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能定理在水平面运动模型中的应用和归纳

2017-07-07李波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9期
关键词:水平面动能定理

李波

摘 要:运用动能定理解决水平面运动模型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从最简单的模型出发,进行演绎变化,逐步施加条件,得到难度逐渐加深的各类模型。这种演绎符合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基础认知顺序,模型的有效归纳整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动能定理;水平面;运动模型

使用動能定理解决运动学的问题,能够化繁为简,轻松取代运动学公式;能够通观全局,将多过程处理成整体过程;能够充当媒介求解变力做功问题……凡此种种,优势十分明显。但学生在学习动能定理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对模型往往缺乏有效、系统的归纳。这导致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觉得内容太多十分复杂,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丧失学习的信心。本文以水平面运动模型为例,将动能定理的应用做简单变形、生成和归纳,供大家探讨。

一、水平面上的简单运动模型

模型1:如图,水平面上一个物体A以初速度v0做减速运动,物体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体运动的位移。

这个问题用动能定理求解十分简单。从开始运动到停止,对物体A,由动能定理得:

-μmgs=0-■mv20

很容易求出物体的位移。

在这个题目的基础上我们做一个简单变形,加一个恒力,即模型2:如图,水平面上一个物体A以初速度v0做减速运动,且其受到一个和水平方向成θ的向左的力F,物体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假设最终物体能停下来,求相应的运动位移。

这个由动能定理很容易理解,它的易错点在于功的表达。

-μ(mg-Fsinθ)s-Fscosθ=0-■mv20

由此也能较为容易地求解物体的位移。

二、运动模型的演变

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再做简单变化,加一个挡板,即模型3:水平面上一个物体A以初速度v0做减速运动,物体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距离物体A出发点L0的位置有一个挡板,假设A能碰到挡板并反弹且该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求物体A停止位置距离挡板多远?

加一个挡板,问题就看似复杂了很多,实际上和模型1的做法一样,只不过此时的摩擦力是变力,但大小不变,因此把开始运动到停止看作整个研究过程,由动能定理-μmgL=0-■mv20得到路程L的值,L-L0即为所求。

这个模型还可以把挡板换做弹簧(其中弹簧所在部分地面光滑且弹簧开始处于原长)、光滑的圆弧(物块未能滑出)、光滑的斜面(物块未能滑出),也因此呈现出多种模型样式,但处理方式和结果相同。

我们在模型2模型的基础上也可以加上一个挡板,即模型4:如图,水平面上一个物体A以初速度v0做减速运动,且其受到一个和水平方向成?的向左的力F,物体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距离物体A出发点L0的位置有一个挡板,假设A能碰到挡板并反弹且该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且最终物体能停下来,求物体A停止位置距离挡板多远?

这个问题的难点是如果把从开始到停止看作整个过程的话,摩擦力是变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F是恒力,假设A最终停在距离挡板x的位置,那么它们的做功分别是:Wf=-μ(mg-Fsinθ)(L0+x)和WF=F(x-L0)cosθ

所以由动能定理可得:

-μ(mg-Fsinθ)(L0+x)+F(x-L0)cosθ=0-■mv20

于是x可求。

三、运动模型的进一步演变

我们在模型3的基础上,在其左边再加上一个挡板,即有两个挡板。

模型5:如图,水平面上一个物体A以初速度v0做减速运动,物体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距离物体A出发点左右L0的位置各有一个挡板,即两个挡板之间距离为2L0,假设A至少能碰到右侧挡板并反弹且该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求物体A停止位置距离右侧挡板多远?

把题目变成这样,难度一下子就上来了,但如何能从前面一步步过渡的话,问题也没有想象中这么难。此时的摩擦力和模型3一样是变力,但大小不变,因此把开始运动到停止看作整个研究过程,由动能定理-μmgL=0-■mv20,其中L是该过程的路程,知道了总的路程,接下来只需要讨论物体A在哪个位置停下来就可以啦,是个数学的多解问题,并不是很难。

当然,这个模型也可以把两个挡板换做两个弹簧、两段光滑的圆弧(物块未能滑出)、两个光滑的斜面(物块未能滑出),或者水平面的两端进行弹簧、光滑圆弧、光滑斜面的任意组合。如图模型1、图模型2等,模型样式多样,但处理方式和结果基本相同。

这些模型的演变,条件的逐渐施加以及难度的逐渐深入,让学生对这类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涂勇.谈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J]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6(18).

2.陈迁.浅论能量守恒之动能定理[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7).

(作者单位:广东省顺德德胜学校)

猜你喜欢

水平面动能定理
“水城”被淹
坡角多大,圆柱体在水平面滚得最远
数控铣削加工接刀光顺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