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17-07-10钟菊萍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小学数学思维

钟菊萍

摘 要:发散性思维包含主动性、创新性、扩展性、求异性、联想性等特性,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旨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简要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250-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方式最大的转变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授,还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有策略、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最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一、构建轻松和谐氛围,打造思维环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首先,应当为学生创建和谐轻松的氛围,为学生打造宽松的思维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遵守:“学生是主角,教师为配角”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诱导职能。构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将课堂的话语权以及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课堂中努力平衡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科学优质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群体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探究,通过自主讨论,自主交流,自主获取知识

2、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如,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还可以跟学生在课堂上做小游戏,也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等等,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升数学知识的可接受性,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思维的活跃

让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关键。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课时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利用多媒体将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各种四边形的模型图片)2、教师巧设问题情境:“生活中的电梯是什么形状的?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以及问题情境的悬疑性,成功吸引学生的眼球。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成功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完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再来讨论认识家里的“平行四边形”可从几个方向来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时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又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大数》时,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實际入手,将祖国一些名声古迹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如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香山的海拔575米等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的思维时刻保持兴奋,说出生活中的大数。

三、多角度探讨,锻炼学生的求异性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改变学生的惯性思维是重要环节。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很容易生搬硬套公式或者相关理论,思维空间不够开阔,容易陷入思维盲区,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针对这一教学现象,数学教师应当从心理学生的角度入手,带领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拜托思维定式,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并加以引伸和推进,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算法逆运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算法之间的联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出几道例题进行强化训练。如666可以连续减多少个3?引导学生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可以将666里包含几个9,以除法的方式进行解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训练,能够有效防止学生片面、孤立地看问题,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

四、一题多解,锻炼学生的思维开阔性

思维的的开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另外一种特征。思维的狭窄性智慧让学生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在日常训练中,引导学生对一道题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打开学生的思维,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例如,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在屏幕中打出这样一道习题:在一次校园数学竞赛中,一共有8道题难题,做对一道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4分,小红得了22分,请问她做对了几道题?

教师:同学们!说说大家看到这道题,有什么解题思路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

学生1:我们可以设小明答对了X道习题,那么做错了一共是(8-X)道习题,解题步骤是:

5X-(8-X)×4=22

9X-32=22

6X=54

X=6

解得:小红做对了6道题

教师:真不错!大家跟这位同学的解题方法一样吗?还有别的方法吗?(课堂上沉寂下来)

教师:这种常规方法固然可以解答这道习题,但是还有一个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讨论、交流,学生得出另外一种解题方法:假设小红全部答对习题,小红应当得到:5×8=40分

从习题中又可以知道,小红实际得到22分,那么小红一共失去40-22=18分,又知小红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不得分还要扣4分,所以小红失掉5+4=9分,所以小红答错了一共18÷9=2道习题,所以小红做对了8-2=6道习题。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寻不同的可能性,实现学生思维的开阔性,真正领悟一题多解的意义,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重要研究内容。数学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 浅谈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教学情境的创设[J]. 唐国生.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05)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小学数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