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里下河作家乡村叙事中的自然生态书写

2017-07-13柳应明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名作欣赏 2017年15期

⊙柳应明[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论里下河作家乡村叙事中的自然生态书写

⊙柳应明[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里下河作家的乡村叙事总是流露出或浓或淡的生态意识。他们在对自然生态的书写中表现出对乡村自然景物的热爱与欣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肯定与赞美、对违背生态规律的忧思与批判。这些作品已成了日渐消逝的乡土社会的珍贵记录。

里下河作家 乡村叙事 自然生态 意义

里下河作家的乡村叙事内容多样,风格各异,远非几句话就能说得清楚。但相同的生存环境、相似的成长经历、共同的文化背景又使他们的创作表现出相当明显的共性特征。他们多出生于里下河地区的乡村或小镇,从小受农业文明的熏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认识。他们虽没有标举什么生态思想,他们的作品也算不上生态文学,但他们的乡村叙事多以童年故土为观照对象,总是流露出或浓或淡的恋土情结与生态意识。如对原生态乡村自然的热爱、对醇厚的乡风民情的品味、对淳朴的里下河人的倾心描摹,等等。本文即探讨里下河作家乡村叙事中的自然生态书写。

所谓自然生态,“是地球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系统总和。健康正常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或生物间处于稳定、平衡与和谐的关系状态,这种稳定和谐的关系是自然界长期自我演化的结果”。自然生态本来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但自从人类出现以后,自然生态被纳入到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一切自然都“人化”了。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只要有人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因此,真正的“原生态”自然只存在于荒无人烟的原始的深山老林之中,凡有人生活的地方,触目所及无不是“人化”的自然。因此,本文所说的“自然生态”就不仅仅是指客观的自然环境(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笔者看来,里下河作家乡村叙事中的自然生态书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乡村自然景物的热爱与欣赏

里下河地区地处苏北腹地,河汊纵横,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们谋取温饱的生活相对容易一些,因此远不像北方农村那样贫瘠,充满苦难。里下河地区长期以来因河湖众多,交通不便,从而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稳定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态环境。里下河作家们细致描摹了这里的土地、河流、村镇、舟船、风车、阳光、庄稼……

这是刘仁前笔下的兴化:“苏北兴化属水网地带,出门见水,无船不行。河道野藤般乱缠,有河必有村,有村必有河。河是藤,村是瓜。瓜不离藤,藤不离瓜。三步一村,五步一舍,大大小小,瓜儿似的,村舍相挨。一村鸡啼,村村鸡啼;一舍狗叫,舍舍狗叫。村村舍舍,鸡啼狗叫,好不热嘈。”这是流经村子的香河:“香河两岸的水柳,疏密有致。细长细长的柳条倒垂下来,抚风点水。香河,漾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开着四瓣小白花的菱角,平铺在河面上,随微波起伏不定,样子蛮轻柔的。”(《香河》)确如作者所说,《香河》“更多地再现了兴化乡村原生态的纯与美”。

这是毕飞宇笔下的麦田:“麦子黄了,大地再也不像大地了,它得到了鼓舞,精气神一下子提升上来了。在田垄与田垄之间,在村落与村落之间,在风车与风车、槐树与槐树之间,绵延不断的麦田与六月的阳光交相辉映,到处洋溢的都是刺眼的金光。太阳在天上,但六月的麦田更像太阳,密密匝匝的麦芒宛如千丝万缕的阳光。阳光普照,大地一片灿烂,壮丽而又辉煌。这是苏北的大地,没有高的山,深的水,它平平整整,一望无际,同时也就一览无余。麦田里没有风,有的只是一阵又一阵的热浪。热浪有些香,这厚实的、宽阔的芬芳是泥土的召唤,该开镰了。是的,麦子黄了,该开镰了。”(《平原》)

这是鲁敏笔下初生的油菜:“确实,只要天气做了主,油菜啊,是个很懂事的作物,闷声不响的,没两个星期,撒过种子的那个小方块儿便绿了,先是矮矮的、齐整的,像毯子,很快,便乱了,叶子东一片西一片支棱着,十分地拥挤——这便是要移栽了……”而成熟的油菜又是这样的:“那瓢地里的菜籽啊,也都老黄了,胀鼓鼓、沉甸甸的,扶都扶不起,碰都不敢碰,怕把那菜荚给惊动得绽开来。”(《燕子笺》)

连普通的茅草在曹文轩的笔下也成为美的风景:“已是秋天,那茅草经了霜,色为金红,根根直立,犹如铜丝,风吹草动,互为摩擦,发出的是金属之声。一望无际,那边是海,浪是白的,这边也是海,草海,浪是金红的。海里的浪涛声是轰隆轰隆的,草海的浪涛声是呼啦呼啦的。”(《青铜葵花》)

从上述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无论作家对乡村的态度如何(热烈赞颂的如曹文轩、刘仁前,怀疑审视的如毕飞宇、鲁敏),只要一写到乡村风物,都无一例外充满热爱、欣赏之情。

罗尔斯顿说过:“当人以一种欣赏的方式遵循大自然时,他们就超越了自然,因为大自然中的任何事物都不具有这种以欣赏的态度尊重生态系统及其他存在物的能力。”面对自然,只有人具有这种自主意识,能以审美的眼光视自然万物为具有生命的内在价值主体;人也因此完成了自我超越与自我实现,灵魂得到新的升华。

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肯定与赞美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著名作家张炜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世界上无数法则、无数关系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如果这方面出现问题,其他所有方面的条理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如果人类文明与地球灾难一块儿发展和扩大,这种文明最终就会将世界引向死亡。”

数千年的农耕文明铸就了我们先民独特的生态思想,诸如“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斧斤以时入山林”,等等。其核心就是强调要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再利用自然,并注重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下世界性的共同话题。

里下河作家的乡村叙事背景多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村,其时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缓慢,商品经济更是无从谈起,农村还处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人力、手工为主要劳动形式的农耕文明时代,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还没有破坏自然本身的自足完满,也没有带来环境污染等灾难,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自给自足的。里下河作家们忠实地描述了乡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状态,并流露出肯定、赞美之情。

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里下河乡民们也不例外。他们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物尽其用,广泛种植水稻、玉米、麦子、油菜、莲藕,养殖鱼虾、螃蟹、鸭子,从而造就了堪比江南的鱼米之乡。人们按照自然节令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不误农时,也不颠倒时光。

毕飞宇的《平原》写人们按照自然节令劳作与生活:“麦收之后,庄稼人把原先的金灿灿变成了现在的绿油油。就在同一块土地上,庄稼人又用自己的双手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插下去,到了夏至的前后,中稻差不多插完了,而梅雨季节也就来临了。十分准时。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种巧合,其实不是。是庄稼人在千百年的劳作当中总结出来的,是庄稼人的选择,暗含着一代又一代庄稼人的大智慧。在庄稼人一代又一代的劳作中,他们懂得了天,同样也懂得了地。就在天与地的关系中间,庄稼人求得了生存。通过他们的智慧,天与地变得像左臂和右膀一般协调,磨豆腐一样,硬是把日子给磨出来了。”连天上的银河也不仅仅是风景与传说,而变成了“庄稼人的时钟”:“银河是庄稼人的时钟,不同的是,它是一座大时钟,报告的不再是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而是一年的四季。银河是一对巨大的指针,如果正对着南北,那就是秋收了。挂角斜过来呢,那一定是中秋,该是吃菱角的时候了。而银河一旦正对着东西,冬天就要来到啦。这个连孩子们都懂。他们这样唱道:银河南北,收拾仓屋。银河挂角,鸡头菱角。银河东西,收拾棉衣。”

曹文轩的《细米》则勾勒了一幅乡村晚归图:“太阳西坠,天色渐渐暗淡。来自远处的放鸭人,撑着小船,正赶着鸭群,缓缓地但却不停顿地行进在大河上。已经吃饱了小鱼小虾或是螺蛳的鸭们,也已无心再顾及新见的食物,与主人的心思一样,只顾往远处的家游去。通往村子的路上,放牛人、放羊人也正在赶着牛赶着羊,不紧不慢地往各自的牛栏与羊圈走。已有人家的烟囱里冒出炊烟,随风飘到了大河的上空。”这幅画面把人们带回遥远的唐代,既有“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的悠然,又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的意趣。

小孩子们除了上学,大部分时间都玩在地里,泡在水中:他们挑猪草、捕知了、逮麻雀、摸鱼虾、张长鱼(黄鳝)、捉田鸡(青蛙)……童心童趣自由生长,了无拘束。

海德格尔说过:“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者的牧人。”是的,只有将自己当作自然的牧人,才能诗意地栖居于自然之中。

三、对违背生态规律的忧思与批判

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恩格斯就曾告诫人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然而在不断加速的工业化浪潮中,这个告诫常常被遗忘,于是出现了日益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改革开放之后的里下河地区也未能幸免,里下河作家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在作品中进行了意味深长的书写。

在我国农村,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大棚种植被普遍推广,它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多样化,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如果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生态规律来看,这并不一定是好事。对此,鲁敏的《颠倒的时光》作了意味深长的描写。小说写青年农民木丹夫妇用大棚种植西瓜的经历。木丹不认为大多数村民外出打工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而选择了在乡创业——种植大棚西瓜。小说写出了传统中国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太平景象,在不动声色中传达出乡土中国最后的温良敦厚。但小说的重点并不在此,它关注的是农民的精神满足感!虽然大棚内的景致令人喜爱:“好在瓜苗是有情意的,长得很旺,藤叶密密匝匝,映得连大棚的四壁都泛起了青色,人走在里面,总有种恍惚之感,不知今夕何夕了。”但自然的节气不见了,四季的循环被打破了,传统的农事与生活方式不见了。自然被人工取代,诗意被技术阉割。连剪下来的瓜藤羊都不吃,木丹不得不怀疑:“怎么会这样呢,难不成这羊脑袋里,还挂个口钟,还掐算着时节,知道在冬天,它们就应当啃枯草根?!”木丹第一年种植大棚西瓜就获得成功,可他总有一种失落感,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他不喜欢吃大棚西瓜,他想念的是儿时的西瓜:“这瓜,是接了地气的,是笑过春风的,是受过露水的,是听过惊雷的,吃到嘴里,跟吃到春夏四时的滋味似的……”当我们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就丢失了植物不同季节如约而至的形状、色彩;我们改变了祖祖辈辈与自然相呼应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就会忘记人的身体在不同时令对植物的吁求;我们忘却了时间,忘却了太阳、雨水、天空、土地,从而也就失去了自然而真实的生活。当下诸多“绿色”“有机”“散养”“野生”等等食品旗号的打出,不正是人类渴望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吗?

植物的生长如此,人的生长同样如此。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幼儿出生后理所当然要喝母乳才能长大。可是打工潮造成大量留守儿童失去母爱。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被评论界阐释得太多,但这些阐释多从文化角度分析断桥镇乡民们愚昧、保守、卑琐的传统文化心理。其实如果从生态角度看,小说实际上写出了一个儿童最本真的渴望——母乳与母爱!七岁男孩旺旺有一个温暖、富裕的家,但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只有在春节的那几天才回家,平时他只与爷爷在一起生活。母爱的缺失,使旺旺渴望像惠嫂的孩子一样,躺在母亲的怀里,抚摸她的乳房,享受母体的温馨。于是,惠嫂给儿子喂奶时,“无遮无拦给旺旺带来了期盼和忧伤。旺旺被奶香缠绕住了,忧伤如奶香一样无力,奶香一样不绝如缕”。旺旺再也不能抗拒惠嫂奶香的巨大诱惑,在惠嫂毫无防备时,他“埋下脑袋对准惠嫂的乳房就是一口”。本来,“女人的乳房可以哺育幼儿,比起男性来,当然更接近自然,也因此被视为是自然的化身,扛起喂养人类的重责大任”。可是旺旺的母亲既没有乳汁,又因要外出挣钱而不能给予旺旺最宝贵的母乳与母爱!“女性的力量就在于以自己的全部血肉和情感使自己的孩子成长起来。失去母亲的童年,是不正常的童年,他们的心理往往会发生扭曲和变态。他们往往在最初遇到的女性身上寻找母亲的影子。”作者在此除了针砭愚昧、保守、卑琐的传统文化心理外,难道不也对漠视儿童成长规律的重金钱轻亲情的做法表示怀疑吗?

以“青春三部曲”(《元红》《青果》《情窦开》)名世的顾坚并不以乡村叙事见长,但在《元红》中也表达出鲜明的生态意识:乡村的污染,河道的於塞,农药、化肥的滥用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河里无法游泳,河水不能饮用。“出门就见水,水却不能吃,不能用。八百年也想不到水乡人却要用自来水。”

让我们重温作家韩少功的告诫吧:“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其他东西都重要得多。那才是人类culture(文化)又一次伟大的复活。”如果仅从科学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或许被认为是一种落后的、保守的小农意识;但如果从生态的、审美的角度看,这又是作家们生态意识的凸显,他们的作品也因而成为正日渐消逝的乡土社会的珍贵记录。

[1]张子程.当代人类生存境遇下的自然生态美价值[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2):28-31.

[2][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

[3]汪政等.烂漫感伤的风俗长卷——刘仁前作品研讨会发言摘要[J].黄河文学,2011(4):107-111.

[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5.

[5][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

[6]张炜.精神的丝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4.

[7][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90.

[8][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04-305.

[9][美]玛丽莲·亚隆.乳房的历史[M].何颖怡译.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20.

[10]肖关鸿.诱惑与冲突:关于艺术与女性的札记[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87.

[11]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62.

作 者:

柳应明,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6SJD7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