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2017-07-09王从容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于勒性格特点菲利普

王从容

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学,非问不明;教,更是非“问”不可。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不管你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都离不开一个“问”字。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之“问”密切相关,教师的课堂提问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对此,本文对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67-01

1 提问要有针对性,要讲究实效

急于求成是有些老师提问时容易犯的毛病,如一开篇就笼统地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 “写作特色是什么?”等等,学生还未看书,就要他们回答问题,结果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导致冷场。所以,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规范、有针对性。而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要先让他们把课文朗读(或者默读)一遍,对老师所提的问题作出思考和判断;甚至可以让他们讨论讨论,同学们考虑得比较周全了,再让他们回答,这样提问的效果就会好得多。

2 提问要善于抓契机,设矛盾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疑惑”。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疑惑”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教《死海不死》一文时,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到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可见,抓住契机,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3 提问要善于变开门见山为拐弯抹角

许多老师都喜欢开门见山的提问方式,开门见山的提问固然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启发性不强,而且单调,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拐弯抹角地提出,变“直问”为“曲问”,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两问的铺垫,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还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4 提问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指导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及文章主题时,可以采用层层深入的提问法:“为什么父亲总是带我们去海边散步?他为什么总是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这两个问题学生容易回答—想见到于勒叔叔。接着老师又问:“当没有见到于勒时,菲利普夫妇是如何称赞于勒的?而当他们真正遇上了于勒的时候,他们又是如何骂于勒的?后来他们为什么要躲开于勒?”学生通过认真看课文,也能回答好。老师再接着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前后完全不同,但有一样是不会改变的,那是什么?通过这些分析,能发现菲利普夫妇有什么共同性格特点?”由于前面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回答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钱字是不会改变的,体现了菲利普夫妇惟利是图、自私、冷酷无情的性格特点。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菲利普夫妇把自己的亲兄弟当成了陌路人?于勒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學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得到较好的解决。

5 提问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应该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教者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这样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学习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它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又如学习了韩愈的《马说》,可以让学生思考: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在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还用伯乐相马的方法来选拔人才行吗?有没有比相马更好的方法?发散思维的提问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也对学生进行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课堂提问的技巧还有许多,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应用。适时、适度、富于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于勒性格特点菲利普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先来后到
自己的歌
活跳板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