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当代影像实录中的几个问题

2017-07-07李科

文教资料 2017年12期
关键词:影像摄影

李科

(长江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摘 要: 在对传统街区当代影像实录的研究过程中,涉及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同时有技术手段的参与应用,影像实录和研究的过程并没有既定的方法可循,从一定意义上带有某种实验特性,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研究机制,完善拍摄和考察方案,整理成功的拍摄成果和研究经验。对于项目拍摄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记录、整体、研究、解决,为其他同类传统历史文化项目的研究提供有效经验和帮助。

关键词: 明清古城 传统街区 影像 摄影 图片编辑

“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是基于当前时代文化背景下,对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展开的影像记录与保护工程项目。该项目以中国明清古城的代表之一——荆州古城的传统街区为考察对象,展开了系统性的田野考察和摄影工作,通过具体的摄影拍摄技术和影像采集实践,实时实地地通过纪实摄影方式和方法记录和研究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在当前面前的发展与保护等各种现实问题。

对于项目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关系到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的考察方向和研究效果,有必要专门拿出来分析、研究,特拟此文在此一并探讨如下:

一、影像记录的拍摄时间节点选择

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是一个结合现实问题,以物言物的主题性应用型研究,这正与摄影的客观性、真实性完美契合。该项目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时间点的选择,所以选题中以当代影像实录的当代最关键,当代正好说明了摄影记录的当前性、即时性。当前和即时,在这里特别指当下时间的记录意义,对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对象的研究项目来说是一个选择的难点所在。

明清古城的传统街区历史跨度非常大,即使不谈古代,仅在近代、现代的背景下,情况也会变得非常复杂。我们再把时间跨度缩小,就拿近十年的时间范围来看,传统历史街区的变化也是惊人的,很多传统街区在这十年的时间中经历了从存在到改变,再到消亡的过程。

此外,拍摄选择的季节月份是需要特别考虑的。从纪实摄影的拍摄角度来看,摄影是视觉性表现艺术,通过影像记录与叙述,气候环境的变化都会直观地表现出来。比如一年有十二个月,有春夏秋冬四季,有不同季节月份,有不同的冬夏冷暖,这些信息都会反映在影像中,反映在传统街区中生活着的居民身上,影响他们的着装、表情、动态、环境、气氛等非常具体的问题,影响居民们的喜乐与悲苦。这些承载具体环境信息的视觉影像或多或少地关联到传统街区影像记录内容。拍摄时间在季节月份的选择上应有一定的跨度,整体范围以一个年度为节点,这个范围时间内都需要采集到一些具体内容。再抓住个别关键的时间节点,以点带面地通过影像叙述表现传统街区的文化背景和人居环境。

二、拍摄的前期工作与影像资料的收集

“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是以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为记录与研究对象,这些传统街区都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与过程,与地方文化发展有重要的关联性。这个研究项目的导入,首要问题就是对传统街区所在明清古城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考察与了解,再弄清楚传统街区在古城中的位置与功能,对街区的缘起沿革、发展过程有清晰认识,能够明确街区的发展过程对街道规划与建筑格局的转变,需要细致地了解到传统街区里的富有代表性的具体建筑。

在项目工作前期需要在传统街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文献与历史档案的收集与整体工作。具体可以联系地方档案管理部门及地方文化研究的学者,通过文字、录音记录关键信息,通过收集和翻拍重要的历史照片,建立传统街区的影像史,同时传统影像可以和当代影像实录中的纪实摄影影像相呼应,建立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多维度对比。这能够打破传统记录与研究中文字为主体的单一性,也是该项目理论研究和拍摄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

三、建立纪实摄影的拍摄提纲与结构

在传统街区影像实录的项目研究中,摄影作为工具方式存在,充当历史研究的重要责任。纪实摄影本身既以传统新闻摄影观念为主导,同时在拍摄和视觉表现中,又融会贯通了艺术语言与观念。这种学科交叉的多元性表示纪实摄影方法与表现的多样性,结合到拍摄研究中会产生侧重点的不同和差异。因此,为了建立标准化的研究方法,避免影像表达过于宽泛,必须建立一个拍摄与研究体系。不仅要树立一个新的概念和方法,还要建立一个基本的拍攝体系和方法结构。

传统街区影像实录的拍摄提纲与结构是一份摄影拍摄指南,不仅能在此项目中作为框架存在,还能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规范。拍摄提纲需要提出拍摄的整体结构,提出具体的拍摄内容和要求,甚至数量。也可以列出具体的拍摄清单,提出拍摄的范围,涵盖传统街区的整体场景、街道格局、建筑样式、人居环境、家居陈设、生活场景、视觉肌理等。

作为“活的古城、活的街区”还需要对传统街区中的人做详细细致的拍摄提纲,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以某个有代表性的传统街区院落为样本,对其中生活的家庭和个人进行摄影记录,记录可以以人像为主体或环境、人像两者兼顾。此外,不管摄影还是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拍摄过程中会产生偶然的巧合和突发的灵感,因此这份清单并不是必须照搬的规定和要求,也并非是不可变通的,而是为后面的拍摄提供参考和辅助,有助于拍摄者避免遗忘重要项目的明细表,引发拍摄者对题材产生新的思考。

四、摄影中与拍摄对象的接触与交流

作为“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难点是传统街区中居民及人居生活的摄影记录。与居民人像的拍摄相比较,传统街区中的街区建筑等景观记录相对更容易一些,这些静止的物体场景从纪实摄影的技术性来看,场景对象在拍摄中更加直接和方便。但是历史人文的项目不可能只研究景观生态,而不考虑人居生态,人和人居的拍摄是“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拍摄实践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一套与传统街区中的居民交流沟通的方法。首先,要积极与当地居民接触,当地居民长期生活在街区建筑环境中,是传统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作为田野影像考察,是绕不过与当地居民的深入接触的。其次,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有效沟通,当今社会中人们对被拍摄比较敏感,顾虑拍摄的肖像权问题及拍摄后不确定的照片用途。应当了解当地居民对被拍摄的普遍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解释和回馈信息,比如将照片洗印送给被拍摄者。再者,可以寻找了解传统街区的居民或学者为向导,不仅可以比较更快地全面了解传统街区的背景和文化,而且可以更快更直接地进入传统街区的拍摄环境,更容易获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关于肖像权使用的协议,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在大部分情况下,居民应允拍摄后即默认同意肖像权的非商业用途。如果提出签署肖像权使用协议,就会使被拍摄者产生各种猜测,使拍摄目的复杂化,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后,准备好拍摄文书和证明,比如单位开具的介绍信,摄影家协会的会员证、记者证等,可以在和当地居民深入沟通时出具使用,以证明拍摄者的工作身份,获取被拍摄者更深度的信任。另外,在部分拆迁或产权有纠纷的民居中拍摄时,能避免当地居民产生误解导致冲突。同时,这些证明文书可以在通过政府档案、文化部门查阅资料信息时提供一些方便。

五、拍摄方式与影像语言的适用

纪实摄影是基于器材、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型媒介,影像拍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拍摄工具、材料,进而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方法直接关系传统街区当代影像实录的实质。在拍摄工具和材料的选择方面,我们考虑的是以下几点:首先是拍摄器材的画幅选择,传统街区当代影像实录以纪实摄影为出发点,需要考虑到摄影记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具有一旦失去就永不再有的影像特点,因此在画幅的选择上是越大越好,大画幅能够给图像的后期应用以最大的应用空间,适应更多的应用需求。但同时大画幅的摄影器材,体积和重量都较大,同时还需要携带大型三脚架,作为传统街区的纪实摄影,拍摄对象多为狭窄的民居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居民生活,如果采用摆拍的创作方式,那么不符合该项目纪实摄影的客观性、记录性特点,因此大画幅相机的使用和操作并不完全适用此种环境。

采用中小型的数码照相机更具备操作性强、拍摄客观隐蔽等特点,同时随着数码照相机硬件和技术的不断提升,高画质、易操作的影像获取,更为图像后期灵活方便地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数码相机拍摄的成本极低,保证在纪实摄影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多拍,多记录现场的各种情况,确保图像记录时现场信息的完整性。

在影像色彩选择方面,既要考虑到纪实摄影的记录性特点,又要考虑到摄影的艺术表达特征,采用黑白、彩色摄影兼顾的拍摄和后期思路,根据纪实摄影的摄影创作规范,不对图像内容本身做任何的篡改,仅对图像的黑白层次、色彩效果等做适当调整和润色,在合理范围内增强图像的艺术感染力。

六、拍摄中的文字信息同步采集

作为纪实摄影的影像承载着记录被拍摄对象的视觉信息,但是影像的视觉信息从内容上看是比较有限的,被拍摄对象的背景信息很难依靠视觉来表达,这个时候文字在纪实摄影中的互补作用就显现出来了。纪实摄影需要文字来完善信息,除了影像中的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外,更需要了解人物姓名、身份等具体信息,在此项目中就涉及人物对象的家族历史、家庭成员、居住时间、个人情感等因素,这些信息都会影响传统街区内丰富人居生态的记录与研究。

影像的文字记载要全面详实,需要从拍摄考察的现场采集第一手的文字信息,这个过程需要和纪实摄影的拍摄同步完成。如果第一现场不能同步完成,很多关键信息就会随时间发展而变化,有时再难采访到当事人,或者导致图文不能够同步统一的情况。现场文字信息采集方式应该多样化,随着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变化,应该多采用录音设备、摄影设备对被拍摄者进行采访录音和对被拍摄者个人文本信息进行拍摄采集。在考察和拍摄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内应该整理出文字信息,并将文字信息与影像信息一一对应起来。

七、图片编辑方式与影像档案建立

现代技术提供了方便,同时会带来不便之处,比如数码相机的采用,为纪实摄影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拍摄过程,但是易于拍摄的同时也会带来拍摄数量巨大的超级图片库。对于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这个项目,必然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影像图片库。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图片编辑流程,并最终整理出一套研究的影像档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编辑的流程必须伴随整个研究和拍摄过程,前期需要拟定拍摄提纲,不能在现场进行盲目的或者无意义的拍摄,否则既会耽误不少宝贵的现场拍摄时间,又会造成更多的废片耽误后期图片编辑的时间。在每次拍摄之后,都需要对影像单独建档,进行初步的图片编辑和整理,将图像与文字等信息建立初步的关联,这样不仅能有效选出合适的影像,还能为之后的拍摄提供更好的拍摄和编辑经验。最后,在整体拍摄结束之后,进行系统的图片编辑和整理工作,选择影像信息承载大、摄影艺术语言表达理想的关键性影像。根据项目的研究提纲,整体影像的叙事流程,搭配适合的文字信息辅助。

作为数码影像数据,还需要在项目各个阶段都做好资料的备份工作,以免因为硬件损坏或者误操作造成无法挽回的情况。此外,数码图像在进行图片编辑的时候,应该进行影像的纸质化图片制作,通过纸质影像照片进行编辑,将更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影像作品,并能够充分考虑到影像的后期输出及应用效果。

八、结语

“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项目研究,尝试使用纪实摄影的方式、使用当代摄影的记录语言、使用先进的摄影技术及硬件,对以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为代表的传统历史文化和人居生态现实进行记录和研究。

在对传统街区当代影像实录的研究过程中,涉及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同时有技术手段的参與应用,影像实录和研究的过程并没有既定的方法可循,从一定意义上带有某种实验特性,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有效的研究机制,完善拍摄和考察方案,整理成功的拍摄成果和研究经验。对于在项目拍摄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记录、整体、研究、解决,为其他同类的传统历史文化项目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帮助。

这是作为“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所进行的传统历史文化影像切片,也是其承载的影像文化研究的样本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刚.纪实摄影的本质内涵、本土特色和未来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68-372.

[2]柯杉.纪实摄影人文关怀的实用价值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1):314-317.

[3]李公明.庄学本田野考察工作对20世纪中国边地民族研究的影响和意义初探[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9):94-100.

[4]阮仪三.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25-3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艺术学项目“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以荆州古城为例”(项目编号:15YJC76004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影像摄影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