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层螺旋CT多平面和曲面重建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7-07-12陈冰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龙川县胆管癌胆总管

陈冰

(龙川县人民医院 CT室 广东 河源 517300)

16层螺旋CT多平面和曲面重建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陈冰

(龙川县人民医院 CT室 广东 河源 51730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MPR)和曲面重建(CPR)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龙川县人民医院经16层螺旋CT扫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外胆管癌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6层螺旋CT机扫描,并使用Syngo CT workplace中的3D功能软件进行重建图像。结果 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MSCT CPR显示胆管癌近端扩张的胆管成像率达100.0%,均能显示完整的扩张胆管及梗阻端形态;定位准确率达100.0%;定性准确率达95.2%,1例误诊为结石;胆总管癌8例,壶腹型2例,肝门型胆管癌11例。结论 CPR可直观显示胆管癌近端胆管的扩张程度,胆管癌的形态、侵及范围及邻近组织结构的受累情况,更好地显示胆总管的连续性,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能否切除的可能性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多平面;曲面重建;肝外胆管癌;16层螺旋CT

肝外胆管癌是指发生于肝门区左右肝管至壶腹部的恶性肿瘤,约占肝外胆管肿瘤的1/3,肝外胆管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出现明显临床表现时大部分患者已属中晚期,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改善其预后[1-2]。鉴于肿瘤手术切除是肝外胆管癌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的整体形态、侵及范围、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转移是影像学观察的重点[3]。本研究旨在分析16层螺旋CT多平面和曲面重建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龙川县人民医院经16层螺旋CT扫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外胆管癌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48~81岁,平均(61.4±10.3)岁。临床表现主要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1.2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16层螺旋CT机扫描。受检者检查前4~6 h禁食,扫描前0.5 h口服清水500 ml,检查前10 min再次口服清水500 ml。扫描范围从肝顶至肾下极下缘,一次性完成从上到下的扫描。准直器选择8.0 mm,螺距0.9,120 kV,160 mAs。增强扫描造影剂使用碘佛醇100 ml进行三期扫描,注射速率3.0~4.0 ml/s。动脉期延迟25 s,门静脉期延迟60 s,180 s后延迟扫描。

1.3 重建方法 重建图像层厚1.0 mm,层间隔0.8 mm。重建图像使用Syngo CT workplace中的3D功能软件进行后处理。首先在病变区域进行任意角度的MPR,最大限度显示肿瘤的形态、胆管及邻近组织的关系。然后在冠状面及矢状面或其他平面的基础上,沿扩张的胆管中心、肿瘤及远端胆管连续选点进行CPR,选点尽量位于胆管的中心位置,使胆管全程显示在一幅图像上。调节窗位、窗宽及重建图像厚度至扩张的胆管及肿瘤显示满意为止。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MSCT CPR显示胆管癌近端扩张的胆管成像率达100.0%,均能显示完整的扩张胆管及梗阻端形态;定位准确率达100.0%;定性准确率达95.2%,1例误诊为结石。

2.2 病变部位与CT表现 胆总管癌8例,见图1。壶腹型胆管癌2例,见图2。肝门型胆管癌11例,见图3。浸润型10例,浸润型胆管癌CPR图像表现为胆管壁环形增厚,管腔呈向心性狭窄或闭塞。结节型8例,结节型胆管癌CPR图像表现为胆管壁局限性增厚并形成结节状软组织影,也可表现为胆管壁环形增厚,但以一侧壁增厚为主形成结节状软组织影,管腔呈偏心性狭窄或闭塞。乳头型3例,乳头型胆管癌CPR图像表现为胆管腔内结节状软组织影,邻近胆管壁增厚不明显,管腔呈杯口状或偏心性狭窄或闭塞。

注:CPR显示胆管扩张程度,肿瘤的大小、范围、强化程度及邻近组织结构受累情况。

图1 胆总管癌

注:CPR胆总管全程扩张,胆囊积液,均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范围、强化程度及邻近组织结构受累情况。

图2 壶腹型胆管癌

注:CPR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胆管壁不规则增厚。

图3 肝门型胆管癌

3 讨论

梗阻性黄疸可以由肝外胆管癌引起,常规的CT轴扫图像能够明确肿瘤的具体位置,对患者疾病的处理以及预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由于肝外胆管走行迂曲,轴扫图像显示肿瘤整体形态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一定的局限性,MSCT CPR技术可以使扩张迂曲的胆总管及肿瘤显示在一幅图像上,能直观地显示肿瘤与扩张胆管及邻近组织的关系[4]。因此,本研究应用16层螺旋CT MPR和CPR,通过对21例肝外胆管癌CPR图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从本研究结果可见,MSCT CPR对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这与16层螺旋CT可快速大范围容积扫描,空间分辨率高,基本达到各向同性,加之高密度分辨率和快速图像后处理功能,可获得高分辨率的轴扫及三维重建图像。MPR可以在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平面重组成像,从不同角度显示肿瘤整体形态、强化特征、胆管壁的侵及范围以及肿瘤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增加了肿瘤与扩张胆管显示的空间分辨率,因此,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同时可多方位了解有无脏器及淋巴结的转移和相关合并症等。因此,对肝外胆管癌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但同样应用16层螺旋CT的MPR建图方式不论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平面的重建图像均需逐帧观察,工作量较大,图像不够直观,肿瘤整体形态显示不佳。在此,CPR图像可以在一幅图像上显示扩张胆管的全程,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清楚,从不同角度显示胆管内、外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利于观察胆管病变的全貌,对胆管癌的部位、形态、范围、能否切除可能性的判断,提供更确切的诊断信息,对治疗方式的选择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图像效果优于MPR,易于被临床医生接受。此外,CPR与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某些体位的影像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可对PTC的操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能取代部分PTC的诊断功能。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失败的临床价值更大,可使ERCP对比剂不能到达的胆管梗阻近端显示。CPR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壶腹部低增强乳头型腺癌与密度相似的结石鉴别时有一定困难。本研究病例中,1例壶腹部乳头型中分化腺癌,因肿瘤较小,壶腹部结构复杂且肿瘤强化程度低,与周围组织缺少密度对比,将肿瘤误诊为结石。

综上所述,CPR可直观显示胆管癌近端胆管的扩张程度,胆管癌的形态、侵及范围及邻近组织结构的受累情况,更好地显示胆总管的连续性,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能否切除的可能性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1] 盛涛,赵国刚,徐建,等.150例肝外胆管癌的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J].河北医学,2015,21(6):940-942.

[2] 崔龙久,李之帅,谭蔚锋,等.肝外胆管癌围手术期胆汁代谢组学变化与预后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5,36(4):383-390.

[3] 倪其泓,陈涛,王坚.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分期与可切除性评估[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6):477-480.

[4] 姜萍,李华莉,刘文军,等.64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2):93-95.

R 445.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57

2016-12-11)

猜你喜欢

龙川县胆管癌胆总管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脏里的胆管癌
龙川县老促会
龙川县生态绿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及灾害预防
B7-H4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期原创作品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