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蓝类蔬菜进口品种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017-07-07郭慧杰刘丹丹

蔬菜 2017年2期
关键词:青花菜花椰菜结球

王 平,郭慧杰,刘丹丹,袁 涛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北京 100088)

目前,对进口甘蓝类品种适应性的监管主要依据《进出口农作物种子(苗)管理暂行办法》,开展2个生育周期的试验,依据其引种试验情况进行评价,但是进口蔬菜作物的评价和品种管理中的审定、鉴定、认定又有不同。品种管理的审鉴定主要看重丰产性、抗逆性、稳定性,而由于进口蔬菜作物自身的多样性,进口目的的多元化以及国际之间的种植安全等因素,进口蔬菜作物的评价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丰产性指标要求不高,对抗逆性、抗病性、特异性等有相应要求。近年来,北京市进口作物品种逐渐增多,蔬菜类比重大,以2015年为例,北京市进口额为5 176.63万美元,蔬菜种子达3 495.12万美元,占67.51%。为做好北京市进口蔬菜种子的引进工作,自2011年开始,北京市种子管理站逐步建立了进口茄果类、叶菜类蔬菜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1]。目前,甘蓝类蔬菜约占蔬菜进口额的1/5,也是北京市进口蔬菜中重要的一类蔬菜,本研究旨在建立进口甘蓝类蔬菜品种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尤以结球甘蓝、花椰菜和青花菜为主。

甘蓝类蔬菜(Brassica oleraceaL.)是指十字花科甘蓝种的一类蔬菜,主要包括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抱子甘蓝、羽衣甘蓝、球茎甘蓝和芥蓝等,绝大多数起源于地中海沿岸至北海沿岸,在不同的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下演变成了各个变种[2]。结球甘蓝(B. oleraceaL. var.capitataL.)简称甘蓝,别名包菜、洋白菜、卷心菜、圆白菜等,在蔬菜的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花椰菜(B. oleraceaL. var.botrytisL.)又称花菜、菜花,由于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防癌抗癌的功效,花椰菜成为近年来深受人们推崇的健康食品。青花菜(B. oleraceaL. var.italicaPlanch)又名西兰花、茎椰菜、木立花椰菜、绿花菜等,因其营养丰富,风味鲜美,栽培面积逐步增大,近年来在中国大中城市发展较快,成为主要蔬菜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春甘蓝的研究主要是从熟性、裂球率、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和产量方面进行比较[3];花椰菜则是从生育期、熟性、植株性状、花球性状、产量以及抗病性方面进行评价[4]。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根据进口蔬菜的特点,从进口量大、生产中种植量较大的甘蓝类蔬菜,主要是结球甘蓝、花椰菜和青花菜作物着手,遵循科学性、简便性、针对性、客观性,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设立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通过开展田间试验对构建的指标进行实践验证,进一步验证指标的必要性,并结合品种的表现,对定量指标进行量化分级。最终建立北京市甘蓝类蔬菜进口作物的适应性评价体系,对进口品种进行分级,为今后对此类作物进行评价提供技术参考,为做好非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的进口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筛选出了一批优良的品种。

1 甘蓝类蔬菜进口品种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设定

经查阅相关资料[1],并结合实际工作,设定了进口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的适应性评价指标模型(表1)。该模型是一个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为准入指标和评价指标两方面。其中,准入指标又分为安全性和抗病性2个二级指标,评价指标分为丰产性、商品性、抗逆性和特异性4个二级指标。每项二级指标细化出不同的三级指标。三级指标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通过对定性指标进行描述,对定量指标进行量化分级,从而对作物品种进行整体评价。

表1 进口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的适应性评价指标模型

1.1 安全性指标的涵义及评价标准的设定

安全性指标主要是指作物种子的转基因安全,不含有转基因成分即为安全,含有转基因成分则为不安全。该指标主要通过对引进品种进行转基因检测,确定其是否含转基因成分。该指标为定性指标。

1.2 抗病性指标的涵义及评价标准的设定

抗病性指标主要是指作物对主要病害的抗性。通过对试验品种进行病害接种试验,计算其病情指数,从而确定品种的级别,鉴定引进品种对目前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是否具有抗性。依据病情指数,评价该指标,分为高抗、抗病、耐病、感病、高感5个指标量级水平。该指标下设的三级指标全为定量指标。

1.3 丰产性指标的涵义及评价标准的设定

该评价指标是指作物的产量,下设的三级指标全为定量指标。该指标将通过试验掌握进口品种与目前生产中主要栽植的品种相比的增产范围,进而确定引进品种的增产量级范围。

1.4 商品性指标的涵义及评价标准的设定

该评价指标是指销售作物时消费者关注的项目。因此,该指标主要是区分品种的一些生物学性状。该类评价指标既包括定量也包括定性指标。定量指标通过试验掌握品种的表现,确定进口品种商品性的引进量级标准。定性指标将对作物进行描述。

结球甘蓝的商品性指标主要是叶球大小、紧实度、外露性等指标,花椰菜主要是花球大小、小花球均匀度、生长期等指标。青花菜主要看花球大小、花蕾均匀度、生长期等指标。通过试验,对设定的这些指标进一步验证,筛选出必要的几项指标,并对能量化的指标划定分级标准。

1.5 抗逆性指标的涵义及评价标准的设定

植株的抗逆性对于扩大推广面积,应对复杂多变的天气有重要的意义。甘蓝类蔬菜以叶球或花球为食用部分,随着温度的变化,叶球或花球会变色或者裂球,由于北京地区的栽培没有越冬茬,所以甘蓝类蔬菜不会出现遇低温抽薹的现象,因此,抗逆性指标主要是抗寒性和耐热性。

1.6 特异性指标的涵义及评价标准的设定

该评价指标是指对引进品种在某一性状上具有的突出表现进行评价,设为唯一性指标,如耐贮性或富含某种特殊营养物质、颜色与众不同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2 试验论证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选择进口结球甘蓝品种共18个,对照选取目前主栽的品种中甘21;进口花椰菜共搜集11个品种,对照是京研60;进口青花菜共搜集11个品种,对照是优秀,共计43个品种。以上品种全部购自种子公司,具体来源国家或地区见表2。

表2 进口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的试验品种及进口国家

2.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2个茬口,分别是春季大棚、秋季大棚,每个茬口设2套试验(即分布在不同的基地)。供试每个品种定植50株,重复3次。具体试验基地安排见表3。

表3 结球甘蓝、花椰菜和青花菜种植茬口与基地安排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安全性指标

北京市进口甘蓝类蔬菜主要是来自荷兰、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品种。市面上销售的品种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品种居多。据了解,西欧国家培育的品种普遍不含有转基因,但是美国培育的品种可能含有转基因,日韩品种含有转基因的情况不定。依据国家现有进口法规的规定,进口作物品种必须为非转基因,而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作物的进口按照转基因安全管理办法办理,所以作物的转基因成分检测很有必要性。笔者委托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转基因安全试验室对供试品种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最终结果表明43个品种和对照均未发现含有转基因成分。

2.2.2 抗病性指标分析

目前,在北京地区结球甘蓝和花椰菜生产上主要发生的病害包括枯萎病、病毒病、黑腐病和霜霉病。青花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包括病毒病、黑腐病和霜霉病。如果引进品种对这些主要病害不具有抗性,将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有必要设立抗病性指标。

据2个茬口、2个基地的试验数据显示(表4),夏秋茬3种作物均出现了枯萎病病害,但对病毒病、黑腐病和霜霉病均未染病。按照病情指数≤11.11,高抗;11.12<病情指数≤33.33,抗病;33.34<病情指数≤55.55,耐病;55.56<病情指数≤77.77,感病;病情指数≥77.78,高感的标准,从表4的病情指数数据可以看出,在结球甘蓝19个品种中,3个品种表现为耐病,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其余10个品种表现为高抗。在花椰菜12个品种中,2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其余10个品种均为高抗。在青花菜12个品种中,1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其余11个品种均表现为高抗。因此,将枯萎病列为评价品种的抗病性指标是必要的,病毒病、黑腐病和霜霉病也考虑列入。

2.2.3 丰产性指标分析

甘蓝类蔬菜以食用叶球或花球为主,丰产性指标包括667 m2产量、单株花球质量。依据单位面积播种量,将单株花球质量折合成667 m2产量。通过试验,划定667 m2产量、单株花球质量的分级标准。从表5数据可以看出,供试品种的平均值和对照品种能够将进口品种分开,可以考虑将平均值和对照的产量作为量级标准的2个分级节点。

表4 结球甘蓝、花椰菜和青花菜进口品种抗病性分析

在18个进口结球甘蓝品种中(表5),667 m2产量最低的是普莱米罗的1 680.5 kg,最高的是征夏的4 068.5 kg,与对照相比,5个品种低于对照;与平均值相比,8个品种高于平均值。在11个进口花椰菜品种中,667 m2产量最高的是雪松的2 666.8 kg,最低的是青松65的914.7 kg,与对照相比,1个品种高于对照;与平均值相比,6个品种低于平均值。在11个进口青花菜品种中,667 m2产量最高的是维塔萨的3 048.2 kg,最低的是极好的973.4 kg,与对照相比,1个品种高于对照;与平均值相比,8个品种低于平均值。

2.2.4 商品性指标分析

从2个茬口、2个基地的田间试验结果得到,不同品种的生物学性状能体现品种间的差异,但对于消费者购买该品种不具有影响力。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球甘蓝的植株开展度介于50~67 cm;叶球高介于12.1~22.7 cm,中心柱高介于5.2~9.5 cm;叶球形状有扁圆、近圆、椭圆形;叶球外露性只有征夏是微露,其他的是中露;叶色和叶球色有浅绿、绿、紫、深紫之分;外叶数平均值介于13.2~15.8;生育期介于72~78 d;球形外观均为光滑;叶球紧密度有紧和极紧之分。开展度、中心柱高、叶球形状、叶色和叶球色指标体现了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但对购买者的倾向不具有影响力。球形外观在品种间没有差异性。叶球高、叶球外露性、叶色、叶球色、叶球紧密度、生育期是购买者关注的指标。

表5 结球甘蓝、花椰菜和青花菜进口品种丰产性分析

花椰菜品种生育期从极早生的107 d到捷如雪的129 d;雪莱和雪佛兰的株型为半直立,其余为直立;株高从极早生的60.4 cm到卓菲的81.5 cm;植株开展度从雪佛兰的56 cm到京研60的91.25 cm;叶长和叶宽从雪松的61 cm×23 cm到先正达的70 cm×30 cm;花球形状只有雪松不规则,其余均为圆形;雪松、银松、极早生花球色为乳白色,其余均为白色;雪松、银松、极早花球有毛,其余花球均为光滑;雪松、极早生和青松65、捷如雪的花球覆叶性为敞开,其余均为覆盖;花球纵径和横径从捷如雪的10 cm×15 cm到极早生14 cm×15 cm;小花球的均匀度都是均匀。此外,极早生作为早熟品种,青松65是松花菜,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此,花球形状、小花球均匀度没有差异性;开展度、叶长、叶宽、花球纵径和横径对于购买者不具有影响力;生育期、株型、株高、花球色、花球光滑度、花球覆叶性、花球紧密度有必要作为评价商品性的指标。

青花菜品种生育期介于114~123 d;株型有直立、半直立,美好品种是开展;植株开展度从维塔萨的62 cm到锦绣的110 cm;株高从马尼拉的32 cm到锦绣的81 cm;花球形状都是圆形,花球色有浅绿、浅白之分;花球纵径从独舞的12 cm到维塔萨的17 cm,花球横径从独舞的16 cm到翠翠的25 cm;花球紧密度维塔萨、马尼拉、翠翠为松,锦绣和BR11-2637为中度,其他为紧;马尼拉的花球内小叶少,其余为有;所有品种花球内都能见花;美秀、美好的花蕾较粗,BR11-2637和极好的花蕾为细,其他均为粗。马尼拉、翠翠和极好的花蕾不均匀,BR11-2637、美好、贝特较均匀,其他都均匀;优秀、独舞、贝特、美好、极好的花径为实心,其余为空。因此,开展度、花球形状、花球内见花没有差异性;叶长、叶宽、花球纵径和横径对于购买者不具有影响力;生育期、株型、花球色、花球紧密度、花球内见小叶、花蕾粗细、花蕾均匀度、花径中空与否有必要作为评价商品性的指标。

2.2.5 抗逆性指标分析

从2个茬口、2个基地的试验数据显示,夏秋茬结球甘蓝品种阳光出现了裂球,春茬的花椰菜品种极早生和京研60均不耐热,因此,耐热性、耐寒性和耐裂球性可以作为抗逆性的评价指标。

2.2.6 特异性指标分析

根据试验结果,结球甘蓝品种紫甘蓝因其紫色的叶色,花椰菜品种青松65作为松花菜,虽然产量不高,但非常受欢迎。因此,结球甘蓝中叶色、花椰菜中花球的紧实度也可以作为特异性指标单列。

2.3 讨论与结论

鉴于进口作物的优良性和对种业种植安全的重要性,结合田间试验表现,在评价指标的选取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最能体现作物品种特点的生物学指标,同时还要考虑到品种的抗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商品性指标的选取中,笔者舍弃了许多专业的、田间表现差异不大的指标,如花球纵径和横径等,最终甘蓝类蔬菜引进品种适应性评价标准,以准入性和评价指标为基础,从安全性、抗病性、丰产性、商品性、抗逆性和特异性指标6个方面进行评价。安全性指标,体现出管理部门对进口作物转基因安全的监管;抗病性和抗逆性指标,体现出进口品种在北京地区栽培管理模式下的适应性情况,避免在生产中造成毁灭性的损失;丰产性指标,体现出进口品种的优良特性;通过商品性和特异性指标,体现出进口作物品种的引进优势。从而全面、客观地反映出进口甘蓝类蔬菜作物的特点,也为制定其他进口作物的适应性评价指标提供了参考。

根据试验结果,对构建的指标进行实践验证,进一步验证指标的必要性,并结合品种的表现,确定了定量指标的分级节点和定性指标的范围,最终确定了进口结球甘蓝(表6)、花椰菜(表7)、青花菜(表8)3种作物的适应性评价指标和分级标准,为种子管理部门建立甘蓝类蔬菜引进品种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技术参考,为制定进口作物品种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同时,明确、系统的评价指标也为该类作物作为商品种子首次进口时必须在国内开展的引种试验提供了企业和管理部门考查的评价指标,为做好非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的进口监管提供了技术参考。

此外,该试验在验证指标的过程中,也筛选出一些表现优良的品种,如结球甘蓝品种明珠、春兰、Olive、前途、魅力和味来,紫甘蓝品种紫光、紫雷、普莱米罗都表现良好。花椰菜品种极早生、京研60作为早熟品种,青松65作为松花菜,捷如雪、雪佛兰、北福兰、雪岭、卓菲表现良好。青花菜品种BR11-2637、独舞、美好、贝特、极好,马尼拉、翠翠都表现良好。

表6 进口结球甘蓝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表7 进口花椰菜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表8 进口青花菜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1]郭慧杰,王平,陈骥,等.番茄国外引进品种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蔬菜,2014(10):30-35.

[2]张振贤.蔬菜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144.

[3]陶士会,徐光东,甘延东,等.春甘蓝品种比较试验及适应性研究[J].上海蔬菜,2012(4):17-19.

[4]吕晓菡,王世恒,柴伟国.国外花椰菜材料的引进及评价[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3(6):35-37.

猜你喜欢

青花菜花椰菜结球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高湿贮藏对青花菜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不同肥料在结球生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上海地区秋季设施栽培结球生菜品比试验
我国青花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褪黑素调控呼吸代谢及抗氧化活性延缓采后青花菜衰老
结球甘蓝与菜心正反嫁接比较试验
蔗糖在延缓青花菜黄化过程中维持其能量和抗氧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