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男篮奥林匹克文化发展研究

2017-07-18汪明海朱敬敬

运动 2017年4期
关键词:美国队男篮奥林匹克

汪明海,朱敬敬

(百色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美国男篮奥林匹克文化发展研究

汪明海,朱敬敬

(百色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男篮篮球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进行了研究,以美国男篮的奥运之旅为依托,呈现出美国男篮的奥林匹克文化内涵。具有美国文化深刻烙印的美国篮球文化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传向世界各地,美国的篮球文化也因奥运之旅而向其他国家学习。

美国男篮;奥林匹克;篮球文化

男子篮球比赛自1936年成为奥运会的正式项目以来,在为期80年19届奥运会中,美国队共15次夺得金牌,1次摘得银牌,2次夺得铜牌,1次因为冷战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这样的成绩无人超越,奥运会男子篮球项目的历史几乎就是美国队的历史,美国队几乎从未让金牌旁落。由此可知,作为篮球运动发源地的国度,作为篮球商业化运作最成功的美国,篮球实力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世界各国篮球文化在不断地融合,特别是欧洲男篮的水平在不断接近美国男篮。因此,美国男篮崭新的组建模式、训练方式和团队建设等都在适应时代而发展前进,在不断比赛中形成了美国男篮特殊的奥运篮球文化。

1 奥林匹克篮球文化

1.1 奥林匹克文化

由奥运会产生的奥林匹克文化是当今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流文化,成为各国家展示自身文化及经济、政治、科技等多维度的立体视窗。奥林匹克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社会活动形态作用于社会的不仅是体育力量,而且对人们的行为趋向、心理感受、价值观念、道德升华、文明导向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孔繁敏在《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一书中将奥林匹克文化进行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体系和活动内容,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的内心世界;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文化艺术活动。顾拜旦解释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容就是:“参与比取胜更为重要”“生活不是胜利而是努力奋斗,一种孜孜以求的向美、向真、向善的精神”,体现了人类永远向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它的本质不是唯一目的赢,而是通过全力以赴的努力使人类变得更加谨慎、健康、优美。

1.2 篮球文化

篮球文化是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篮球人共识的篮球价值观,其实质是篮球运动的“人性化”和“化人性”。篮球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很大的广度。广义篮球文化:凡是与篮球有关的人、物、关系及信息均属于篮球文化。侠义篮球文化:篮球运动对人内心、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各项相关的文艺活动。篮球文化内容形式上包括奥运会、世界杯、职业联赛、业余联赛文化及球迷文化等各种文化。篮球文化的内涵是篮球运动持续和快速发展的推手,同样是篮球运动蓬勃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篮球世界发展的领航标。

1.3 美国篮球文化

美国作为篮球起源的国度,时时刻刻也兢兢业业承担着发展篮球的职责,健全的青少年篮球培训体系,完善的青年层次培养体系,世界瞩目的全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的篮球比赛,世界最好的职业联赛NBA。美国篮球文化不是简单的继承和沿袭,而是大胆地进行借鉴和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美国篮球文化的深厚促使美国篮球水平始终处于世界篮球发展的前沿,表现出篮球技、战术模式中的随意性,个人英雄主义上追求一种即兴、随机应变的风格。美国篮球文化底蕴为NBA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NBA篮球文化扩展着美国篮球文化。NCAA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与NBA相辅相成,体现着不同的运作模式,培育不同时期的人才。

2 美国男篮的奥林匹克文化

2.1 美国队非职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赛况

在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开始至1989年,代表美国队参加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的队员基本上都是来自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中的优秀篮球运动员,他们在所参加的11届奥运会中取得了9金、1银、1铜的辉煌战绩。这11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只允许非职业运动员参加比赛,所以相对来说水平较低,没有完全体现出奥林匹克精神,期间美国男篮只是云集大学生篮球优秀人才参加,没能体现出真正的篮球水平,但是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战绩足以表明美国篮球后备人才的雄厚。

2.2 解禁后美国男篮赛况

1989年4月7日,FIBA(国际篮球联合会)宣布允许公开竞赛的决议——职业球员可以参加国际篮球比赛,即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国际篮联禁止职业篮球选手参加世界级的比赛。因此,从1992年以来的7届奥运会中,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由职业选手为主体所组成的“梦之队”、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梦三队”、2000年悉尼“梦四队”、2004年雅典“梦六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梦八队”、2012伦敦奥运会“梦十队”、2016年里约奥运会“梦十二队”共取得了6金、1铜的战绩,他们仅在第28届奥运会兵败雅典,只拿到了铜牌。

2.3 美国男篮近7届奥运会球队文化的转变

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上,美国国家队召集了当时几乎所有最好的球员参加本次奥运会。例如,“飞人”乔丹、“魔术师”约翰逊、“大鸟”伯德等人率领第1届“梦之队”冲击奥运会赛场。“梦之队”在球场上5个位置中都有至少1个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选手,多达6位成员曾赢得NBA最有价值球员。在同一支球队中同时拥有这么多出类拔萃的选手是前所未有的,他们技艺超群,所向披靡。使得那年的男篮与美国队的比赛变成了一场没有悬念的表演。“梦一队”主帅查克·戴利说:“我不请求暂停,用此方式来表达我对球员们的尊敬。”“梦一队”参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对全球观众的震撼和对世界篮球的影响是用语言所无法形容的,其成为了当年世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们的阵容是至今为止最为强大、豪华和经典的组合。这些在天上飞的篮球天才利用奥运会重新定义和缔造了奥林匹克篮球文化。

1996年在美国本土亚特兰大举办的第26届奥运会中,NBA年度最佳教练奖,教练伦尼·威尔肯斯作为美国队主教练,选派了当年NBA三大中锋及举世公认的最佳强力前锋。“梦三队”以防守见长,禁区只手遮天,防守实力比起“梦之队”有过之而无不及。虽在场均得分、胜分方面表现不及“梦之队”耀眼,但平均限制对手得分创造新低。美国男篮在主场为本国的球迷演绎了精彩的比赛,同时丰富了奥林匹克篮球文化。美国“梦三队”堪称是最后一支无敌的“梦之队”。

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国际球员登上了NBA的赛场,并涌现出一批国际球员巨星。在2000年悉尼第27届奥运会上“梦四队”的任务已经变成维护美国篮球的荣誉。虽然球队再次召集了NBA的巨星为主要成员,但是也有一些球员只能算是二线球员。球队的组建还是像前2届一样只进行了两三个月的简单集训就去参加比赛,但随着国际篮球水平的提升,很多国家篮球水平已经慢慢接近美国队,成为美国男篮夺冠的障碍。比赛过程中美国队经历了艰险时刻,虽然美国男篮成功卫冕,但是也正是从此开始褪去“梦之队”天下无敌的荣耀光环。

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由于征召球员时,原本球员考虑到安全问题,其中12名队员中有10名没有去比赛,所以美国队的组建方式是十分自由化。一方面是他们没有任何经费,只有靠球队去拉赞助;另一方面是他们自由不羁的篮球文化所决定,球员们很向往奥运会但是也会由于私人问题而拒绝参赛。种种原因使得美国男篮战绩大不如以前,被一些媒体称之为“梦魔队”。2004年前美国男篮在奥运会赛场上只输过2场,而这一届比赛就输掉了3场比赛,最后仅获得铜牌。这些问题对拥有深厚篮球文化底蕴的国度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这促使着美国男篮开始改革。

2005年10月26日,麦克·沙舍夫斯基(老K)被任命为美国国家队主教练,同年12月,老K教练开始逐一会见美国国家队队员。开始了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全面长期备战时期。认识到自己不再是理想所当然的王者,将不再是只靠把几个明星球员拉进球队就能办到的了。美国男篮为备战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可以说是进行了顺应国际形式的改革方针,美国男篮开始组建一支超额选拔、跨越3年、长期训练的球队。这将是美国首度以同一支队伍参加世锦赛及奥运男篮赛,并将成为历来成军时间最长的“梦之队”。教练组选定后,对33名选手进行谈话,从中遴选25名选手,并要求他们做出为期3年的承诺,此举使得美国男篮具备了连贯性。在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期间,美国男篮巨星球员放下了身段,成为了一支真正的具有团队精神的球队,愿意“把自我都扔到门外去”为团队而改变。他们有了自己的黄金法则:不找借口、出色的防守、沟通、信任、集体责任、关怀、尊重、智慧、保持均衡、保持灵活、无私、进取心、热情、战绩和自豪感。“梦八队”被美国国内媒体称作“救赎之队”,救赎在国际大赛上连续6年状态低迷的美国篮球。目标只有一个:冠军。“梦八队”是近十几年来最出色的一支美国男篮队伍。前来北京的“梦八队”就是NBA所有精华的浓缩,甚至几乎可以跟16年前乔丹领衔的那支梦幻之师媲美。美国篮球总管杰里·科朗吉洛说:“我们希望用冠军告诉世界,在这项运动的发源地,依旧有最出色的篮球。我们要证明,我们不可战胜。”在北京奥运赛场上“梦八队”8战8捷,突破欧洲强队的围攻,时隔8年之后重夺奥运篮球冠军。

2012年的伦敦第30届奥运会上,团结一致的美国男篮“梦十队”在充满荆棘的卫冕之路上成功卫冕。2016年里约第31届奥运会美国队同样云集各路好手,其中包含顶级射手和老将,还有大伤归来的保罗·乔治,形成了合理的球员构造和承继了良好的队内文化。本届奥运会理论上是老K教练最后指教美国男篮,可以说老K教练改变美国男篮球队文化,形成整体划一、团结一致、纪律严明的勇猛之师。

3 结 论

3.1 奥林匹克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流文化,篮球文化以自己独有的特质吸引、影响、成就和教育着人们,奥林匹克文化和篮球文化是水乳交融、互相渗透的,篮球文化在奥林匹克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2 作为篮球文化的发源地,美国文化具有体制性、区域性、创造性、时代性、民族性、多元杂交等文化特征,个人英雄主义烙印深刻,这种文化激励着篮球运动员的创造欲望和表现能力。

3.3 美国男篮的奥林匹克之旅可谓是光辉萦绕、无上荣耀,取得了傲人的战绩,但其中也出现过失利,但美国男篮迅速改革组建,成功救赎崛起。这样的历史也使得美国男篮的篮球文化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而有一些转变,其中巨星球员愿意“把自我都扔到门外去”为团队而改变,球队组建具有了连贯性和继承性。

[ 1 ] 王祖爵.奥林匹克文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 2 ] 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 3 ] 张雄,徐济成.NBA50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1-23.

[ 4 ] 麦克·沙舍夫斯基,杰米·斯帕托拉.我相信你们[M].韩玲.译.北京:北方联合出版传媒,2011(4):15.

G841

A

1674-151X(2017)02-01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4.010

投稿日期:2016-12-09

汪明海(1988—),硕士。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美国队男篮奥林匹克
因为这3秒,美国队拒绝上领奖台!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四强技术对比分析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华师男篮
2004—2005年:中国高中男篮联赛.迈克尔.乔丹为冠军队颁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