,促进我国冰雪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推广增加了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例如,河北省崇礼县总人口只有12.6万,而由于作为北京冬奥会的承办地,滑雪产业为当地增加了1.3万个就业岗位。

4 结语

在冰雪运动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深刻领会冬运会所折射出的价值十分重要,阐释冬运会“内部”与“外部”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冬运会的成功筹办与举办,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冰雪设施的完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在商业与旅游话语传播下带动了经济价值的体现;冬运会视觉形象系统表现出的艺术价值、历史诠释的冰雪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筹办冬运会以及冰雪运动南移有利于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探索冬运会对“北冰南展西扩”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利于凸显该冰雪战略的独特个性,诠释其更丰富的内涵,助力冬季运动与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1] 王向娜.冬季运动中心谱写“北冰南展西扩”新篇章[EB/OL].国家体育总局官网,(2012-11-29).http://www.sport.gov.cn/n316 /n343/n1195/c584858/content.html.

[2] 谢月芹.全国冬季运动会发展回顾[J].体育文化导刊,2013(9): 139-142.

[3] 冰天雪地中的翻天覆地——内蒙古冰雪运动着力打造“一核一环两带”[EB/OL].新华网.http://www.nmg.xinhuanet.com /2017-01/28/c_1120390458.htm,2017-01-28.

[4] 肖秀燕.中国冰雪运动滑出万亿市场 要理性面对产业不足[EB/OL].南海网新闻(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6/ 12/27/030902551.shtml),2016-12-27.

[5] 齐栋梁.新疆冰雪产业强势逆袭[EB/OL].网易新闻(http:// money.163.com/16/0205/13/BF2I3ADU00254TI5.html),2016-0205

[6] 崔峻.申办冬奥会搅热崇礼“雪经济”[EB/OL].河北新闻网(http://zhuanti.hebnews.cn/2014/2014-04/27/content_3906369.htm), 2014-04-27.

[7] 樊炳有.城市体育文化记忆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EB/OL].http://tyj.xinjiang.gov.cn.

[9] 董宇,李小兰.从视觉角度诠释第21届冬奥会奖牌设计的新思路[J].冰雪运动,2010,32(4):46-50.

[10]董新光.群众体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责任[J].体育文化导刊,2007(9):3-6.

[11]黄欢.新疆:“3亿人上冰雪”的战略高地[EB/OL].网易新闻, (2015-12-29).http://news.163.com/15/1229/10/BC0EJ4TG00014 AED.html.

(责任编辑:陈建萍)

On the Value of the National Winter Games'Strategy of Expanding Winter Sports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nd West

TANG Jiaojiao,FAN Bingyo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Jiangsu,Suzhou 215006,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tudy and statistic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Winter Games and elaborates on the value of the National Winter Games' strategy of expanding winter sports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nd west.According to the study,the host cities of the National Winter Games have gradually moved from the northeast to the other parts of China and the strategy of expanding winter sports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nd west is ripe for execution.The strategy ma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winter sports industry,perfect the economic industrial chain with winter sports as the main industry and therefore create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Besides,the integration of winter sports culture with regional culture may better reflect the glamour of culture.Regulating the structure of winter games may furth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conom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of the winter games.

National Winter Games;expanding winter sports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nd west;strategy;value

G80-05

A

1006-1207(2017)02-0017-06

10.12064/ssr.20170204

2017-02-21

汤姣姣,女,安徽颍上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E-mail:291842562@qq.com。

*通讯作者简介:樊炳有,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E-mail:fanbingyou@suda.edu.cn。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猜你喜欢

冰雪价值运动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不正经运动范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冰雪幽默来袭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