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探微

2017-07-06杨冬琴�お�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高中生物渗透

杨冬琴�お�

[摘要]近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但是高中生对社会的接触程度较低,环境保护的观念还比较淡薄。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认知生物体的自然存在状态,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由于环境改变对生物物种等带来的极大影响,唤起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科学认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环境教育;高中生物;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7007901

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资源的获取已经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人类对环境过度开发的同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造成全球环境的严重破坏,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破坏得更为严重,如果继续对现在的恶劣环境熟视无睹,人类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当前,人们已经建立起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而生物的学科与自然结合紧密,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在日常教学中体现、渗透环境教育,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找准切入点,加强情感引导

高中生物教师只要用心挖掘,就会发现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环境教育的素材,以这些素材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有效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教学中,单从字面理解,我们已经看到了它与环境教育的交叉点,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甚至光源污染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方向。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生物教师要善于找准教学切入点,加强情感教育的引导,促进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并增长一定的生物专业知识。又如,在开展水环境教育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导入一个趣味实验:甲、乙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和少量藻类(藻类可从池塘水中提取),乙试管再加入少量的尿素和洗衣粉的混合物,48h(本次实验需时较长,因此需要提前准备)后让学生对比两个试管中水质的变化,并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寻找原因。接下来,学生将会从藻类繁殖、尿素与洗衣粉的成分等角度寻找答案,最后教师再开展藻类大量繁殖、微生物分解、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等环境教育方面的教学。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经过对问题的认真思考,加强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度,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符合素质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的教学方针。

二、注重动手实践,加强教育体验

高中生物中有许多需要进行实践教学的部分,教师可通过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生物学习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从而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植被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懂得“绿色植被遭破坏,光合作用减弱,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会发生一系列恶劣的变化”“植物是自然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物种”。同时,为了强化教育体验效果,教师还应组织一定的探究实践活动,如校园绿化情况探究,让学生分小组寻找校园绿化的不合理之处,制订绿化方案并形成完善的方案向学校提出建议,由学校组织学生植树和种草,为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密切联系生活,认清环保价值

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使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实施环保行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生活现象是直接与环境保护教育相关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引导学生去深刻理解其中涉及的环境问题,而只是简单理解教材中的字面意思,那么学生将不能在生物学习和现实生活中把握住环境保护的意义,不能正确树立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生物学科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是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的。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学习时,可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消除学生对生物学科的陌生感,并有针对性地渗透环境教育,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强知识应用意识,促进学生环境保护观念的养成。

例如,在《细胞的癌变》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点讲解癌细胞的特征、癌变的原因等重点知识,还要结合生活实践,以物理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等知识进行导入,让学生了解细胞癌变的诱因和过程,然后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如此一来,学生可应用所学生物知识解释現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难题,能够更加充分地认清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总之,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与利用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将环境教育的渗透策略多元化,有效实施环境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高中生物渗透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