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习近平总书记廉政思想的基础及意义

2017-07-07王楚

文教资料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来源习近平意义

王楚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廉政思想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倡导的廉政思想、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廉洁思想、中共领导人对廉政建设的探索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廉政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而其个人阅历和从政实践则是其廉政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廉政思想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和对党的廉政思想理论的发展和继承,不仅有助于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建设还有利于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关键词: 习近平 廉政思想 来源 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的廉政思想是最重要的理论来源

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腐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并在实践和总结中形成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特点的预防腐败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无产阶级解放学说、构想人类美好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对廉政问题做了深刻论述,形成了廉政思想。廉政的根基是公有制,政治保障是民主政治,表现形式是公平正义,基本措施是建立廉价政府,基本方法是政治公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任何统治阶级本性皆贪婪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1]。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廉政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当前中国进行的反腐倡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理論意义和实践意义[2]。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再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防腐体系,是和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一脉相承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是重要的理论来源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廉政思想。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一方面体现出古代的皇帝官员是如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防腐治贪的,另一方面为现代社会的反腐廉政建设提供了蓝本。《周礼》阐述了考核官员是否廉政的六个标准,认为官员要善于做事、勤于政事、忠于职守、办事公正、执法严明、明察秋毫。“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3]。墨家思想有俭政和节用的廉政思想。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4]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社会总结出来的廉政文化和思想对习近平总书记廉政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范围内组织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廉政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三)中共历届领导人对反腐工作的探索是重要的理论基础

建党以来,党的各届领导集体一直高度关注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要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遵守党纪国法,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廉洁政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的过程中总结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个作风和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两个务必”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拨乱反正的工作过程中提出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思想;江泽民则在中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形式下提出了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反腐方针: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胡锦涛在新世纪根据中国的具体发展状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其运用在国家反腐倡廉工作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廉政思想在中共历届领导人的廉政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成熟、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

(四)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从政实践是实践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是从最基层的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到浙江省委书记、代省长,上海市委书记,再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就这样一步一步地不断成长着,最后凭借着出色的政绩成长为党的总书记;其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十分丰富。正是由于习近平总书记有了这些丰富的从政经历,才对中国的国情有了宏观上的把握,才能将这些丰富的领导经验和工作经验运用到反腐的工作中。从最开始的村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就极力进行反腐倡廉建设,接任总书记以来,更是高调反腐,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口号,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党和国家反腐的决心,让人民群众坚定了对党和国家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凭借着对自己几十年的从政经历的不断总结和深刻探索,并结合不同时期的国情和党情,对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廉政建设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判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经验都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廉政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习近平总书记廉政思想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廉政思想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恩格斯廉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各个时期廉政建设的探索和总结,对当前面临国内国外新情况新形势的中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廉政思想是在新的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廉政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的新的理论思想。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总结出来的新的廉政建设思想不仅为我国的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更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建设提供了范例。习近平总书记探索出来的这种新的理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发展与继承,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发展和继承了党的廉政思想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的廉政思想在党的理论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廉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廉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与时俱进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创新和再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和满足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和行动纲领,对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适应中国新阶段新情况的廉政思想。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建设。从文化意义层面看,腐败是对党和人民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否定,是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否定,更是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否定,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加强廉政建设可以坚定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还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符合国家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要求,有利于党员干部在人民面前树立良好的执政作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全国人民提供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使全国上下更坚定地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的建设。廉政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发展文化,提高党员文化素质,只有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保证党员干部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从而不断提高党的威望,增强党的凝聚力,使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地推进和谐社會建设。

2.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发生在国内的重大事件和新闻可以很快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这种信息化的社会下,如果国内的腐败现象严重,就会影响我们的国际形象。因此,必须在反腐倡廉上采取坚决态度和有力措施,坚决从党和国家的内部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让世界看到中国在努力自强自大,努力解决问题,让世界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必定是一个政治清明、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民族必定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强大民族精神的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结语

反腐是我党长期要抓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各个会议上都明确指出,全党同志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到洁身自好。如果每个公民都能够自觉加入监督这个大范围,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到自我监督与被监督,社会的腐败现象才能被杜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闵雪,薛忠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J].求实,2012(7).

[3]周公旦.周礼·天官冢宰.西周.

[4]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来源习近平意义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关于『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