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探讨

2017-07-15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514011

大众文艺 2017年18期
关键词:音准任课教师声乐

张 贵 (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514011)

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探讨

张 贵 (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514011)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了最普遍的现象。为此,本文将从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声乐教学中的优势入手,分析如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并就高校声乐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展开反思,以资借鉴。

高校声乐教学;多媒体;信息资源

当前时代,人类对于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得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同以往截然不同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之下,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也得以发扬光大。尤其是在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已然成为现阶段国内教师所倚重的重要教学工具和手段,任课教师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课上教学中的应用,不但为授课添加了教学工具,同时亦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视频与音频功能强化了课上教学效果,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从高校传统的声乐教学课堂来看,多数学生因未能实现对演唱技巧与演唱方式的有效掌握,因而影响到其声乐知识学习的最终效果,这一结果直接影响到未来学生的登台表演。还有就是,声乐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多数情况下均集中在有限的课上教学时间之内,无法对学生的课下练习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由此使得现阶段国内高校声乐教学的整体授课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水平。有鉴于此,高校声乐任课教师应当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使声乐课堂的整体效果得到提升,进而使学生习得更为系统的声乐知识。

一、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声乐教学中的优势

1.依托多媒体技术在声乐课堂的引入与应用,将有益于学生养成正确的音准,并掌握好演唱节奏

之所以接触同样的一个教师任教的声乐课程,而学生的表现存在差异,这其中既有学生听课吸收度的原因,更在于部分学生自身的乐感水平不尽如人意。考虑到声乐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多数要走向登台演唱之路,而一名合格的声乐表演者必须具备扎实的音准和节奏感,唯有如此,方才能够实现对所演绎歌曲曲目的精准表达。同时,在传统的声乐课堂之中,任课教师多数情况下的教学活动乃是依赖钢琴、黑板的辅助,由任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伴奏的情况下完成的。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音准,更难以使学生掌握好演唱节奏。而在声乐任课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声乐课堂并加以应用之后,将能够使任课教师从伴奏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生进行腔体打开训练和气息运用训练,如此便将极大地提升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2.依托多媒体技术在声乐课堂的引入与应用,将帮助任课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情境的营造

在以往的声乐课堂之中,任课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教学进程以及内容的安排完全由教师个人掌控。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无形之中取代和压制了原本应当属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导致学生所习得和掌握的声乐技巧多数来自对教师的机械模仿。为改变这一局面,高校声乐任课教师应当注重在声乐课堂之中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声乐课堂的引入与应用,则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实际的需求创设符合需求的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参与到声乐教学的过程中。然而传统的声乐教学只能用钢琴弹奏歌曲,教授学生声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单一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大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多媒体技术下的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创设学生所感兴趣和熟悉的教学情境,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性的发展。让学生深入到由多媒体技术手段营造的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将各种信息如声音、图像和文字综合运用到情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创作灵感,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获取有用的知识。

3.依托多媒体技术在声乐课堂的引入与应用,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准,并帮助学生领会到正确的节奏感

在一些高校的声乐课堂之上,任课教师往往习惯借助钢琴伴奏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和领会节奏感。不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在于,不同钢琴的音准均来自于不同的调音师之手,而节奏则是由任课教师自行加以掌握的,因此此种教学方式会对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领会节奏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通过任课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中的MIDI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局面。而且还能够使任课教师有更多地课上时间用于实现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举例而言,当教师发现班级部分学生存在音准把握不到位的情况,便可以借助MIDI技术帮助学生进行强化练习,教师同时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如此一来,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音准,更为准确地领会到正确的节奏感。

二、如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不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依托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实现面向课内外教学和学习的有效覆盖。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这个是多媒体技术不能取代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因为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教师会根据学生声音的不同特点、理解力和感受力等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动作和发音进行纠正,教会他们打开喉咙、促进气息的支持和歌唱的共鸣等。在一定的条件下,教师还会进行范唱,为学生提供参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有多媒体的存在就忽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多媒体只能发挥一种辅助功能,而不是替代性的功能。

2.依托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依托多媒体技术在声乐课堂的引入与应用,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能,更能够使声乐教师藉此实现声乐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打造。在如今的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空间为高校声乐任课教师提供了大量可用于教学的声乐资源,教师通过互联网空间发现优秀的教学资源之后,便能够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资源分享。同时,任课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下载,以便学生在课下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进行自我声乐技巧提升。

3.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实现面向课内外教学和学习的有效覆盖

为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声乐知识,因此,高校声乐教师不但要积极创设高效声乐课堂,同时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充沛的教学资源,供学生课下自我提升之用。也就是说,唯有任课教师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实现向学生课内学习与课下自学的有效覆盖,方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吸收和消化所习得的声乐知识。有鉴于此,任课教师应当将课上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或者视频、音频文件的形式,供学生在课下用于知识回顾。

三、高校声乐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反思

在高校声乐课堂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要就“技术”与“人”在声乐课堂的主次性进行深入思考,并明确多媒体技术并非能够借鉴所有的教学问题,此外还应思考多媒体技术在声乐课堂的引入与应用是否意味着传统声乐课堂面临着推倒重来的局面。

1.“技术”与“人”在声乐课堂的主次性思考

作为具有思维和动手能力的人而言,其所创造的一切技术均是为了提升其从事社会活动有效性的考虑。因此,高校声乐教师在将多媒体技术实现向声乐课堂的引入与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多媒体技术仅仅是声乐教学中的工具而并非全部,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教学有效性,但最终使学生系统掌握声乐知识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的声乐知识储备。

另外需要表明的是,在多媒体技术和声乐教学经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唯一的选择是后者。其实,虽然高科技的运用会带来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这种运用应该是在一定尺度下进行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将“技术”与“人”的主次性加以区别和思考。

2.多媒体技术并非能够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

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样,高校声乐任课教师应当正确处理“技术”同“人”二者之间的关系。如若不然,将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笔者在搜集本文的研究资料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对多媒体技术对声乐课堂的作用过于夸大。笔者认为,声乐教学的难点在于任课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气息运用方式、如何帮助学生打开声音通道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吐字清晰。将录音和声谱波形分析技术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灵丹妙药。简单的说,声谱波形分析就是将声波以图像的形式反映出来。那么问题出来了,反映成图像形式的“声音”是否可以被学生明确的认识并有效的帮助学生对发音问题的修正?虽然“内耳听觉”和“外耳听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还是可以感知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据此作为调节发音问题的手段。将此类问题反映成图像形式,学生在判断发音问题的时候以此为本,是否能给学生调节发音机能的实践带来决定性的指导?

不可否认,高科技的运用对于声乐教学是具有促进作用的,转换成图像形式的“声音”也的确利于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但是多媒体技术并非能够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声乐教学更多地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3.多媒体技术在声乐课堂的引入与应用是否意味着传统声乐课堂面临着推倒重来的局面

从高校声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在于使学生具备较好的演唱能力。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教学工具在这一过程中有着其独到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为任课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服务的。因此,笔者认为,不应当在推广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同时,否定传统声乐课堂的意义。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情况下,对于传统声乐课堂中,任课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依然应当加以发扬光大。如若因过于推崇多媒体技术的效用,而对传统声乐课堂加以彻底的否定,则将陷入“唯工具论”的误区之中,这是不足为取的。

还有就是,高校声乐课程任课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结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以及具体的本节课教学内容来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对于一些可以依托传统讲授法完成教学内容的部分,则无需为了应用多媒体技术而应用多媒体技术。

与之相似的问题包括:传统声乐课堂为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声乐专业人才,因此可以说,传统声乐课堂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宝贵的、值得继续加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教学经验,因此,高校声乐教师应当认真总结、吸收前人留下的教学经验,在根据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智特点加以辩证地对待,如此方才是正确的教学观。

从当前国内高校声乐专业引入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实施情况来看,一些问题亟需解决:首先,多媒体设备的高投入与教育资金的相对贫乏的矛盾就是制约其发展的拦路虎,这个问题早就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关注,但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的加大投入。其次,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师中的推广也是症结之一,仅仅掌握多媒体设备运用技术或仅仅掌握声乐教学能力都无法完成任务,需要合二为一的集中到声乐教师的身上,客观的说,这具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从教育行政部门到教师多层面的关注和努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类科技水平一日千里的当下,高校声乐任课教师应当遵循创新教学理念,秉承严谨求实的教学态度,对传统声乐课堂中已经经过实际教学活动验证过的优秀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加以发扬光大的同时,利用和借助多媒体技术解决传统声乐课堂所难以解决的一系列教学问题与教学难题,同时,依托多媒体技术在声乐课堂的引入与应用,将帮助学生实现更好地发声练习,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学生课下自我提升学习诉求的满足,从而实现高校声乐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这是当下每一名高校声乐课程任课教师所应当为之努力的方向。

[1]桑潇.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09(09).

[2]胡晓瑛.多媒体教学系统辅助声乐教学研究[J].艺术教育,2009(08).

[3]刘扬.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声乐教学模式探索[J].艺术教育,2009(08).

[4]温静.高师声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07(03).

[5]史春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6]乔春霞.试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06).

[7]边秀梅,刘小兰.论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6(08).

[8]郭俪雅.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音乐,2005(02).

[9]康晓丹.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J].湖南社会科学,2005(05).

[10]张克东.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J].戏剧之家,2016(03).

[11]浅议高校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J].杨海宁,张薇薇.中国成人教育,2013(04).

[12]沈思,朱琨.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音乐大观,2014(07)

[13]李兰君.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3(17)

猜你喜欢

音准任课教师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声乐诊疗室
小提琴演奏音准的方法探析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