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走进语文阅读的精彩世界

2017-07-07洪冬华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爱情阅读教学

洪冬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好、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人生、社会,很多都源于阅读。阅读伴随人的终身,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因此,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使学生养成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

一、激发课内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三十年的经验,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喜欢阅读,尤其应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早读课上,可以培养学生朗读和默读,对于散文、诗歌等抒情性较强的文章,出声、有感情地朗读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通过靈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爱上读书,养成自主读书的习惯。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特别强调对课本上的内容过度挖掘讲解,往往使学生感觉课本上的文章学起来太枯燥无味,生搬硬套、泛泛而谈地理解文章,或者懒于应付、草草了解文章的内容。因为涉及考试,教师往往把文章的语言、情感分析得过于通透,却也使文章整体支离破碎,语文味淡了好多。结果,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狭窄,对阅读失去激情。

课内文本阅读是学生阅读最好的桥梁,指引学生读书方向,激发求知欲望。读课文,想了解作者为人,读他更多的书。如鲁迅的文章,初中生已经接触过很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雪》《藤野先生》等,让我们从各个方面认识到不一样的鲁迅,那么有兴趣的同学要读《呐喊》《彷徨》;学胡适《我的母亲》,很多学生都想深入了解,于是读《胡适自传》;课本推荐的名著导读《名人传》,见识到这么优秀的人物,继而推荐他们读一些名人传记,伟人的影响要比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有效得多。渐渐地,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见到这位作者,想了解他的写作风格,去读他更多的书,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有益的书和各种报纸杂志,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

二、深化课外阅读素养

《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要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本阅读打好基础,在学好课文的同时,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既能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学生不知不觉就能学好语文。

首先,选择自己爱看的书,培养兴趣。探险、历史、地理、传记类等,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文学上的积累,阅读的选择空间很大,关键是要在纷繁复杂的阅读中找寻一种有意义的阅读。学生对爱情的朦胧感觉一直被压制着,那看看鲁迅的《伤逝》,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的冲破封建势力阻挠的爱情,动人心魄;《孔雀东南飞》里“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芦苇”的坚韧爱情;《人生》里面高加林和巧珍的爱情……爱情不可怕,无论是情感上的陶冶还是语文素质的提升,视野较为狭窄,中学生从中一定能收获许多,何乐而不为呢?

最终,回归经典阅读。有人质疑,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在这个“快餐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现代人已经无暇顾及经典,如果不把经典改头换面包装得面目全非,是不会有人要看的,于是乎“三国”被水煮,“西游”被大话,经典阅读已渐行渐远。可是,阅读经典必不可少。易中天说得好:“我们能从经典中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阅读经典可对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发展意义绝对不可低估,而且可能与流行的快餐读物的阅读形成了一种比较,这对学生的健全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学名著的阅读可以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懂得真善美,识别假恶丑;可以祛除杂念,识别可以净化灵魂;可以鉴赏精美的语言,其必要性与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远离经典,过多的零碎性、快餐式阅读,让学生的思维没有系统性,阅读的真正意义也很难领会。

经典阅读的意义不仅能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健康,并且在不知不觉中,语言表达能力、词汇积累、写作技巧等也已经在提高。看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学生认识到对于寒冷的环境描写可以这么丰富、别具一格:“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得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通过描写不同行当的人物,贩夫走卒,卖馒头、豆腐的人和物,动景和静景结合,夸张、拟人、反复等修辞,这些影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爱情阅读教学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