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争抢行为的应对策略

2017-07-10肖芸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交往规则游戏

肖芸

摘 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之一,是幼儿的“工作”。但在游戏中小班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物品往往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而占为已有,导致争抢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年龄段幼儿有着独特的年龄特点,其自控能力弱、认知水平低,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并且与同伴交往能力弱,无法意识到别人的观点,也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唯有以争抢的形式取得物品才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关键词:游戏;争抢;合作分享;交往;规则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125-01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孩子想怎样就怎样,要什么有什么,大人都非常顺从,给他买这买那,有时甚至做错了事情也不去教育,一次又一次的事例让孩子养成了随心所欲、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因此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分享意识薄弱,自我表达能力有限,语言交往表达更是缺乏,所以在游戏过程中争抢玩具的现象屡有发生。那么如何有效应对这种争抢行为呢?

一、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

每次游戏开展时,我都会听到孩子跑过来告状:“老师,他抢了我的玩具……”“老师我也想玩,他不和我一起玩……”小班的孩子已经存在了基本的是非观念,知道抢玩具是不对的,但是一旦争抢起来还是会头脑发热,僵持不下,所以我常常把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商量解决。当然,为了将自主性“行为”提升为“习惯”,我们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性”引导后,在集体活动时进行方法总结,尝试引导幼儿自主解决矛盾,更多地与同伴交流合作,创造出更多新奇的作品。

二、教给幼儿简单的交往语言

对于幼儿来说,争抢有时并非是坏事,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平时少言寡语或者容易怯场的孩子,在和同龄孩子争吵时,往往面无惧色,变得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用语丰富。只要我们老师不采取简單的阻止方法,做一个有心人,教会幼儿正确使用交往语言,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渗透在所讲的故事中,如:小猫对小羊说:“我们一起玩汽车,好吗?”——小猴对小鸡说:“你的小汽车让我玩一会,好吗?”让孩子知道说这一类的话,知道要征求别人的意见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让幼儿明辨是非,学会交往。

三、提供幼儿榜样模仿

模仿是小班阶段重要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成人有意识地为幼儿树立榜样是有效的教育方法。

例如,当有的孩子听了对方的请求仍不把玩具给同伴时,我就故意地走过去和幼儿分享这个玩具的新玩法,但是这个玩法需要同伴的帮助,孩子就不得不邀请同伴一起玩耍,自然而然就开始模仿了起来,久而久之逐渐变为自己成功交往经验的一部分。

四、增强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低、生活经验比较缺乏,而且幼儿都具有强烈地自尊心,所以在整个游戏中幼儿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知道在游戏中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我们在游戏的评价环节,可以引导幼儿反思,说说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引导孩子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当规则从孩子中来,并且能有效引导游戏的开展,孩子会产生一种秩序美,会认可并执行自己制定的规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要揭发幼儿不良的应受指责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缺点在集体面前当众宣布,应该让幼儿表现出克服缺点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让集体首先看到他好的方面,这就是教育的艺术。”所以作为的幼儿教师,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冲突,并因人因事地处理好幼儿的冲突,采取正确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学会客观的看待孩子之间的冲突运用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幼儿改正。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 玲 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 刘晓静 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3] 陈 莉 幼儿同伴协商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猜你喜欢

交往规则游戏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