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017-07-11曹永栋
曹永栋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谈增强制度自信以及增强制度自信所面临的挑战,首先要谈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适应性问题。19世纪、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是世界范围里劳资矛盾激化的产物,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及至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及前后两次的世界大战,才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整。而二十世纪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了斯大林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单一的公有制和倾向于平均主义的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后,超越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市场化趋向的改革成为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大都选择了在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下的、辅之以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市场经济体制,说明这样一种经济运行体制是基本适应当前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运行体制。西方资本主义经过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当前的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经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运行体制层面,它们在当代开始趋向一个方向,说明这是历史发展和筛选的结果,符合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史发展过程”的唯物史观。然而,所不同的是,资本主义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质上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主体、相应以私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它是为资本赚取利润服务的经济制度;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相应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它是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性质,它是在世界整体生产力高度发达,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深入发展,全球生产高度社会化基础上的过渡社会,因而,它与马克思所谓过渡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前提基础是基本一致的。但从全球各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来看,毕竟资本主义制度还在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能容纳的全部社会生产力还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运行层面的许多方面也具有与现实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似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基本符合中国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制度,它推动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创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制度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带来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个人收入上的差距拉大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各种形式私有制经济力量的壯大,需要谨防资本侵害劳动而有利于自身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制度的重塑,即进行所谓资本俘获的努力。
因此,增强制度自信最大的挑战,就是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为全球范围内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和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而不懈努力。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谭峰 美编/李祥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