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州县稻鸭共生生态模式实践

2017-07-12蒋启斌

科学种养 2017年7期
关键词:养鸭测产晚稻

蒋启斌

全州是桂北粮食生产大县,有稻田养鸭的传统,特别是县北部的镇几乎家家户户采取稻田养鸭。清晨农户将鸭放入稻田中,傍晚驯养好的鸭会自动回家。稻田养鸭投入少、效益高,鸭子能在田间除草、捕虫、增肥、中耕浑水、促进稻株发育等,从而起到减少稻田施肥和农药使用的作用。采取“稻-灯-鸭”模式,利用鸭在田间活动进行除草灭虫,鸭粪作为有机肥还田,再在田间加装频振式杀虫灯以控制田间虫害,按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种稻,实行生态种养,实现肥料、农药用量零增长,既节约生产成本,又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因此,该县的稻鸭共生生态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一、稻鸭共生技术要点

该县通常养殖本地生产的麻鸭,其特点为通体麻褐色、头脚较小、适应性广、产蛋量高,成鴨体重为1250~1500克,一般饲养60天可出栏。早、晚稻田均进行麻鸭放养,稻田四周设置防护网(可采用塑料编织网),每小区稻田一角修建1~2个简易鸭棚。水稻插秧1~2周待秧苗活棵后,将刚孵化至1~2周龄的雏鸭先在鸭舍里进行训水锻炼,待体重增至100克以上即可放入大田;成年鸭适当推迟2~3天下田。成年鸭每亩15~20羽,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放养数量。稻田放养期间,每天可用辅料喂鸭,为鸭补充所需营养。入田前先对幼鸭注射接种疫苗,以防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霍乱等发生。为避免鸭吃稻穗,水稻乳熟期就要及时将鸭从稻田里收回。

二、养鸭对稻田的功效

稻田养鸭通过鸭子踩踏、浑水和啄食等活动,可起到控制田间杂草生长作用。鸭喜食昆虫和小水生动物,能消灭稻田里的稻飞虱、稻象甲、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可部分甚至完全替代杀虫剂的使用。鸭不停活动产生的中耕浑水效果,既可促进水稻生长,又能抑制杂草生长。鸭嘴不断在水稻植株上啄食活物,刺激了稻的根系发育,促进了植株开张和分蘖,对水稻的生长和结实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鸭粪随着鸭的活动被不断搅拌而为水稻所吸收,有机肥肥效显著,可大大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另外,鸭在稻田里频繁地活动,又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增加了水体和土壤的氧气。放过鸭的稻田土质泛黑肥沃,明显得到改善。

三、农户经济效益分析

1.水稻测产情况。早稻于2015年7月18日由县农业局组织市、县等有关专家测产验收,验收养鸭稻田3块,面积0.25公顷,平均亩产537.7千克。验收未养鸭田2块,面积0.15公顷,平均亩产460.8千克。养鸭稻田比未养鸭稻田每亩增产76.9千克,增产率达16.69%。晚稻于10月17日测产验收,验收养鸭稻田3块,面积0.26公顷,平均亩产488.4千克。验收未养鸭田2块,面积0.13公顷,平均亩产449.7千克。养鸭稻田比未养鸭稻田每亩增产38.7千克,增产率达8.61%。

2.稻田鸭称重情况。2015年稻田养鸭生态示范点在水稻灌浆成熟时(早稻6月25日左右、晚稻9月20日左右)将鸭收回,早稻7月13日、晚稻10月15日对稻田鸭进行了测产验收,共验收7户,稻田面积1.28公顷,其中围栏养鸭面积1.21公顷,养鸭516只(早稻)和520只(晚稻),亩均养鸭28.4只(早稻)和28.6只(晚稻)。早稻验收时,516只稻田鸭共重653.4千克,亩均养鸭35.9千克,平均鸭重1.27千克/只。晚稻验收时,520只稻田鸭共重652.3千克,亩均养鸭35.8千克,平均鸭重1.25千克/只。

3.经济效益分析。2015年对本县部分稻田养鸭生态示范点进行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亩均增收共计1170.9元。①养鸭收入。验收7个农户,养鸭亩均收入1145.6元,投入成本亩均474.5元,亩均纯收入671.1元。②稻谷增收。早稻养鸭稻田比未养鸭田亩均增产76.9千克。晚稻养鸭稻田比未养鸭田亩均增产38.7千克。全年稻谷亩均增产115.6千克,增收335.2元。③节支。养鸭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全年亩均节支164.6元。

四、小结

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不但符合现代生态、绿色种养业理念,而且切实促进了农户增产增收。在生产中应注意:一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尽量不使用农药,或使用少量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二是稻田施药期间应将鸭收回,待安全间隔期过后再放入大田。三是在田间搭建鸭舍应注意防止鼠类侵害。四是切记不能在发生过鸭瘟或带传染病鸭走过的水面、稻田中放养鸭群。

(作者联系地址:广西桂林全州县农业技术中心推广站 邮编:541500)

猜你喜欢

养鸭测产晚稻
小麦测产迎丰收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微生物发酵菌养鸭的基本模式及其技术优点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
莲田养鸭生态种养模式效益及技术初探
2014年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