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洋鼻祖袁世凯墓地之迷

2017-07-07文郭红敏

侨园 2017年5期
关键词:安阳袁世凯

文郭红敏

北洋鼻祖袁世凯墓地之迷

文郭红敏

颇具帝王气派的建筑

河南安阳袁林是民国风云人物袁世凯的墓地,2016年5月初,袁林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让袁林得以走进公众的视野。袁林不但沿袭了明清皇陵建筑风格,也采用了欧美的构筑手法,为中国陵墓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袁林在竭力彰显皇家气派的同时,又区别于帝王陵寝。

如此种种,揭示了袁世凯在风起云涌的历史舞台上的多变身份,其身后也留下了一些历史迷雾。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他为什么葬在几百里之外的安阳?袁世凯墓地为什么称“林”而不称“陵”?身背“窃国大盗”骂名的袁世凯,无疑是个反面人物,为什么袁林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魂断帝王梦

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项城的袁世凯,是个典型的“官二代”。他父亲袁保中系地方名绅,袁世凯自幼过继给叔父袁保庆为嗣子,袁保庆官至江南盐巡道。

甲午战后的天津小站练兵,成为袁世凯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他从此青云直上。戊戌变法第二年,袁世凯擢升山东巡抚,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进入了大清朝廷的权力中枢。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驾崩。紧接着,摄政的醇亲王载沣,又解除了袁世凯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一切职务,令其“回籍养疴”。当时,袁世凯选择了河南彰德(今安阳)的洹上村作为归隐地。

幽居3年之后,袁世凯重新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913年10月,经南北议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1916年初,袁世凯恢复帝制。在各地的反对声中,他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当了83天“洪宪皇帝”的袁世凯病死中南海,时年57岁。作为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袁世凯身后极尽哀荣。

徐世昌手书

华美的袁林牌坊

袁世凯墓冢

袁世凯死后的6月17日,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发布命令:“民国肇建,由于辛亥之役,前大总统赞成共和,奠定大局…… 所有丧葬典礼,应由国务院转饬办理人员,参酌中外典章,详加拟议,务极优隆,用符国家崇德报功之至意。此令!”

当时的民国,没有国葬的规格和定制,于是就办了一场“集古今中外皇庶官民新旧典章于一举”的盛大葬礼。

经过21天的停灵后,80人的皇杠抬着袁世凯的灵柩,从中南海新华门出发到达北京前门西火车站后,装上火车运抵安阳。此时,袁世凯生前钓鱼的洹上村,正在大兴土木。

中西合璧式建筑

袁世凯病逝后,北洋政府根据其“葬吾洹上”的遗愿,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赶赴安阳负责督建。

袁的灵柩安葬后,经过两年多时间,河南方面终于建成了这座南北长1200多米,占地约140亩的袁林。共耗资75万元银元,其中政府拨50万元,剩下的是袁的旧属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的捐款。

不过,袁林的建筑既彰显“皇帝”气派,又区别于帝王陵寝。

袁林内的碑亭、三进门、堂院、主殿景仁堂以及配殿等建筑,均仿清代宫殿建筑风格,红墙绿瓦,彩绘房梁,远远望去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象。

矗立在最南端的照壁是进入墓区的标志。照壁呈八字形,大屋脊,青砖硬山,绿琉璃瓦顶,正面墙上刻有图案。照壁长66.75米,高7.79米,这是全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纹饰最为精美的一座照壁。

沿照壁北行,穿过一孔石桥,便是一座华美别致的牌楼,这是袁林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之一。

牌楼檩椽等为中国传统的木构,绿琉璃瓦覆顶,额枋上雕刻有龙、雉鸡、牡丹等精美图案,各柱及额枋等却采用了钢筋和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

牌楼往北是一条神道,东西两侧排列着6组由望柱、石马、石虎、石狮和武将、文官组成的依仗。依仗神态丰满,线条明快,雕工精湛。

神道尽头北端是一座碑亭,内置高达5.5米的墓碑,碑上雕有蟠龙数条。碑亭面宽6.66米,寓意袁世凯病死的日期——1916年6月6日。

碑亭以北为堂院,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堂院大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两扇红色木门各有七排七列的铜门钉,低于帝制的“九横九纵”级别。

堂院后是大殿,穿过大殿便是袁世凯的墓冢。此处尽显西洋风格,墓前是镶嵌在罗马式白石柱间的“山”字形铁门,门上饰以钢雕“十二章纹大勋章”。

袁世凯墓为圆丘形,以青石砌成,高8米、周长60余米,周围有十二尊石狮环绕,为内包水泥,外砌石墙的欧式风貌。墓冢上边的宝顶,墓草萋萋。

整个袁林,既采用传统皇陵体制,又吸取欧美建筑风格;既用大木巨石,又用钢筋水泥,是一处独特的中西合璧式的陵墓建筑。

如今,袁林的展厅里记录了袁世凯最为风光的北洋岁月和生命的黯然陨落。

与兄长积怨颇深

河南项城王明口镇袁寨村,是一代枭雄袁世凯的出生地。

袁寨村,原名石腰庄,是明末仕宦石氏的一家庄园。清末,石氏家道中落,袁氏盛旺。1858年,袁世凯父亲、祖父袁甲三等人以巨资购得石氏庄园,修筑寨堡,由项城城郊迁居于此,改称“袁寨”。这里建筑规模宏大,其中住宅就占地3万余平方米,楼房266间,砖砌方形寨墙,门外吊桥高悬。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这里至今还有保存较好的部分建筑。

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而袁世凯死后却葬在了安阳。

袁世凯和安阳渊源颇深。1906年9月,北洋政府在彰德(今安阳)举行了有4万名士兵参加的军事会操,袁是阅兵大臣。这次阅兵,展现了袁世凯的军事实力。此后,他被清廷视为栋梁之臣。

也就在此时,袁世凯对安阳产生了兴趣,他买下一块200亩土地,这便是后来的洹上村。另外,从地理位置看,安阳地处河南、河北交界处,且交通方便,离北京城也很近。

1908年,袁世凯被摄政的醇亲王载沣解除了所有职务,令其回老家养病。对于项城老家,袁世凯已经有点伤感。

据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一书中披露,袁世凯做山东巡抚时,他的母亲刘氏病死在天津。灵柩运回项城之后,袁世凯的同父异母兄袁世敦认为刘氏不是正房,不准从正门出殡,灵柩也不能埋入祖坟。最后,袁世凯只得另买了新坟地安葬。受此影响,袁世凯不再回项城老家。

1909年夏,袁世凯移居安阳洹上村,在这里度过了3年隐居生活。洹上披蓑垂钓,胸中权谋激荡。隐居安阳的袁世凯,闲云野鹤的姿态背后,难掩其勃勃野心,后来复出登上权力顶峰。

袁林展厅里,有一张袁世凯当大总统后拍的一身戎装的照片,他自己在照片后写下了“不文不武,忽朝忽野;今已老大,壮志何如”这句话,不但从侧面反映了他的骄横和霸气,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袁世凯死后,北京政府依照其遗愿,将其安葬在彰德府洹上村旁。

“袁林”名字暗藏玄机

如果说“陵”是帝王坟墓的专用,那袁世凯毕竟做过中华民国大总统,当过83天洪宪皇帝,应该说也有资格称“陵”。袁世凯安葬时就身着皇帝服。

当初,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也想效仿历代帝王,把袁世凯的陵墓称为“袁陵”。但徐世昌的考虑却更为长远,他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这多好啊!”自古帝王之墓为陵,圣人之墓为林,袁世凯墓效仿“孔林”“关林”而称“袁林”,实为上策。从此可以看出徐世昌的深谋远虑。

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市的徐世昌,与袁世凯是至交好友。

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徐世昌就是袁的谋士,颇得其器重。1905年,徐世昌曾任军机大臣。1914年5月,袁世凯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但在大是大非前,徐世昌又能与袁保持距离。1916年初,袁推行帝制,徐便退居河南老家。

1918年10月,徐世昌经皖系操纵选举为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当选总统后,来到已经竣工袁林察看。他写下了“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这几个字就镌刻在墓碑的正面。徐是清朝翰林出身,书法浑圆饱满,遒劲有力。

孙中山和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的两个最重要的人物。

不同的是,袁世凯结束了一个王朝,而孙中山则是开创了一个时代。袁世凯的坟墓称为“林”,而孙中山的坟墓乃为“陵”。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5月26日,遗体从北京迁往南京,安葬于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的“中山陵”。

孙中山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人们来中山陵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而在过去的教科书中,袁世凯是窃国大盗、独夫民贼,人们来袁林多抱有批判心态。

每天,中山陵游人如织,2012年10月2日,中山陵的游客达到了21.5万人,而每天来袁林的游客屈指可数。

“最高指示”保住了袁林

袁林能保存至今,与毛泽东的最高指示有关。

1952年11月1日上午,毛泽东在河南省委书记潘复生等人的陪同下来到袁林视察。

李魁彩编著的《跟毛泽东行读天下》一书中,对此有详细的描写。

参观完袁林,毛泽东讲述起袁世凯的罪恶历史:“袁世凯这个人是你们河南项城人,是个大官僚地主,他在项城就有很多土地,又在安阳搞了很多土地。他特别惯于耍两面派手法。他从天津小站练新军起家,混入维新派,骗取了光绪的信任。戊戌变法时,他当面慷慨陈词,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但背后却向荣禄告密,用出卖镇压维新派的代价,换来了直隶总督兼外务部尚书的头衔……”

毛泽东略停一会儿又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被清廷起用,他既镇压民军,又利用民军要挟清军,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又来复辟帝制。由于他倒行逆施, 洪宪皇帝才当了83天,就见上帝去了。”

毛泽东讲袁世凯时,大家都静静地听着,当听到“ 见上帝去了”,有人提出:“袁世凯恶贯满盈,他的坟茔应该平掉。”毛泽东说:“不要平嘛, 要把它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嘛。”

正是毛浙东的这句“最高指示”,使袁林得以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幸存。尽管如此,“文革”中,一些红卫兵还是冲进了袁林,他们要用炸药炸掉袁世凯的墓冢。袁世凯墓室外是用钢筋和从日本进口的水泥浇筑而成,异常坚固,红卫兵未能炸开。

2011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安阳举办了“袁世凯与辛亥革命”研讨会,国内不少研究近代史的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

大家认为,袁世凯生活的这个时代,传统的东西他要保留,西方的东西要接受,形成中西交错非常复杂的社会,这就给我们评价人物带来了一定困难,你不可能以一个标准去评价。

猜你喜欢

安阳袁世凯
安阳之旅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安阳博物馆馆藏A05192号卜骨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安阳中嘉业投资有限公司
等候袁世凯
袁世凯五姨太一语成谶
寻根探源访安阳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
袁世凯的军事顾问坂西利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