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茶渣有机肥用量对H60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7-07-07徐明喜王东升陈莉莉刘庆叶成维东常义军

蔬菜 2017年2期
关键词:硝酸盐甘蓝可溶性

徐明喜,王东升,陈莉莉,刘庆叶,成维东,常义军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茶渣是指茶叶在生产、加工以及深加工、销售、饮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有机废弃物。近年来,由于速溶茶、茶饮料、茶多酚保健品迎合了人们目前生活习惯,因而一大批速溶茶厂、茶饮料厂、茶多酚厂应运而生。这些加工企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产生了大量茶叶废渣。据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的茶渣达到16万t,仅极少量茶渣得到有效的处理,大部分茶渣为自然堆放,经过风吹日晒,大量的茶渣污水流向周围的农田和河流,散发出异味,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严重浪费生物质资源[1-3]。

茶渣中富含蛋白质,粗蛋白含量约为17%~19%;氨基酸组成较合理,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分别为1.5%~2%和0.5%~0.7%;粗纤维含量也较高(16%~18%),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茶多酚、咖啡碱及少量的茶皂素等[4]。研究结果表明,茶渣是一种营养物质丰富的有机废弃物,因而利用茶渣实现废弃资源的合理利用,变废为宝,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茶渣进行好氧发酵,以茶渣为主要原料研制茶渣有机肥,通过研究不同用量茶渣有机肥对H60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茶渣有机肥的适宜用量,为茶渣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土壤为黄岗土,含有机质50.26 g/kg、全氮3.83 g/kg、全磷1.22 g/kg、全钾13.32 g/kg、有效磷203.41 mg/kg、速效钾526.07 mg/kg,土壤pH为5.44。

供试甘蓝品种:H60,属夏秋甘蓝,生长势强、株型紧凑、商品性好、口感脆甜,适宜生食,较抗病毒病、黑腐病。

供试茶渣有机肥:由本课题组采用好氧发酵的方法研制而成,其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452.41、28.42、10.21、20.35 g/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处理2、3、4、5分别为每667 m2施用300、600、900、1 200 kg的茶渣有机肥,每个试验小区10.8 m2,3次重复。供试品种为H60甘蓝,于7月11日育苗,8月6日定植,株行距为40 cm×40 cm,每个小区定植56株,常规管理,9月20日采收,记录小区产量并测定品质。

1.3 测定方法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采用常规方法[5],可溶性糖采用PRO-101型糖度计(日本产)测定,硝酸盐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6]测定,V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7]测定。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各处理使用one-way ANOVA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H60甘蓝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茶渣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H60甘蓝的单株产量也逐渐增加,处理3、4、5与CK达到显著性差异;从小区产量来看,以处理4和处理5产量较高,分别达到55.03 kg和57.08 kg,分别是CK的1.52倍和1.58倍,差异显著;各处理下H60甘蓝的横径并无显著差异,施肥处理的甘蓝纵径与CK差异显著。

2.2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H60甘蓝品质的影响

可溶性糖、硝酸盐和VC含量是评价蔬菜作物品质的主要指标。由表2可知,施用茶渣有机肥能显著提高H60甘蓝的可溶性糖和VC的含量,而且表现为随着茶渣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和VC的含量也逐渐增加,但处理2、3、4、5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并不显著,而VC含量则是以处理4和处理5较高;各处理条件下H60甘蓝的硝酸盐含量表现为:CK<2<3<4<5,其中处理4、5硝酸盐含量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各个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8](叶菜类硝酸盐含量≤3 000 mg/kg)。从硝酸盐的角度来说,随着茶渣有机肥用量的增加,H60甘蓝内硝酸盐含量也随之增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适当控制茶渣有机肥的用量。

3 小结

3.1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茶渣有机肥能显著提高H60甘蓝的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但每667 m2用量达到900 kg时,H60甘蓝产量不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品质方面,可溶性糖与VC含量同样表现出随茶渣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硝酸盐含量也是随茶渣有机肥用量增加而增加,但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表1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H60甘蓝产量的影响

表2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H60甘蓝品质的影响

3.2 综合考虑H60甘蓝在产量和品质方面的表现,同时结合成本因素,选取每667 m2施用900 kg作为茶渣有机肥的适宜用量。

[1]叶倩,梁月荣,陆建良,等.茶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茶叶,2005,31(3):150-153.

[2]高凤仙,田科雄,王继成.速溶茶渣饲用价值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4(6):465-467.

[3]傅志民,吴永福.废弃茶渣综合再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加工,2011(1):17-20.

[4]张士康,陆晨,朱科学,等.茶渣蛋白理化特性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2(2):38-40.

[5]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6]罗雪华,蔡秀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硝酸盐含量[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10(1):13-16.

[7]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4-5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T 18406.1-200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硝酸盐甘蓝可溶性
硝酸盐并不致癌还或有益处
变色的紫甘蓝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白茶可溶性糖总量快速测定研究
厨房色彩游戏
香椿食用前需焯水
鲜地龙可溶性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紫甘蓝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
可溶性ST2及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短期水分胁迫影响巴旦杏植株对硝酸盐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