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鉴赏对语文教学的学科渗透

2017-07-12黄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9期
关键词:将进酒漫画古诗词

黄芳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就是讲,美术不仅和生活息息相关,也在各学科中时时存在。美术对其他学科的助推作用,可说是非常重大。尤其是对语文学科,堪称完美。

一、让文字站起来

保罗·塞尚说:“文学家是以抽象化了的,即以观念来表现自己。但是画家以素描和色彩把自己感觉和知觉到的具体化。”语文既然是文字的直接呈现,以文字来营造三维空间,势必较为抽象。尤其是科技论文,距离学生的认知空间和认知水平甚是遥远。学生理解起来更为困难。这时,就不妨借助形象直观,让抽象的文字站起来。夸美纽斯说,“事物的存在先于认识,认识是存在的反映,直观性的教学可以使知识教学来得容易、迅速、彻底”,“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在听官的跟前……”美术渗透于语文课堂的意义正在于此。

比如高中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讲的是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历史性、主体结构、平面布局、外观装饰、木架结构和组织风格等方面的独有特征。而美术鉴赏的《用心体味建筑之美 ——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一课,探究的是建筑的科学性、适用性、艺术性及文化性,正好涵盖了《中国建筑的特征》中的诸多特征。所以,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不妨引进美术鉴赏的相关内容,让抽象文字站起来,使学生在脑海中先行呈现出三维的中国建筑具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二、让诗词动起来

古诗词教学应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其中,教学的先导无疑是对古诗词的熟记,教学的关键无疑是对古诗词的解读。而中国传统诗词歌赋向来就追求抒情写意,这和中国画“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追求如出一辙,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即是画,画即是时”。

既然如此,对古诗词的教学也不妨引入美术鉴赏,使诗词入画来,以强化学生的形象记忆和直观理解。比如《兰亭集序》一文,教学前不妨先鉴赏文徴明的《兰亭修禊图》。画面描绘的就是晋朝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觞之会的故事。画面使用细笔小青绿画法,表现了树林蓊郁,修竹傍水的春日美景。近处临水小亭中,三人坐桌旁谈诗;远处山腰间瀑泉涌出,山脚下溪流蜿蜒曲折,士人八名分坐溪边,注目水上中酒觞。读图自然想起《兰亭集序》中的词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再如教学《将进酒》,可以播放水墨动画短片《将进酒》。短片气势恢宏磅礴,振奋人心,很好地诠释了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人生豪情。音乐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写实,场景的写意,三维与二维的融合,带给学生很强的视听冲击。如此,对《将进酒》的理解和背诵都成反掌之事。

三、让分数涨起来

标志和漫画,原本都是美术的重要分支,因形式新颖、意蕴丰厚而常常走进高考试卷。所以,解答此类语文试题,毫无疑问,要从源头抓起,而回到美术鉴赏上来。

美术鉴赏《象征的艺术——标志与视觉识别系统》一课明确指出,标志的设计一般从含意、图形、文字、形式和色彩出发。而读图,做语文标志题也正是要从这五方面入手。如“中国探月”标志图。其标题为月亮之上,是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联想到中国古代嫦娥奔月对月亮的向往,自然就揭示出寓意:象征我們中国人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时代表“绕”“落”“回”三步走,月球探测的内容不言而喻。

漫画一般由标题、注释和主体三部分构成。标题往往能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而主体,则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解读漫画,做相关语文题时就是要通过甄别、归类、分析、和判断,明确标题告知或暗示的主题思想和构成要素,抓住各要素主体和次主体及其联系,关注各要素的动作、神态、服饰、身份等。而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等则直接呈现给我们以隐含的观点和讽刺之处。在此基础上,再联系个人经验和社会现实,即可对漫画寓意得出恰切的判断和解读。

2016年全国卷一就是漫画作文。第一幅漫画是一个男孩得了100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另一男孩得了55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第二幅漫画是原来得100分的男孩考了98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原来得55分的男孩考了61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联系现实,寓意自明,就是人们心中潜藏的分数决定论意识。据此可整体立意,谈正确全面的对待孩子的分数,谈正确全面的对待孩子的进步、退步;也可局部立意,谈对追求完美的看法,对及格意识的认识等。

伯克说:“艺术是人类的天性。”相信,只要不断地探索,尝试,践行,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学科渗透、融合的康庄大道,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中学)

猜你喜欢

将进酒漫画古诗词
将进酒
踏青古诗词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将进酒》解读
《将进酒》的“三气”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