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教深度融合,明天教育会怎样?

2017-07-18吴明姜乃强

教育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学习者科技教育

文|吴明 本刊记者 姜乃强

科教深度融合,明天教育会怎样?

文|吴明 本刊记者 姜乃强

5月,鲜花竞放的时节。美国犹他州首府盐湖城,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教育峰会——2017美国教育科技国际峰会(ASUGSV)。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教育从业者、创变者和投资人欢聚这里,就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进行探讨,勾勒未来教育的模样。

融合的期待

在参会的代表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美国现任教育部长贝特西·德沃斯,前耶鲁大学校长、美国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Coursera)CEO里克·莱文,美国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联合创始人、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GSV创始人迈克尔·莫伊,美国当代报告文学作家迈克尔·路易斯等。

继去年首秀之后,由17位未来之星学员及30多位教育企业CEO组成的中国教育代表团,今年再度亮相ASU-GSV,成为一股备受关注的中国力量。来自会议的信息表明,在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各国教育国际化的脚步也在发生着从输入到输出到走向合作共建的变化。

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为明天的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AI犹如一阵飓风,在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左右着教育的走向。今年初,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未来简史》问世后,AI更是风靡多国科技界、创投界、教育界,令人们为之一振。

一场由大数据、增强现实技术(AR)、虚拟现实技术(VR)等科技引发的学习革命,正在从构想走向现实。如何让科技更加智能地服务学习者,更加便捷地拓展人们的学习空间?如何打破界域壁垒,开放数据共享,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AI未来会不会造成大批教师失业……这些兴奋与恐慌交织的问题,成为本次ASU-GSV峰会讨论的热点。

“科技不仅能冲破教育的时空限制,还可以更好地与人的体验和情感融合,进而触达教育本质。”斯坦福大学虚拟人工交互实验室杰里米·拜伦森教授在分享中表示,VR可以让学习者在虚拟世界体验真实世界中的情感,依此可对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教育。比如,白人孩子通过VR变身黑人孩子,直观体验黑人孩子遭遇的种族歧视,学会在生活中平等对待黑人。

实践表明,学生用VR体验了在极端环境中被别人帮助的过程后,在生活中会更加乐于助人。此外,在经历了对话系统、自然语言处理、阿尔法(AlphaGo)围棋程序等应用之后,AI也被应用于更多教育场景。一个典型案例是好未来展示的人脸识别技术,它通过捕捉孩子上课时的专注程度,分析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其提供个性化辅导。

改变的挑战

大数据,是AI的一个核心命题。多位参会者表示,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未来的AI或将有一个实时数值对其进行评价。对于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除了积累数据量更需要寻找和运用针对学习者的“对”的数据,关注大数据在情境化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认知科学等前沿研究帮助学习者做出决策。

AI火爆的背后,也引起很多教育从业者的恐慌:如果人工智能足够强大,近在眼前的一些职业是否会消失?GSV创始人迈克尔·莫伊在会上预测,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到2025年美国将会面临上千万中等技能工作岗位的消失。对此,不少与会者担心,首当其冲的很有可能是教师岗位。

对此,好未来CTO黄琰认为,AI与教育结合是必然趋势,有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师和家长会更精准地了解学生,更方便地实施因材施教。在他看来,未来教育是人机协作时代,AI不会取代教师,而是会避免教师从事低附加值的工作并为教师赋能。一方面,它会让优秀教师的教学效应最大化,另一方面它会缩短一般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路途。

ASU-GSV会场上空流淌着中国元素,这种热度也是中国教育企业始料未及的,其背后是近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迅速崛起的力量。作为占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中国向来尊师重教。中国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花费远远超过美国家庭。会议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家庭将收入的15%用于孩子的教育,在美国这个数字仅为2%。

教育科技方面的进步,是中国引起西方瞩目的另一原因。欧洲教育科技组织发布的《2016教育科技趋势报告》显示,纵观全球,虽然北美仍是教育科技创新步伐的领导者,但亚太地区教育科技创新增速最快,年增长率达到20%,2020年将占据全球教育科技市场的54%,其中中国将成为新型教育技术的领先者和未来备受关注的焦点。

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埃里克·拉文在与中方代表交流后表示,从商业角度讲,启动一个重要的教育科技商业模式很不容易。但不少企业的商业模式刚刚起步,就已拥有优秀的产品并且有相当的盈利空间。不知现在中国的教育机会有多大,但可以说令人兴奋的教育机遇就在中国。

合作的共赢

CourseraCEO里克·莱文建议,可以在中国当地找一个优秀的合伙人,来本土化教育内容和商业模式。据其透露,Coursera目前在中国有接近200万注册用户,主要分布于大学毕业生中。Coursera已与众多中国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多方的合作成为中国学生学习世界级高校课程的窗口,同时也为中国高校向海外用户发布课程提供了路径。

当中国教育创业者集体亮相美国时,教育输出已经开始。就在ASU-GSV大会开幕十天前,美国当地时间4月27日,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蓝象资本运营的互联网教育未来工场国际孵化器与美国纽约教育基金LearnStart达成了合作意向。

“这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教育的速度与激情。在技术驱动教育变革的时代,也是民间教育力量推动中外教育急速发展的时代。以新型教育科技公司为代表的民间力量将成为中外教育交流的新动能。”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任孟山如是说。

在CourseraCEO里克·莱文看来,中美教育体系存在不少深层次的差异。比如,中国学生吸纳和掌握知识的能力非常出色,美国更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二者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也将为其进入彼此的教育市场带来机遇与挑战。

事实上,对于未来教育趋势,中美双方也有很多共识。美国教育部长贝特西·德沃斯在演讲中呼吁,未来教育应更注重知识技巧与学生需求的契合程度,需要设计出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教育体系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下一代提供足够多的选择。

展会上,社会情感学习(Social-emotionallearning)、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learning)等创新型教育模式显露锋芒。专家们表示,其未来或将成为撬动教育进步的新杠杆。

猜你喜欢

学习者科技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科技助我来看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科技在线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