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生归来

2017-07-17武晓燕

人民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站台车站读书

武晓燕

山东省青州市益都街道车站小学是一所县城老校,在校生1100人,在职教师48人,其中50岁以上12人,教师结构趋于老龄化,校舍陈旧(唯一一栋教学楼建于1988年),校同空间狭窄,生源60%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尤其是近几年,学校周边几所新校的建成及快速发展,让这所老校更加黯然失色,家住学校附近的孩子,家长也舍近求远,想方设法选择条件更好的学校就渎。学校社会声誉每况愈下,教师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越来越低,有的年轻教师因对学校未来感到渺茫而选择离开……

如何消解职业倦怠,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让学校重振辉煌并实现与教师自我发展的双赢?

我认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内心总会有一种超越的力量,并能够为之负责为之奋斗。于是,我便开始寻找信仰的“打开”方式,用信仰凝聚力量,慢慢唤醒了教师的职业自觉,也焕发了学校的勃勃生机。

以信仰凝聚共识,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境界

在电影《斯巴达克斯》中,骁勇善战的斯巴达克斯在克拉斯将军的长期包围下,最后还是被征服了。在几千名被俘者面前,克拉斯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你们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斯交给我,就不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然后,紧靠他的人也站起来说:“我才是斯巴达克斯。”—下一个也站了起来……在短短的一分钟里,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勇敢地站起来直面死亡?是共同愿景:有朝一日可以摆脱奴隶地位,获得自由!而克拉斯给奴隶们的最后开价不过还是奴隶而已。

由此可见,管理者及时给大家提出一个共同愿景,会为团队带来希望之光。学校管理亦如此。只有建立共同愿景,才能凝聚教师的心,才能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于是,我开始苦苦寻找代表学校共同愿景的那个闪亮的“点”。

这个“点”,最终从学校的名字而来。学校因在旧城老火车站旁边而被命名为“车站小学”,偶然的一个机遇使我将“车站小学”与“171号站台”联系起来:在一次外出培训学习的旅程中,一个词突然蹦了出来,而且越来越强烈:“车站”!我想,上周六我背上行囊赶赴车站,列车将我带入更广阔的天地,打开了我闭塞的双眼;昨天,我又一次赶赴车站,列车又把我送回当初我出发的地方。原来,我一直在路上!由此,我想到了学校的孩子们。学校,对于他们来讲,不就是人生旅途中一个小小的车站吗?他们的人生路太长,前方有无数的“车站”在等待他们,而教师的义务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属于他们的一个个人生站台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再送他们到更广阔的未来。我们是为孩子准备行囊的人!车站小学,是孩子们人生路上必经的一个站台,我们应为孩子们准备怎样的行囊?这份行囊是否足以满足孩子们未来行走的需要?我陷入了思考。

于是,学习归来的第二天,我第一次提出“17l号站台”的概念,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可。

经集思广益,我们赋予“站台”丰富的内涵,在教师层面主要包括:使命,迎接孩子的到来,又送孩子远行,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坚守,坚守每一个岗位,坚守每一天每一年,生命在坚守中绽放光华;储备,为孩子储备一生的行囊,行囊中不仅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良好习惯、高尚品行;珍惜,人生有欢聚、有别离,当珍惜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珍惜每一位生命中出现的人;时间,站台按精准的时间运转,人生不可错过每一段时光;温暖,让每一个孩子在站台里都得到关爱、呵护,感受亲情和温暖,带着感恩和爱走向远方……

紧接着,我把学生比作“小甲虫”,创作了学校专属童话《小甲虫与第171号站台》,深受每一名师生的喜爱。教师们都成了为“小甲虫”准备行囊、实现人生梦想的人。

“站台”和站台文化悄然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走方式,成为车小人共同遵守的核心文化和价值引领,教师们沉睡的责任担当和职业自觉被慢慢唤醒。

搭建“平台”,让教师找回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站台,让教师们找到了灵魂安放的地方,每一名教师都坚定了一个信念:在这个“站台”上,我的责任与使命无限神圣无限光荣。然而惯性使然,有的教师依然敬业精神不足,有的教师依旧缺乏专业自信,教师们自我迷失已久,很难找回自我。如何破局?如何培育自信?如何让每一名教师找回自我进而激发自己的巨大能量,发现最美的自己?我们搭建了三个平台:

第一个平台:开办“先生归来”论坛,让教师找回“先生”应有的精神内核。

“先生”,是一种尊称,一种学养;一种儒雅,一种温润;更是一种令人闻之而肃然起敬的人格。学校定期举办充满庄重仪式感的“先生归来”主题论坛,旨在呼唤真正“先生”精神的回歸。参与演讲的人员,个人申报与团队推荐相结合,每期安排12人。演讲内容杜绝高大上、假大空,主要从身边去寻找“先生”事迹,以引发教师共鸣。

“在一所县级市不知名的小学校里,要找到真正的‘先生好像很难。但在日常生活、平时工作中,我们在座的很多人是不乏‘先生精神的。他们那种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爱生如子、锐意进取的精神,无不是先生光芒的折射。当年的晏阳初、陶行知、叶圣陶不都是从民间、从基层、从最低的起点开始,用人格的魅力建立起时代的丰碑吗?所以,我们定能从身边找到‘先生……”

聆听这位教师的演讲,在这些平凡普通却质朴感人的事例中,参加论坛的教师及时而敏锐地捕捉到教师群体中“先生”的形象。一位教师在论坛中谈到自己的同事,有位56岁的老教师患了严重的肩周炎,肩膀上贴满膏药仍坚守岗位,耐心辅导学生,精心批阅作业。很多教师在倾听这些故事的时候几度哽咽。不知不觉中,教师们开始用仰慕的眼光去寻找身边的“先生”,并开始认真自我反思。因论坛而引起的对德学俱隆的“先生”们的尊敬与崇拜,就像破冰后的春天,芬芳了整个校园。

第二个平台:举办“遇见自己”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在读书中“遇见”最美的自己。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尤其是作为教师,你读的书有多厚,可能决定你走的路有多宽。我们开办了“遇见自己”读书沙龙,旨在引领教师通过读书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并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进而拥有智慧的大脑和优雅的谈吐举止,与人生中最美的那个自己“相遇”。学校将每周三的业务学习时间定为读书沙龙,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群读,可以领读,可以讨论,教师读书的风气日益浓厚。学校定期给教职工购买书籍,今年三八妇女节为教师挑选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成就名师》两本书,并用心包装,我亲自为教师写了一封信《女人节,做读书的女子》:读书的女子,定是有着极佳气质的女子。在暖暖的阳光里读书,让文字一个一个轻轻触碰心中最柔、最软的地方,那整个人便是阳光的一分子了;在阴天的日子里读书,当别是另一番滋味,泡一杯热茶,或掬一片柠檬,把自己放进文字中,于是,这世界也就自此安宁了下来……

第三个平台:我说我的教育故事。激励大家敞开心扉,分享成功,自我激励。

蔡元培先生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我更想看到的是,在我们的校园里,越来越多的不同个性特点的教师,把精力、智慧忘我地投入到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中,并从自己打造的成果中“看到自己”,最终获得精神与品格的升华。

“我说我的教育故事”活动每学期结束后举办一届,旨在引领教师对一学期的所思所感所获进行梳理,总结经验,盘点失误,分享成功,展示风采,并以家长委员会为主组建“寻找最美故事”志愿者团队,评选典型故事在全校推广。

“李业艳和她的公众号”就是被找到的最美故事之一。李业艳老师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个教师独立的公众号,第一个将课本音频在公众号无偿公开发布,并在短时间内关注超过4000人,不仅本校学生受益,还惠及其他学校众多学生。李业艳老师第一个成为青州市教师工作坊双选人才,她不断用新的目标为自己扬起理想的风帆,用价值理念与教育信仰引领自己从犹豫走向坚决,从平凡走向成功。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教师们逐步找回了自我,增强了自信,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更趋丰滿。

打通适合教师个性、螺旋式上升的专业发展通道

专业自觉唤醒了,自我发展动力足了,下一步便是专业提升。专业发展诉求能否得到满足,决定着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每一名教师都渴望成功,都渴望得到尊重,这是他们职业幸福的根本。

这就需要学校做好顶层设计,为每一名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学校摒弃传统的“齐步走”培训模式,根据不同教师的学历、资历和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打造适合教师个性特点的螺旋式上升的专业发展通道。

一是分类培训,搭建教师“三格”发展层级:

新教师“人格”培养。对新教师进行教学常规集中培训,要求他们与老教师结对,“拜师学艺”,缩短磨合期,尽快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青年教师“升格”培养。开展校园论坛、课例研究、基本功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给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心理满足,并着力培养有潜力潜质的青年教师,让他们走出校园,打出名气。

骨干教师“风格”培养。通过课题研究、科研攻关、对接名师、设计“我的个性教学名片”等,着力培养骨干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鼓励、引导骨干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是分层制定目标,铺设专业人才“三环”发展道路:

按照教师的不同层次,学校为教师铺设了“外环”(教学基本功)、“中环”(教学策略)、“内环”(教学思想)成长的“三环”道路。 对新教师梯队,从教学基本功的校本培训开始,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集体研讨,如“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在低年级加强写字训练”等,着重培训教法技能,提高驾驭教材与课堂的能力。对青年教师梯队,侧重培训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常规教育活动的策略,引导教师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对骨干教师团队,重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的培训,注重实践性,落实探究性,追求艺术性,从而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学思想。

“三格”“三环”模式,使每位教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并时刻清晰感知自己在学校整体链条中的独特性、重要性,自我需求不断满足,角色意识越来越浓,职业认同感越来越强,学校教师队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短短一年时间,学校被潍坊市嘉奖两次,24位教师取得青州市级以上教学能手等称号,青州市各学科名师工作坊成员均有我校教师入选。特别是老教师青春焕发,身先士卒,55岁的胡世美老师挑起学校特色课程——童话课程教学重担,并在全市作童话教学典型经验介绍;57岁的关卫军老师运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创新美术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一所有生命力的学校,不在于物质空间的大小和资产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一种无形的精神根植于教师心中,这种精神才是学校内涵发展、长足进步的根本支撑。车站小学,正朝着这一方向奋力前行。

猜你喜欢

站台车站读书
高铁站台
车站一角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另类的公交站台
相遇
我们一起读书吧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
读书为了什么
站台上,送走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