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趣味带进高中生物课堂中

2017-07-07张峰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9期
关键词:趣味趣味性创设

张峰

教学中的趣味案例为了将趣味性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就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和最好的学习方法。

一、创设简明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把形象具体的设问留给他们,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前奏。或者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课堂教学过程要尽量围绕问题探究,最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所以,问题的设置需要简单明确,不宜过多,也不需花哨,否则课堂教学走出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模式,却又走进“满堂问”的误区。例如《生态系统》,特意选择了一段轻音乐配以清新的画面,再配以老师的解说:“当你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你会看到些什么呢?你会听到些什么呢?”此时此刻,你是否想过:这片树林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学生热情很高,完全融入课堂,这样的课堂效率自然也高。

二、与生物学有关的趣闻轶事

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寓故事于生物教学之中,在教学设计时,能用故事导入的尽量用故事导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讲《伴性遗传》时,以英国“皇族病趣闻”作为引言: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的携带者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以《屎壳郎出国记》的趣味小故事引入《生态系统》的教学。在讲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可引入:英国近代有一大文豪萧伯纳和漂亮女演员的故事。另外,还可以尝试在生物课堂上安排课前5分钟轮流讲故事的活动,故事的内容可以是与生物学有关的,也可以是报告生物研究的前沿问题的。

三、结合日常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生物学科知识有许多源于生活,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思考,还是比较容易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我在讲“受精作用”一节时,告诉学生受精过程中有无数个精子争先恐后地去和卵细胞受精,这种情况下,谁的生命力强,活力强就会最先靠近卵细胞并完成受精作用,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前就进行了优胜劣汰,现在的我们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是最优秀的,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本知识,还增强了自信心。

总之,教师要在备课中充分地准备好能调动学习兴趣的资料、练习等,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諧统一。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趣味趣味性创设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