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烈火S45的选育

2017-07-07韩永升李兴盛袁晓伟

蔬菜 2017年12期
关键词:烈火抗病性灌水

韩永升,李兴盛,袁晓伟

(山东省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州 262500)

辣椒作为一种重要的茄科蔬菜作物,果实中除含有辣椒素可作调味品之外,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营养价值极高,又因辣椒的适应性强,因而在中国各地都有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约为155万hm2,约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35%,年产鲜椒、干椒280亿kg,占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居世界首位。

我国是辣椒消费大国,全国约有四成以上人口为辣椒消费群体。近年来,品质优良的辣椒品种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蔬菜大棚种植每年连作,病虫害极其严重,因而急需抗病性强的辣椒品种。为了选育出符合市场需求、有辣味、产量高、抗病性好的辣椒新品种,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攻关,最终选育出了新一代较大果、干椒新品种,命名为烈火S45。

1 品种特征特性

烈火S45为早中熟品种,植株长势强,首花节位9~11节,挂果集中,果实长羊角形,青果绿色,果面光滑,果长11.67 cm,果径1.92 cm,平均单果质量13.67 g,辣味较强,抗疫病,抗炭疽病,耐热耐湿,适应性强。烈火S45株高一般80~100 cm,每株结果30~40个,最多可达70个以上,果形好、产量高,4 kg鲜(红)果可烘(晒)干椒1 kg。

2 品种选育

2.1 母本

烈火S45母本PE02-3是应用育性稳定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5与优良的保持系PE057连续回交7代转育而成。其始花节位7~8节,果实长形,果色绿,转色后深红,中熟,辣度高,连续坐果能力强,抗性好,产量高。

2.2 父本

PE-7是在2009年从201辣椒母本中发现的1个突变单株。该单株与原母本性状有较大差距,经5代单株筛选后性状基本稳定。在进行育性测配时,发现后代表现为部分可育,可育株率为75%,但可育株的恢复性好,结实正常。通过单株定向测配及后代连续自交,选育出育性完全恢复的单株后代,经4代单株定向可育性选育,获得可育株率99.7%、可育度100%的恢复系,代号PE-7。该材料平均株高55 cm,平均分枝节位为8节;果实纵径12.5 cm,果实横径2.0 cm,果色深红,为大果干椒,果面光滑,辣味中等;抗病性强,连续坐果能力强。

2.3 选育经过

于2011年在青州试验基地配制杂交组合,2012年进行配合力测定,2013年在山东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试验大棚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4—2015年在山东、内蒙、新疆进行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2.4 品种比较试验

2013年春季在山东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试验大棚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以山东当地主栽品种改良新4号作对照,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8 m2,每小区定植30株,早春育苗,露地栽培。分3次采收以测定前期产量,采收截止于10月5日,共采收6次以确定总产量,截止于11月5日。表1试验结果表明:烈火S45辣椒单果质量(13.67 g)较对照品种改良新4号(20.3 g)低,但因坐果多,烈火S45辣椒前期产量及总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改良新4号,丰产性好,抗病性也更好。

3 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烈火S45参加了2014—2015年的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共设置了山东菏泽、山东济宁、内蒙、新疆等试点,以改良新4号为对照品种,在2014—2015年的多点试验中,烈火S45在高温和多湿条件下均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在新疆(平均温度36 ℃)的田间试验中,产量表现较稳定。表2显示烈火S45辣椒前期产量及总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改良新4号,丰产性好。表3田间病害调查结果显示,烈火S45的抗病性强,尤其高抗炭疽病。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施肥

合理施肥是实现辣椒优质高产的关键,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性质灵活掌握,在整地做畦前要一次性施足优质有机肥或迟效复合肥。对于肥力中等的土壤,一般要求每667 m2施用农家肥料4~5 t。以上肥料可基本上满足辣椒生长发育的需要,对于缺磷钾肥的土壤,每667 m2可增施50 kg左右的过磷酸钙和20 kg的硫酸钾。另外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

4.2 整地做畦

整地时要随翻随耙,使土壤疏松细碎,畦面平整无坑洼。

由于地膜覆盖后,辣椒根系生长发育好,一般翻耕深度在25~30 cm,以耕至底土为准。底土要求成坨成块,以利透水透气。表层土细碎,畦面平整,有利地膜紧贴土表,增加土温,杀死杂草等,发挥地膜覆盖的效果。

4.3 定植

要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高、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辣椒,尽量避免重茬,不选低洼易涝地做辣椒田。辣椒定植后要及时覆膜。辣椒地膜覆盖有两种方法,一是先铺膜后定植;二是先定植后铺膜。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第2种方法。盖膜前再平整畦土表面,四周畦边削平、削直。盖膜时3人1组,首先在畦头将膜用土压紧,然后1人将薄膜展开,并拉紧使其紧贴畦面,另2人将膜的两侧用土压紧。盖膜前畦土要干爽,一般在定植前7~10 d进行。沟底不要铺膜,留作灌水和追肥。盖膜前要根据畦的宽度选择适宜幅宽的薄膜,以避免浪费。

表1 品种比较试验

表2 生产试验产量比较

表3 烈火S45生产试验抗病性情况

4.4 水分管理

由于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辣椒生长前期需水量较露地栽培少,后期植株生长较快,水分蒸腾量大于露地栽培。辣椒定植后3~5 d为缓苗期,应每天上午浇1次水。中后期为高温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水。每3~5 d灌水1次,早晚灌水,水不漫膜,以膜高2/3为宜。高温炎热季节,要勤灌勤排。

4.5 肥料管理

底肥选用平衡复合肥(18-9-18),盖膜后追肥困难,要少施勤施,避免一次性追肥量过大。追肥以速溶性复合肥和发酵后人畜粪尿溶液为主,一般随水追施。第1次追肥在门椒采收后,以后根据辣椒生长情况追肥。在辣椒生长中后期,也可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等速效肥进行叶面追肥,5~7 d喷施1次。辣椒生长后期,如田块缺肥,可揭膜或破膜进行灌水追肥。

4.6 中耕除草

辣椒定植后进行农事操作时要小心,尽量不损坏地膜,如出现破损,要及时用土压严。在定植孔、压膜处或破损处容易生长杂草,杂草长大后顶膜或穿破地膜,影响地膜覆盖的效果,因此发现杂草,一定要及时拔除。

4.7 植株调整

生长旺盛地块为防止后期椒苗倒伏,每隔5~8 m在垄上插1根粗木棍,在辣椒两侧用2根较细尼龙绳连接在木棍上拉紧, 把辣椒秧夹在两绳中间,小面积椒田可用木棍、树枝支撑。

4.8 采收晾晒

辣椒成熟后可分批采收晾晒,具体方法是:选择红熟果采摘,在遮阳通风处摊晾3 d左右,待椒果萎蔫变软后,再放在直射光环境中晾晒,最好放在塑料大棚内,白天关棚增温,夜间放风排湿。霜前3~4 d(约9月15日左右)即连根拔下铺放,铺放时根朝同一方向。每隔3~5 d上下翻动1次,在田间晾晒15~20 d后,拉回码垛。椒垛要选地势高、向阳的地方,垛底用粗木杆或葵花秆等垫好,码南北向单排垛,垛高1.5 m左右,垛间留0.5 m的间隙,每隔8~10 d翻动1次。晾晒翻动时不要挤压、践踏,更不能使用钢叉类利器翻动,以免损伤椒果,造成霉烂。待晾到椒果根部手捻不滑动时,即达到收购要求的水分,可把椒果从秧上摘下,装袋待售。

猜你喜欢

烈火抗病性灌水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烈火中永生
——献给邱少云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烈火仁心
陈树湘:革命的烈火岂能扑灭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灌水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