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参池塘网箱育苗试验

2017-07-12丁勇

水产养殖 2017年6期
关键词:桡足类白对虾海参

丁勇

(大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辽宁大连 116023)

海参池塘网箱育苗试验

丁勇

(大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辽宁大连 116023)

近年来海参池塘网箱育苗以其低成本、生态化养殖的优势在海参育苗产业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但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对附着基的选择和桡足类的控制,笔者通过试验对当前常用的几种附着基进行对比,并选取大连地区常见的3种生物进行桡足类控制试验,以期为完善海参网箱育苗技术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试验池塘位于大连市皮口镇大连有德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池塘面积6.6 hm2,水深2.5 m,自然纳潮,设置网箱4个,分别记为1#、2#、3#、4#,规格2 m× 3 m×1.5 m,网目200目。

1.2 试验方法

每箱设吊绳4道,每道绳吊网吊5吊,每吊8个附着基,附着基包括18目网袋、40目网袋、40目网片、60目网片。6月11日放海参中耳幼体0.2个/ mL,投喂量分别为:1#海洋红酵母(浓缩)4×10-6,3片酵母片;2#海洋红酵母(浓缩)2×10-6,2片酵母片;3#海洋红酵母(浓缩)1×10-6,1片酵母片,每天1次直至海参苗附着变色;4#不投喂。海参苗附着变色后1#投体长2 cm南美白对虾苗40尾;2#投矛尾复鰕虎鱼6条;3#投小型水母3个,试验期间水温28~32℃、pH值7.8~8.3、盐度29~34。8月12日对各网箱不同附着基和总量分别计数,并用淡水浮游植物网采水样测浮游动物密度。

2 结果

各网箱海参附着量及桡足类密度情况见表1。

2.1 投喂效果对比

由表1可以看出:1#网箱海参苗种共计43 910个;2#共计38 570个;3#29 840个;4#25 260个,个体大小差异较大,规格从40万头/kg至2万头/kg不一。1#、2#、3#苗种数量分别比对照网箱多73.8%、52.7%、18%,总体看来无论从数量还是大小投喂比不投喂效果都要好一些,育苗成活率与投饵有关。

表1 各网箱海参附着量及桡足类密度

2.2 桡足类控制效果对比

与3个试验网箱相比,4#对照网箱桡足类都少,3种受试生物的成活率分别为南美白对虾80%,水母33%,矛尾复鰕虎鱼100%。从试验结果看来,3种生物控制桡足类效果好坏依次为南美白对虾>水母>矛尾复鰕虎鱼,笔者认为适量投放南美白对虾、矛尾复鰕虎鱼、小型水母等以桡足类为食的生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桡足类的数量。

2.3 附着基效果对比

试验所选4种附着基中,附着效果以18目网袋最好,试验结果显示低目数附着基附着效果比高目数附着基好。

3 小结

该次海参网箱育苗试验是将中耳幼体放入网箱中开始培育,4个网箱海参苗成活率分别为2.4%、2.1%、1.7%、1.4%,成活率较育苗室低很多,从生态、成活率和经济的角度考虑,笔者认为海参池塘网箱育苗可以分段式育苗,即工厂化育苗到小白点阶段后进入池塘网箱,进行第二阶段养成,这样可大幅提高成活率。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海参网箱育苗中,在苗种变色前适量投喂必不可少,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在1#比2#投饵量接近翻倍的情况下,成活率仅提高14%,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各池塘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投喂量。

可用于控制桡足类的生物有很多,该次试验仅选取了易得的三种生物,综合桡足类控制效果和易得性两方面考虑,南美白对虾可作为桡足类控制的最佳选择,尤其在海区网箱育苗中,南美白对虾还可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2017-01-10)

10.3969/j.issn.1004-2091.2017.06.008

猜你喜欢

桡足类白对虾海参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感谢海参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南美白对虾大棚高效养殖技术
白洋淀枝角类和桡足类初步调查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几种饵料对分叉小猛水蚤生殖量的影响
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