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栓塞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7-12陈华莹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陈华莹

(雷州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广东 雷州市 524200)

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栓塞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研究

陈华莹

(雷州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广东 雷州市 524200)

目的 分析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栓塞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雷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6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与介入栓塞组,各45例。开颅手术组采用开颅夹闭手术进行治疗,介入栓塞组采用血管栓塞介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前后MMP-2水平、手术效果优良率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介入栓塞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后MMP-2水平均明显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效果优良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栓塞介入术在治疗脑动脉瘤破裂中的临床效果相当,但血管栓塞介入术具有微创性,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更好降低MMP-2水平,值得推广。【关键词】 开颅夹闭手术;血管栓塞介入术;脑动脉瘤破裂

脑动脉瘤破裂发病率高,为常见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蛛网膜下腔自发性出血的重要原因,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目前临床对脑动脉瘤破裂多采用介入栓塞手术以及开颅夹闭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对再出血进行预防,消除颅内积血和血肿,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栓塞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雷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6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腰穿或CT检查证实脑动脉瘤破裂。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与介入栓塞组,各45例。开颅手术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54.61±5.13)岁。其中,脑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25例,位于大脑中动脉14例,位于后交通动脉4例,位于大脑前动脉2例。介入栓塞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4~66岁,平均(54.29±6.46)岁。其中,脑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24例,位于大脑中动脉14例,位于后交通动脉4例,位于大脑前动脉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开颅手术组采用开颅夹闭手术进行治疗,根据动脉瘤的位置选择不同体位,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开骨瓣之后将动脉瘤分离出来,并安放永久动脉瘤夹,确保患者无出血之后关闭颅腔。②介入栓塞组采用血管栓塞介入术进行治疗,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静脉泵入尼莫地平,之后用Seldinger技术对股动脉进行穿刺,给予造影,在微导管进入到动脉瘤之后,选择合适的弹簧圈对动脉瘤进行栓塞,术后穿刺点上1 cm处压迫15 min,确保无出血之后给予加压包扎并对患侧下肢制动24 h。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前后MMP-2水平、手术效果优良率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优:格拉斯哥预后评分>6分;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4~6分;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4分[1]。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前后MMP-2水平 介入栓塞组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后MMP-2水平均明显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前后MMP-2水平比较

2.2 手术效果优良率 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比较(n,%)

2.3 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均为2.22%(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动脉瘤破裂具有较高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风险,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在出血后7 d内是再出血发生高峰期,死亡率可达到一半以上,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对脑动脉瘤破裂的治疗多主张消除出血因素,在急性期需尽早确诊并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开颅夹闭手术治疗是脑动脉瘤破裂经典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挽救其生命,但受脑水肿、颅内高压等因素影响,加上脑动脉瘤周围血管变异大、解剖结构复杂,开颅治疗常受到限制[2]。研究显示,80%左右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可采取介入栓塞手术进行治疗,跟开颅夹闭手术对比,可明显减少创伤,其属于微创手术,可减轻对患者的应激损伤,改善患者预后[3]。

脑动脉瘤破裂的发生和动脉壁弹力膜出现退行性变相关,可减少脑动脉弹力纤维和平滑肌弹性,加上血流冲击作用,可导致血管逐渐扩展并形成动脉瘤[4]。MMP-2对弹力纤维和胶原有良好的降解作用,在多数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中发现MMP-2表达过度的情况,因此可认为MMP-2和胶原降解关系密切。经血管栓塞介入术治疗后,患者的MMP-2水平显著降低,说明血管栓塞介入术对患者病情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抑制胶原进一步破坏[5]。

本研究结果显示,介入栓塞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后MMP-2水平均明显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优良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栓塞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相当,但血管栓塞介入术具有微创性,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MMP-2水平,值得推广。

[1] 谭海斌,黄光富,张天,等.手术夹闭与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疗效的比较[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11(1):19-22.

[2] 王洋,白如林.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12):1294-1296.

[3] 李鸣华,赵理乐,尹龙,等.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764-2765.

[4] 淦作松.介入栓塞和开颅夹闭对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对比[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11):1732-1734.

[5] 时雷.开颅夹闭与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3):205-207.

R 743.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67

2016-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