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元素化学教学问题

2017-07-14唐烨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初中化学

唐烨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作为新课标中教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究生活的能力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在当前初中的标准课程指导下的元素化学教学问题是存在问题的。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对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分析,对我们后期的化学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课程标准 初中 化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85-01

引言

所谓课堂教学,是指在上课期间老师与学生之间,按照备课计划,有序有章节的进行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相切合的过程,是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运用语言表达知识,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接受教育的过程。随着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加强,对老师自身的教学要求也有所提高,既要求老师不断接受学习新知识,也要求老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能力有所提升。高标准的教学要求是对未来化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常见问题

(一)探究活动设置的不适当

目前的化学课程中准确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单一的设置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四个详细小主题,这样一来,将学生动手探究科学的本质变成了单一从课本上获取空谈知识的现象。这种课表设计方式,无异于将硬知识强加于学生的学习中,忽略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这一定义。另外,课本中实验设计的不适当也是降低化学学习效率的原因之一,如在判断对烧杯中氧气存在的类似试验中,老师基本上都是将详细所用实验用具和条件等直接告知学生。这对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弊的,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思想禁闭在一个空间里,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二)学导教案的不适当

“学导教案”是一种教学的新模式,其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导案为依据加上老师恰当的指导,师生共同学习进步。而当前的情况却与理论相违背,主要在于老师没有适当科学的教学方法,仅让学生自学教案,根据学生尚不成熟的理解能力,缺少必要的指导必然是事倍功半。另外,我国的大多数学生习惯了接受课本上直接的知识,对做实验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因此,老师不仅要使自己的教学与教案相结合,还要制定吸引学生兴趣的高质量的学导教案。因此,适当的学导教案对于学生学习好坏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相关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教师带动学生做实验

面对学生不愿意主动进行试验的现象,授课教师可以带动学生进行有关课程实验。当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有所提升的时候,教师可以相对放松,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密切合作,以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实验能力差的。例如用制取氧气为例的实验,教师做简单指导,学生由团队合作或者自己独立思考进行实验测出氧气的相关性质。这样一来,学习化学由被动型变成了自主性。另外,大多数化学实验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学生可能处于胆怯不敢大胆尝试,而老师能够在场指挥,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和安全感的来源。从心理学角度证明,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抵抗心理。

(二)组织学生多进行相关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

面对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较差的问题,老师在教学方面可以把单纯的课堂教育改为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化学知识原理的分析过程转换为有动手实践得出的相关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更明确的见解,有助于记忆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習能力有所提高。

(三)以学生之间强弱搭配的方式进行教学

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可以通过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自我互补搭配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习好的同学对学习相对较差的同学进行问题解释和课后习题的帮助,积极乐于帮助学习差的同学找到其中的重难点。这样的搭配方式有很多优点,比如说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使日后的学习更加融洽,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同时帮助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同学同时取得进步,使班级的成绩有所提高。

结束语

初中阶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对初中的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促进初中生在未来学习的发展。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基础化教学提供相应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于水英.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1-4.

[2]江军.思维导图在初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教学衔接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陈淑清.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初中化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