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赵孟頫小篆书写

2017-07-14郭岩

神州·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篆赵孟頫书写

郭岩

摘要:赵孟頫是宋末元初最重要的书法家,他为后人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书论和书法作品对后世书家产生诸多的影响,他的书法学习视野非常的广博,篆、隶、行、楷、草五体皆善,临习模范一直上溯秦汉。其中,也有少量的小篆作品传世,这于赵孟頫所秉持的复古书学思想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当时风气的影响下,赵孟頫小篆的书写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的《千字文》也包括了小篆的部分,成为后世学书正体的典范。赵孟頫力主学习魏晋书家的风韵和法度的同时,也为古老的书体小篆承接上了新的一节,使他的复古书学思想成为完善的一组体系。

关键词:赵孟頫;小篆;书写

一、赵孟頫的小篆书写

赵孟頫的篆书作品存世并不多,有《妙严寺记》、《三门记》、《张总管墓志铭》等篆首数字和《千字文》一册中有篆书部分,而其它记于著录的《大道歌》、《太白登东岳诗》等篆书作品都未传世。

后人杨震方谈赵孟頫篆书时:

应他人作楷、行书,已不厌其烦,故不复轻作篆,间有篆书小品而已,丰碑绝无。①

这段话是有道理的,但为未能讲的清晰透彻。赵孟頫的书学思想是秉持“法古”二字的,重心是推崇魏晋书法规范的,而小篆的书写与魏晋二王为代表的书法书写从内在的基础上有本质的区别。秦汉时代流行的小篆,是从早期的大篆书体衍化而来,这样的古文又与早期中国绘画相伴而生,书法和绘画表达与天沟通的神圣意象,所以这样一个串联结果就是小篆的书写法则更接近于图像,小篆通过线条合围的方式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表现为单字的组合和单字内部的贯气书写,比较其他书体更加的平均和平衡。小篆这一书体无论产生怎样的风格变化,都无法改变本身的样貌,小篆的“气”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有指向的流动,以达到与神明交流的目的。

而魏晋时代经历了文字的数次衍化,五种书体已经完备,当时流行的书体是楷、行、草和较少量的隶书,这四种书体与篆书相比,它们的内在基础已经衍变为点画而非图像。从书写的目的上来讲,已经不是早期宗教的影响,书法形成自觉的艺术,再看字的贯气,在二王的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均匀的气之流转,通过点画,出现或墨块,或留白,或连带,或分解的造型。赵孟頫所遵循的书写法则是要从二王的书写法则中来,所以,赵孟頫在书论中未谈小篆并且不多习小篆是有原因的,但是小篆是书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赵孟頫“复古”大旗中的一部分,也就出现赵孟頫写小篆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杨载在《赵文敏公行状》中提到篆则法《石鼓》、《苴楚》 ②史料记载赵孟頫也确实有《石鼓文》拓本,但从传世几幅作品中看,赵孟頫并未得到《石鼓文》精义。

二、赵孟頫小篆书写与唐宋时代小篆的标准

究其人,不可背离其所处之时。赵孟頫于赵宋生活二十五载,于蒙元又活四十三载,在这一时期,无论是金石考据还是小学,较之于宋之前历代,都有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这也就促成了宋元时代小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样貌。

篆书在秦汉之时,其内涵囊括的范围非常之广,王愔《文字志》中记载古书有三十六种,其中就有古文篆、象形篆、科斗篆数种篆书分类,再有秦书八体也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书写方式,分为大篆、小篆、殳书等分类,可以看到,在秦时的大篆并不包括书写较为独特的殳书、署书等篆书书体。而这些分类在后世字体的流传衍化过程中慢慢消失,较多书写的篆书分为大篆和李斯后小篆两类,但是李斯作品存世很少,多为后世的翻刻,也不足以表现当时作篆的状态。

直到唐代玄宗之后,小篆再次出现比较多的成果,并且的书写直接影响宋元时代。唐代小篆以李阳冰对后世影响最大,存世的《颜氏家庙碑》中他所书篆额以及《三坟记》、《缙云县城隍庙记碑》这样宋代以原碑拓本所刊刻的小篆,让宋代书家可以学习李阳冰篆书的原貌。如今可见的宋代篆书名家郭忠恕、王文秉、徐铉等都受到李阳冰书法影响,这一时期翻刻的李斯《峄山碑》更接近于李阳冰的样式。赵孟頫的“圆珠文”小篆也就是从李阳冰一路的小篆书写中来,无论是赵孟頫小篆书写的婉转的线条还是较扁长的结体,都能看出李阳冰的影子。所以赵孟頫的小篆是顺承了唐代李阳冰、宋代徐铉这一条脉络小篆书写规范的。

三、赵孟頫小篆书写与古文字

从第一、二节本文谈到赵孟頫书写小篆的书法角度的原因和风格,同时,作为文坛领袖、文学家的赵孟頫对于小篆书写还有一番考究。纵观历朝历代,对于文字的规范和复古在各个朝代都有进行,一方面是统治者为统治国家的政治需要而做的,另一方面是大文豪传一代之典范,为往圣继绝学而做的。

这样的文字规范行为相比书法艺术的流传,有更加详细而严谨的体系。秦代李斯规范文字为小篆可称为开规范文字之先河,自此之后,有汉代许慎作《说文解字》以正文字,《熹平石经》、三国魏《正始石经》规范书写的等等一系列的正体举动。延续到宋代,太宗时期的徐铉开始校订《说文解字》,徐铉本身是一名书法家和古文字学家,他对于书法和文字的关系理解是优于普通书法家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同时代的书家与徐铉相比,徐铉的书法技法水平并非最高,但书法影响力最大,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唐本《说文解字》、《正始石经》中的小篆,呈现的都是悬针篆的姿态,李阳冰的小篆中也有悬针篆的一些部分,但是从徐铉正《说文解字》后,便成为后世通行的玉著篆,当然这也并非徐铉一人之力,但正体之功效可见一斑。

在赵孟頫为数不多的小篆作品中,就有一件《千字文》值得关注,要知道,自古《千字文》的书写也是为正体而做的,《千字文》是文字基础教学的重要部分,故赵孟頫的《千字文》实际上是将对于包括小篆在内的书体的规范。这一做法是符合赵孟頫行为逻辑的,赵孟頫推崇“复古”,其内涵包括书法、文学、绘画,书法的复古最重魏晋书风,但对于小篆、章草这样古文字的复兴也在其范畴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最全面丰富的形成“复古”这一举措的完整体系。另一方面,文學的“复古”也要求对于小学的考究,无论怎样的文学复古思潮,都必须要对古文字进行校订,让规范的文字形成效应,在民间流传开来,以便更好地进行“复古”运动。所以,赵孟頫小篆的书写是继徐铉而追李阳冰,文字学上更深入许慎的一条有迹可循的脉络。

总结

本文通过赵孟頫小篆的艺术源流和文字学源流两个角度分析了其小篆书写,赵孟頫的小篆书写实际上是对书法小篆体系的复兴和对时代正体树立典范,赵孟頫的文学领袖身份给予他这样一份文化责任,在那个时代,也只有赵孟頫能比较完善的完成这样一个工作量恢弘浩大的体系建设。在蒙元的马蹄践踏之下,汉人的文化受到强大的外力冲击,无论是大文豪还是普通百姓,对与汉人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推重上升到政治的层面,赵孟頫的小篆书写虽未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从典范树立的角度来讲,赵孟頫贡献巨大,也是其小篆书写的动机。

注释:

①杨震方,《碑帖述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②任道斌,《赵孟頫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王连起.赵孟頫及其书法艺术简论[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

[2]杨震方.《碑帖述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任道斌.论赵孟頫与元代少数民族书画家[J].新美术,1994.

[4]任道斌.赵孟頫文集[M]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

[5]盛郁龙.赵孟頫书学思想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

[6]刘九庵.赵孟頫书法丛考[J].文物,1987.

[7]单国强.赵孟頫信札系年初编[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

[8]陈高华.《元史》纂修考[J].历史研究,1990,04:115-1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篆赵孟頫书写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书写春天的“草”
小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