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思考

2017-07-10束静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构建小学数学

束静

摘 要:空间观念是几何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概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个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物体等。”这实际上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的分析,不断从低到高向前发展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从能力上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236-01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主要是使学生获得线、角、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形象,建立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能够对物体间的方位、距离和大小能够正确的描述,以及能从复杂的图形中辨别出各自具有自己特征的图形。要想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起空间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生活经验,建立空间观念

由于低年級学生的数学思维都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经历一个从物到形的抽象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提炼生活-----抽象图形------引导概括------回归生活”实现对图形概括的积累、发展和丰富,不断完善学生对几何概念的感知、理解和建构。

1、空间观念的建立,来源于生活。空间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丰富几何知识体验出发,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这是学生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时,课一开始,我就从生活情境开始,出示手工课上使用的常见物品。让学生从纸工袋、剪刀、三角形、三角尺、钟面的指针等物体上面寻找角的痕迹,初步开展对的角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经验起点出发,唤起起学生对图形的再现,积累图形的外在特征,在儿童的认知世界中形成图形的表象。

2、空间观念的建立为了生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应基于生活,立足与生活。空间观念这部分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多给提供应用空间观念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学带领学生探究出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条边的差小于第三边。虽然通过探究得出这么个空间概念,但是同学都不知道这个空间概念有一个什么样的价值,且这个空间概念很容易理解错误,容易发生混淆。我在教学后就紧接着出示这么一道生活题目,学生看着这样一个生活场景,一下子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个空间概念的意义。学生在运用空间概念的过程也是再次巩固和建立空间观念的过程。

二、动手操作,感知空间观念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空间观念的建立也是来源于动手实践。在教学中不要错过每处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以采用学生喜欢的“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就是空间观念建立的过程。

1、摸一摸。例如吴正宪老师在2017年“和美课堂”中教学的《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面积?单单用概念来说学生是不会理解,也建立不了面积这个空间概念。吴老师就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两个不规则图形,一个大,一个小。首先让学生回忆周长的概念,并动手摸一摸黑板上两个图形的周长,同学们很快的就摸出来了。紧接着,让学生摸一摸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虽然不是很明确,但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摸出了面积,感知到了面积的大小。通过 两次摸,一次摸周长,一次摸面积,学生建立了面积其实都是被周长给围起来了,从而总结出面积的概念:被周长围起来的面的大小是这个物体的面积。在初步感知面积概念之后,吴老师又让同学们动手摸一摸课桌、地砖、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一次一次动手摸的过程,就是面积概念构建的过程。

2、画一画.例如在做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题时,经常会出现拼接和分割的题目,这个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题目。学生单看文字的叙述,可以将图像的大致拼法显现出来,但是对于图形的长和宽的精确长度却无法在脑海中构思出来。但是如果同学们可以将脑海中的图像画下来,根据画下来的图形,精确计算出他们的长和宽,推算出周长。这样的几何图形就被我们精确的构建出来。学生动手画的过程,也是空间图形构建的过程。

3、量一量。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时,需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于是,我在教学中就设计了大量的“量一量”环节。首先是感知厘米,让学生动手量一量书本,课桌,文具盒,手掌的长和宽。然后感知米,让学生动手量黑板的长和宽,量教室的门的高,量教室的长和宽。在量的过程中,同学们感知了厘米和米大概有多长,在量什么物体的时候是用厘米来量的,在量什么物体的时候是用米来量的。在动手量的过程中,也是对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构建的过程。

三、发挥想象,升华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生活中的各种事迹问题,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中,出示这三组直线,就要求学生想象这三组直线无限延长会出现什么情况?例如在推理圆的面积公式的时候,需要我们

去想象“分的三角形越多,每个三角形越小,拼成的图形就约等于长方形”,从而根据长方形与圆之间的关系得出圆的面积公式。

空间观念的发展与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自始至终的贯穿于数学的教学中。以上三个方面的策略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综合运用的。教师要有较强的创造意识,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更多的投入发展空间观念的元素,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几何形体的感知和构建,从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建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黄秀琼 《从生活到数学: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必经之路》辽宁教育杂志社,2014.7.1

[3]汪昌华 李继秀 陈庆华《教育理论》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8.3.1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构建小学数学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