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SD治疗足背皮肤缺损的护理

2017-07-09王翠红焦美杰金卓苏秋红赵星刘小丽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植皮清创肉芽

王翠红,焦美杰,金卓,苏秋红,赵星,刘小丽

(北京顺义区医院 骨三科,北京 101200)

足背皮肤缺损伴有严重污染的创面,不能立即游离植皮覆盖创面,但如长时间伤口裸露,将导致深部组织感染及坏死等不良后果。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可以增加创面局部的血液循环,刺激局部肉芽组织的增长,吸尽创面的坏死组织和渗液,保证创面干燥,加速肿胀消退,同时使创面与外界隔离,大大减少污染机会,控制细菌感染[2,3]。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科应用VSD治疗足背皮肤缺损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足背皮肤缺损患者30例,男28例,女2例;左侧10例,右侧20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皮肤缺损面积2 cm×5 cm~6 cm×7 cm,深度为全层皮肤,无重要血管、神经及骨外露。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对照组12例,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衡可比。

观察组行严格的彻底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护创材料覆盖创面,并应用具有生物透性黏膜VSD敷料覆盖整体创面。7 d后拆除VSD敷料,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游离植皮覆盖创面,术后10 d拆包观察植皮成活情况,术后14 d伤口拆线;对照组行严格的彻底清创后,用无菌敷料擦干,外敷凡士林纱布条,无菌纱布包扎创面,每天换药,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后行游离植皮覆盖创面,术后10 d拆包观察植皮成活情况,14 d伤口拆线。比较两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植皮成活情况、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病程中患者疼痛情况。

2 护理

2.1 观察组

麻醉下行严格彻底清创后VSD敷料密封创面,手术间即刻接通中心吸引设备,见VSD敷料无漏气现象,负压吸引有效后,待VSD敷料下无积血时,将塑料吸引管翻折后用中号止血钳夹持,断开吸引管与中央负压吸引,并保持VSD敷料内仍为负压,避免渗出的血液影响VSD敷料的密封性。回到病房后即刻连接床头中心负压吸引瓶,将负压调控为400~600 mmHg,保持有效负压。每天更换引流液1次,瓶内盛适量无菌生理盐水。每班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如有异常现象发生即刻通知医生。护理期间观察VSD敷料及装置的重点:⑴是否存在漏气,如发生漏气将导致创面感染及影响肉芽组织生长,所以需立即封堵漏气口。⑵引流管是否堵塞,为避免阻塞,每日应用20 mL注射器吸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道2次,或在放置VSD敷料手术的同时加放一枚冲洗管,每日冲洗,稀释渗出液,便于引流通畅。⑶VSD敷料鼓气,很多时候是负压吸引压力不足、严重的漏气或吸引管道阻塞等联合作用的结果,需找到原因并及时处理。

2.2 对照组

彻底清创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或视伤口渗出予以换药,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2.3 统计学分析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s)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愈合时 创面肉芽生长 植皮成 创面细菌培间(d) 至植皮手术平 活率(%) 养阳性率(%)均时间(d)观察组 18 21 7 100 0对照组 12 34 20 83 58

3 结果

观察组拆除VSD敷料后创面行细菌培养显示阴性,未培养出细菌,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颜色红润,颗粒感良好,继续行游离植皮术后10 d拆包见植皮全部成活,术后14 d伤口愈合拆线,平均21 d。对照组12例植皮手术前行创面细菌培养,7例显示阳性,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行换药及抗生素治疗后分泌物培养阴性;余5例细菌培养显示阴性,未培养出细菌,肉芽组织生长表浅,颜色暗红,颗粒感差,待继续换药后,行游离植皮。术后10 d拆包,10例植皮全部成活,术后14 d伤口愈合拆线,2例植皮出现坏死,经换药治疗后瘢痕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8 d(表1)。

4 讨论

足背皮肤薄,皮下即为趾伸肌腱、足背动脉及足骨,损伤后如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深部感染[4]。护理可降低感染风险,治疗关键在于尽早闭创,两者相辅相成。传统治疗和护理过程漫长,伤口长时间外露,存在继发深部感染、导致肌腱坏死液化的风险,造成活动受限,给患者自身生活带来不便[5],而且换药的过程不仅暴露和刺激创面,还增加感染机会。我科采用VSD代替传统的反复清创和换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对创面的刺激,缩短了创口的愈合时间,避免足长期不能负重造成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VSD是一种高效引流,体现在全方位、高负压下被引流区的“零聚积”,因而能有效地预防伤口积液,降低感染几率及促进愈合[3]。VSD治疗因及时将创面内渗出的液体吸引,为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促进毛细血管的生长和再生能力[6,7]。因无需经常换药,降低了换药过程对新生的肉芽组织及血管的损伤,从而提高了植皮的成活几率。

综上所述,加强VSD护理能明显缩短足背皮肤缺损治疗的疗程,提高植皮成活几率,促进足背皮肤缺损的修复。

[1]刘飞,罗晴瑜,梁智,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原理与创面修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8,3(4):489.

[2]刘艳西,蔡林,郑勇,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2010,7(5):40-42.

[3]裘华德,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4.

[4]李丹,高文.VSD技术与普通换药对手外伤开放性创面感染控制的比较分析[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6,30(1):74-75.

[5]从飞,宋涛,张文韬,等.VSD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感染性创面[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5,29(1):29-31,49.

[6]汤苏阳,李春伶,罗晓英.负压引流对人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46-148.

[7]徐鹏,刘延辉,俞伟忠,等.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小腿远端蒂岛状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5,29(3):272-283.

猜你喜欢

植皮清创肉芽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庆大霉素高渗盐水在手足外科感染性肉芽组织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