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述生手法治疗失眠经验总结

2017-07-13余宗贤丁洪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失眠名医经验手法

余宗贤 丁洪磊

摘要:失眠是影响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更会导致各种精神疾病。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有睡眠障碍的人也越来越多。目前治疗失眠的方法大多以镇静、安神的西药为主,但不良反应大,且长期使用会有耐药性和成瘾性。北京第四批百名名老中医崔述生教授依据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推拿手法的作用特点,总结了“头部按摩十法”。该法具有轻而不浮、重而不痛、和缓有力的特点,其主要施术部位在头面部,可以直接舒缓头皮、疏通头面部经络气血,又因施术者在意念上引导患者宁心静气、意守丹田、舒缓身体,故整套手法能够达到调和阴阳、镇静、安神的效果。

关键词:名医经验;崔述生;手法;失眠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7.026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7-0108-03

Abstract: Insomnia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peoples lives. The long-term lacking of sleep can not only affects peoples daily life, but also can lead to a variety of mental illn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life and working styles of people have changed a lot,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insomnia is increasing. However, the main therapy of insomnia is the Western medicine with calming and sedative efficacy. This kind of medicine has side effects, and long-term application can cause resistance and addic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fourth batch of 100 old TCM doctors Professor CUI Shu-sheng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insomnia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Combined with the function features of Tuina, he summarized the “Ten methods of head massage”. The “Ten methods of head massa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light but not float, heavy but not hurt, and gentle and strong. The main operation places are head and face; thus, it can relieve the scalp and dredge qi and blood of head and face. Because the doctor can guide patients to calm down and focus on their public region and soothe their body, it has the effects of harmonizing yin and yang, calming, and soothing.

Key words: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CUI Shu-sheng; practice; insomnia

崔述生教授系北京第四批百名名老中医,从事临

床与教学工作40余年,善以推拿手法治疗内科、骨伤科疾患,其手法动作轻巧柔和而力量厚重。在治疗失眠方面,崔教授继古承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证经

验,形成了以“头部按摩十法”为基础的系统治疗方法。笔者有幸师从崔教授学习多年,现将其治疗失眠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范畴,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中医学认为,睡眠与阴阳盛衰、营卫失调、五脏功能紊乱、他邪致病、情志所伤等均有关系[1]。《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大惑》有“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明确指出睡眠、觉醒与阴阳盛衰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睡眠是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层的保护性内抑制过程,属机体的修整状态,失眠的发病机制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但睡眠-觉醒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崔教授结合病因及临床表现,认为失眠可以分为心理生理性失眠、神经症性失眠、精神障碍性失眠和躯体疾病引发的失眠4种主要类型。其中,心理生理性失眠属于暂时性失眠,偶尔出现,临床表现单一;神经症性失眠以神经衰弱为多见,常伴有多梦、头痛、头昏、心悸、气短,以及精神兴奋、易疲劳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手法治疗心理生理性失眠的效果最佳,且见效时间短;而神经症性失眠的治疗周期则相对较长,还需配合心理疏导、生活方式的干预等,但其临床疗效也较满意。而对于后两类患者,则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手法虽可起到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但往往仅作为辅助治疗。

2 推拿手法

2.1 头部按摩十法

2.1.1 开天门 两手拇指置于眉中,其余4指紧贴头部两侧,用两手拇指指腹前端从印堂至神庭交替快速摩擦5~10次。

2.1.2 压三经 用拇指点按印堂-百会、鱼腰-通天、太阳-率谷3条线3~5遍。

2.1.3 分阴阳 两手拇指分别横置于前额两旁,其余四指附着在头部两侧,以拇指指腹分别向两侧快速交替分推约30次。

2.1.4 刮眉弓 两手拇指指腹从攒竹按眉形走向推至丝竹空2 min。

2.1.5 循点穴 取穴:睛明、外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迎香、颊车、地仓、承浆、大迎、翳风、完骨、风池、百会。

2.1.6 掌根推 以掌根为中心紧贴治疗部位,虚掌手指微微弯曲,通过手掌尺偏桡偏来回摆动作用于治疗部位,边摆动边推移,频率250~500次/min。

2.1.7 拿头皮 从头皮中间到两侧用双手五指抓拿头皮,注意动作轻柔和缓,切不可用力抓挠。

2.1.8 散头风 双手沿神庭-百会、曲差-通天、曲鬓- 头维三条线做扫散法,频率400~600次/min,施术约1 min。

2.1.9 敲打头皮 以十指的指腹轻轻敲打头皮,虚掌手指微微弯曲,以手腕的抖动带动指尖运动叩击头皮,动作宜快,频率200次/min。

2.1.10 拂面络 先搓掌至热,将双手掌紧贴面部做摩熨动作。

2.2 手法操作流程

第一步:准备工作,治疗室灯光不宜太亮,1张舒适(软硬、高矮合适)的床,1把高矮合适的凳子,房间内人员不宜太多(医生、患者、助手3个人为佳),一次性床单和治疗巾。

第二步:嘱患者仰卧位平躺床上,双手掌心相对置于身体两侧或两手叠加轻放于丹田(气海),身体放松,意守丹田,闭目养神。

第三步:医者用温水清洗双手,用热毛巾擦干双手,端坐于床头,调整呼吸,意守丹田,开始头部按摩手法治疗。注意开始手法宜轻柔、和缓,力度不宜太重,速度宜缓慢、沉稳,切不可急躁、慌乱,治疗时尽量不与患者交谈,应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来感受力度轻重。通常做头部按摩时,手法与手法之间的连接是没有间隙的,如需改变体位,动作尽量轻柔。一般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约20 min。

第四步:辅助手法治疗(如捏脊、开四门、点三脘、七线拨筋法、手针点穴等)。

2.3 随症加减

如伴有纳差、腹胀、便秘等胃肠道不适者,常配合腹部按摩手法刮肋弓(用拇指指腹在两侧第9~12肋骨上行指摩法,刮肋弓5~10遍)、点三脘(用一指禅推法点按中脘-上脘-下脘)、开四门(用指针法点按脾之募穴章门、肝之募穴期门、胆之募穴日月、胃之募穴滑肉门5~10遍,每穴点揉5~10 s)、透天枢(用两手中指指尖点住两侧天枢,食指压住中指,同时向对侧用力,施术1 min)、行气海(用中指指振法在气海施术1 min左右)、补神阙(医者将劳宫对准患者神阙,医者意守劳宫,定气安神,舌顶上颚,行掌振法1 min左右)等。

如伴有头晕、颈肩酸痛不适者,配合七线拨筋法(七条线分别为从哑门至大椎一条线、颈椎两侧天柱至大杼两条线、颈椎两侧风池至肩井两条线、颈椎两侧翳风至缺盆两条线),用一指禅推法放松颈部肌肉,拇指弹拨法弹拨颈肩部筋结,肘尖点按肩井、肩外俞,拿捏肩井。

如伴有心悸、胸闷、烦躁、焦虑等,配合指针法点穴(取膻中、内关、行间、太冲等穴位)、搓两胁(双掌掌心相对在患者两胁肋部从腋部向下搓摩10~20次左右)、捏脊(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从长强到大椎捏脊,先捏2遍,第3遍捏三下提一下,最后再捏1遍,用掌根从腰骶部向上推擦10~20遍,虚掌轻拍背部两侧)。

如伴有腰酸背痛、手脚冰凉、头晕耳鸣、健忘者,则配合擦八髎穴(医者舌顶上颚,掌心紧贴八髎穴,单方向反复摩擦腰骶部约1 min,以局部透热为度)、推桥弓(先推一侧桥弓20~30次,再推另一侧桥弓20~30次)、掌推足三阳经(医者分别从承扶、环跳向下用掌根推按腿脚后外侧经络,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等。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6岁,2015年5月23日初诊。主诉:间断性失眠2年余。刻下:头昏沉感,偶有耳鸣,神疲乏力,面色憔悴,烦躁易怒,偶有胸闷,口干口苦,舌淡红,苔厚腻,脉弦数。辨证:痰热扰心。治法:以清心安神为主,兼以理气宽胸祛痰。手法操作:以头部按摩十法治疗20 min,至患者腋下向髂前上棘单方向搓两胁20次,指针法点穴膻中、内关、行间、太冲,捏脊3遍,从腰骶部向大椎单方向掌根推擦20遍,虚掌轻拍背部1 min,嘱患者起身结束治疗。

2015年5月26日二诊:治疗当晚睡眠明显改善,夜间只醒1次,约10 min即再次入睡,无疲劳、头晕、胸闷不适。5月25日晚出現入睡困难、多梦,睡眠大概6 h,白天稍显疲劳,仍有耳鸣、口干、口苦。守法治疗。

2015年6月3日三诊:睡眠显著好转,偶有做梦,耳鸣好转。因工作时间不便,嘱其每周就诊1次,守法治疗10次。

2015年8月12日电话随访,患者自述睡眠良好,除偶有耳鸣外,余无异常。

4 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伴有睡眠障碍的人数逐年增多,睡眠障碍也是诱发各种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2]。现代医学治疗失眠主要依赖镇静安神类药物,但大多有成瘾性、耐药性和戒断性,且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患者精神异常。而中医治疗方法多样,且经验丰富。推拿手法能激发和调整经气,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崔教授手法治疗失眠主要作用于头面部和胸腹部。《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记载:“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头面部不仅穴位丰富,手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而手足三阴经的经脉气血流注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通过阳经经脉上行于头面部,故又有“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面部”一说。中医认为,头部推拿可以直接调节脑部经络,疏通大脑气血,从而达到调和阴阳、镇静安神作用。

张怡洁等[3]通过总结推拿治疗失眠的取穴规律,发现头部不仅是最常用的部位,而且7个常用高频穴更是有4个位于头面部。崔教授认为,背部推拿通过刺激督脉及足太阳之脉,使营卫出入离合有常,五脏气化有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腹部为人体脏腑之居所。心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脾胃司中州,是阴阳升降之枢纽;肝主疏泄,是气机调达之关键。因此,腹部手法可以调节脏腑气血,使气机升降归常,精明之府得养,则自然眠醒有度。

总之,手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但临证宜首先明确引起失眠的病因,辨清其寒热虚实,在“头部按摩十法”基础上,配合以背腹部手法。此外,正所谓“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手法操作虽看似简便,但做到心手相随还需临证不断体悟。

参考文献:

[1] 马捷,李峰,宋月晗,等.失眠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5):106-108.

[2] 陆晓峰,孙林,张慧珍,等.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甘肃中医, 2011,24(2):67-69.

[3] 张怡洁,赵毅,姚斐.推拿治疗失眠的取穴规律文献研究概述[J].江苏中医药,2015,47(10):79-81.

(收稿日期:2016-08-09)

(修回日期:2016-09-10;编辑:梅智胜)

猜你喜欢

失眠名医经验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经方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浅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