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魔术”让学生爱上科学课

2017-07-07胡青娅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9期
关键词:神奇魔术科学

胡青娅

摘 要:将课堂”魔术“灵活应用于科学教学之中,可以起到传统教法所不能及的教育效果。巧用“魔术”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的神奇,培养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精神。在“破”魔术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原理,科学知识在课堂中真实生成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魔术;神奇;科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课堂,注重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来获得某一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程序,且在情感、价值观方面得到培养。课堂魔术用魔术的方法呈现知识的应用,吸引学生;学生的主动探求欲望被唤醒,课堂过程真实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自主生成和建构。

一、课题的提出

本人在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在听课评课中,在亲身教学实践中,逐渐感知到“魔术”的魅力,并将研究成果以此文的形式记录。

1.在引入部分,用一个小魔术,一下子吸引了学生

魔术过程是这样的:教师左手拿瓶盖,右手拿空瓶,问学生:“我现在让这个瓶盖直接进入瓶中,我做得到吗?”学生迟疑了片刻,教师便一下子将左手拿着瓶盖拍向右手的空瓶,一瞬间,空瓶中间真的出现了一个瓶盖!部分学生惊讶地情绪高涨;部分怀疑地仔细观察,主动寻找破绽。教师微笑着摊开左手说:“瓶盖是还在这,其实我刚刚应用了磁的知识,今天我们就要走入《神奇的磁》的世界。”

这样的引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生对磁很好奇,都主动想知道磁的神奇之处。这样的引入,可以说是非常成功。

2.魔术“回形针吸引”,印象深刻,并唤起了探究欲望

魔术过程是这样的:教师拿出一块铁块,先去吸引铁质回形针,结果无法吸引。教师又和学生说,我现在对它吹口气,它就能吸引回形针了。教师对回形针吹了口气,再用此铁块去吸引回形针,结果真的被吸引了。教师接着引导:“你们看我用什么方法让铁块变得有磁性呢?你能用类似的方法,让你手头的铁质工具也变成有磁性呢?”接着,学生小组探究起来,不亦乐乎。

这样的课堂,学生完全沉浸在“破”魔术的乐趣之中,而在此过程中,又渐渐地掌握了本课时的知识,对学生的思维和质疑精神的培养也是在过程之中。

二、课堂“魔术”运用的实践与前提条件

“魔术”是一门艺术,对魔术师的素质要求也是相当高。当然,课堂魔术的观众是初中生,在某些方面要求不高,但是好奇心强,并且在教学中呈现魔术,学生会更多地关注魔术过程和结果,然后探求魔术的秘密。所以,教师要应用魔术来施展教学,专业与业务素质都要优秀。

1.精深广博的知识是魔术设计的基础

例如,魔术“听话的瓶子”:一个学生手里拿了一个盖了盖子的矿泉水瓶,里面有三分之二的水,在水里飘着一个小瓶子,然后老师离开学生,做出发功的样子,嘴里喊着“下”,里面的小瓶子突然就往下,“停”,小瓶子就停在那里,“上”,小瓶子就上来了,非常听话。

魔术揭秘:当老师发出号令时,拿着瓶的同学配合我的口令给大瓶外部适当加压,通过观察可明显地看到小瓶内空气被压缩,水进入小瓶内,这样小瓶排开水的体积大大减小,而它的重力没有改变,所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瓶重力,小瓶就下沉。同样的道理,如果控制好手上的压力,小瓶就可悬浮于大瓶中任意高度了。做完“魔术”以后可以解开装置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这样对浮力和气压的学习会更深入一点。

以上教学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而要能运用这一方式,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做好充分的准备。

2.化平凡为神奇的创新精神是关键

教师要有丰富的经验、灵活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师在开展《物质的酸碱性》课程的时候,往往会设计一个魔术:在白纸上先用五色酚酞写字,等干了之后,在喷碱溶液,字突然显现。这样的小魔术,还是很容易设计和把握的。当然简单的魔术,运用得当也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神奇。

在杠杆平衡原理学习完成之后,教师表演了一个魔术,让学生利用所学来“破”魔术。

教学片段:教师将一张普通的纸折成纸条,让纸片在自己的食指上水平平衡。教师先问学生,食指放哪?学生回答放纸条的几何中心正下方,让重心与食指在同一竖直线上。教师会意一笑,将食指放在靠近纸条的一端,结果,纸条居然水平平衡了。

原理是在纸条内,教师放了一枚硬币,只要教师的手指在硬币的正下方,纸条便可以水平平衡了。所以是硬币改变了整个纸条的重心,让重心变成在硬币上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其实,学生们的回答已经是把握了学习内容。而教师打破他们的认知,从反面让学生对此知识加深印象,也培养了学生坚持己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三、課堂魔术运用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师个性成为制约因素。教学方式方法肯定是需要适合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活用“魔术”适合一些具有表演能力的教师。对某些本身不善表演的教师,可能要求稍高一点。

例如,魔术:“清水?牛奶?还是汽水?”

在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清水”,往里面滴加几滴“清水”,发现“清水”变成了白乎乎的“牛奶”,再往里面加几滴“清水”,发现“牛奶”变成了“汽水”在冒气泡,就像“雪碧”,冒完气泡以后又变成了“清水”,继续滴加“清水”,发现出现了红红的“葡萄酒”,最后加一些“清水”,“葡萄酒”重新变成了“清水”。

“清水”其实依次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盐酸、酚酞、盐酸溶液。这个“魔术”很多教师会在八年级下化学内容开始的时候来演示,如果教师善于表演,加上绘声绘色的语言,那么效果会很不错。

其次,课堂魔术不仅是教师的创造,也可以是学生的创造和智慧结晶。也许,在教师的课堂魔术表演的引领下,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能力也能得到培养,有一天,学生也能灵活应用已学的科学知识,自创魔术,自娱自乐也娱乐他人,让科学生活化。科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魔术,应用于初中科学课堂,让课堂精彩而神奇。魔术,是一种唤醒思维的方式。适时适量地利用好魔术,能让它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展现风采。

参考文献

1.陈胜良.课题指南.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科室、教研室,2003.3.

2.王玮,卢培培,王姝.无处不在的科学丛书:魔术中的原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1.

3.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中)

猜你喜欢

神奇魔术科学
魔术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吸管悬浮
罗斯福和凯恩斯的“神奇”结盟
那些“神奇”的疗法与魏则西的死亡
庞大的魔术联盟
科学拔牙
小小魔术盒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