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2017-07-18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肠梗阻感染率胃肠道

常 青

西安市第四医院普通外科(西安 710004)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常 青

西安市第四医院普通外科(西安 710004)

目的:了解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可能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562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体重指数、合并肠梗阻、切口部位、切口长度、术前贫血、术中失血量、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时间、放置切口引流管等因素对伤口感染的影响。结果:562例切口感染率7.30%,其中合并糖尿病54例,体重指数(BMI)>25kg/m2175例,合并肠梗阻19例,切口长度>15 cm112例,术前贫血85例,术中失血量>1000ml89例,联合脏器切除47例,手术时间>3h124例,放置切口引流管69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合并糖尿病、体重指数、合并肠梗阻、术前贫血、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对切口感染有显著影响(P<0.05),而切口放置引流管为保护性因素(P<0.05);性别、切口部位、切口长度、联合脏器切除等因素对切口感染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切口感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应充分重视年龄、合并糖尿病、体重指数、合并肠梗阻、术前贫血、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等高危因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前,胃肠道恶性肿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而切口感染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为此,探索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针对性干预降低切口感染率是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努力进取的方向之一,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共手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562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致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562例,包括胃恶性肿瘤145例、结肠恶性肿瘤237例、直肠恶性肿瘤180例,均开腹手术。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54例,体重指数(BMI)>25kg/m2175例,合并肠梗阻19例,切口长度>15 cm112例,术前贫血85例,术中失血量>1000ml89例,联合脏器切除47例,手术时间>3h124例,放置切口引流管69例。

2 研究方法 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于术后3、5、7d及出院当日病程记录中描述的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分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体重指数、合并肠梗阻、切口部位、切口长度、术前贫血、术中失血量、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时间、放置切口引流管等因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结 果

1 切口感染率 本组562例,术后切口感染41例,感染率7.30%。

表1 单因素赋值说明及单因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2 单因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本研究对可能引起切口感染的单因素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年龄、合并糖尿病、体重指数、合并肠梗阻、术前贫血、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对切口感染有显著影响(P<0.05),而放置切口引流管为保护性因素(P<0.05);性别、切口部位、切口长度、联合脏器切除等因素对切口感染无显著影响(P>0.05),见表1。

3 切口感染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体重指数(BMI)>25kg/m2、合并肠梗阻、术前贫血、术中失血量>1000ml、手术时间>3h对切口感染有显著影响(P<0.05),而切口放置引流管为保护性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讨 论

2001年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提出术后切口出现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或培养出阳性细菌为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可引起全身炎性反应或败血症,严重威胁到患者健康[3]。本研究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可能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体重指数(BMI)>25kg/m2、合并肠梗阻、术前贫血、术中失血量>1000ml、手术时间>3h等因素对切口感染有显著影响,而切口放置引流管为保护性因素。围绕上述结果分析:①年龄因素:青少年时期合成代谢高于分解代谢,有利于机体的生长,有利于切口愈合。进入老年时期后脏器功能减退,合成代谢减低,不利于切口愈合[4]。本研究发现年龄<65岁患者切口感染率为4.76%,而年龄≥65岁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53%,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老年患者重大手术后注意补充热量及蛋白质,有利于切口愈合。②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人体心、肝、肾、免疫、神经、内分泌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可使白细胞吞噬、杀菌及趋向运动能力减退[5],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本组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率高达20.37%,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术后切口感染率(5.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围手术期控制血糖极为重要。③体重指数(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健康的标准,正常范围在18.5~24.9 kg/m2。本组患者BMI值>25kg/m2的175例,切口感染率9.14%,高于BMI值正常人群的切口感染率(6.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患者肥胖程度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术后容易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增加感染几率。④合并肠梗阻:胃肠道肿瘤晚期可导致肠梗阻,多数需急诊手术,术中肠减压、粪便污染、腹腔炎性渗出等原因,容易引起切口污染,增加感染率[6]。因此术前禁饮食、胃肠减压、使用抗菌素等手段,尽量降级为择期手术,减少污染,可降低切口感染率。⑤术前贫血及术中失血量大:本组术前贫血患者85例,术中出血量大于1000ml的患者89例,术后第1天血常规检查发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贫血可引起机体免疫力降低、组织供氧不足,不利于切口愈合[7]。因此,术前纠正贫血、尽量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补充血容量、定期检测血常规、必要时输血等治疗手段可减少切口感染率。⑥手术时间: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很难短时间内完成,切口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长,增加了被污染的几率,并且切口受长时间的牵拉、钳夹等原因导致切缘组织缺氧,不利于切口愈合,增加感染的几率。⑦放置切口引流管:本组患者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切口污染、腹壁脂肪厚度等情况,留置切口引流管69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4例,感染率5.80%,与未留置切口引流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与切口皮下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将切口深部积血或渗液及时清除,减少细菌生长内环境有关,成为切口愈合保护性因素。因此,重视上述高危因素,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1] 牛鸿亮.普通外科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2,7(8):120-1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3] 林晨曦,赵心懋,吴 华,等.肝胆胰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10):584-587.

[4] 杨静波 . 普外科中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处理[J]. 中外医疗杂志,2011,30(6):28.

[5] Dnnohoe CL,Feeney C,Carey MF,etal.Periope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obese patient[J].J Clin Anesth,2011,23(7):575-586.

[6] 姜秀菊,闫 阳.腹部手术与肠道细菌移位和内源性感染[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6):739-741.

[7] 薛春丽,万 琼,郭 欣.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3,23(16):3937-3938.

(收稿:2016-09-28)

胃肠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R735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7.020

猜你喜欢

肠梗阻感染率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