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喜临门

2017-07-06关毅

自然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恐龙癌症研究

关毅 (本刊特约记者)

科学时评

三喜临门

关毅 (本刊特约记者)

从天舟一号到C919大型客机,再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科技创新领域“国之重器”的涌现,提振了国人信心,举世瞩目!天舟一号让走向深空更近一步,国产大飞机让梦想翱翔于蓝天之上,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向地球深部进军……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的“朋友圈”被“大国重器”的突破刷屏了。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在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征途中,中国的创新之音将会更加激越、昂扬!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必将有更多的捷报和好消息在前方等着我们。

癌症突变或因DNA随机错误研究表明许多突变不遗传且无法避免

一个最新的数学模型显示,将近2/3的导致癌症的基因突变是由细胞复制脱氧核糖核酸(DNA)时发生的随机错误引发的,而不是遗传基因或环境因素。

这一发现是关于环境因素或内在因素对癌症的发病有多大影响的一项长期争论的最新论据。这项研究还表明,许多癌症的突变是不遗传的,同时许多突变也是不能被避免的,例如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项研究的联合作者、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Sidney Kimmel综合癌症中心遗传学家Bert Vogelstein表示,这一发现可能改变人们“同癌症作斗争的方式”。科学家在2017年3月2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Vogelstein说:“正常细胞每次分裂时,都会发生几个错误或者说突变。这些突变大多数时候不会造成伤害,因为它们发生在垃圾DNA上、与癌症无关的基因上或者不重要的区域。这是通常情况,按我们的说法这就是好运气。”他表示:“但它们偶然发生在癌症驱动基因上,这就是坏运气。”

Vogelstein等2015年1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人类组织的癌症风险差异可以用干细胞分裂时出现的错误也即所谓“坏运气”来进行解释,2/3的癌症基因突变是“坏运气”的结果,另1/3归因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如今,该校研究人员经进一步分析再次报告说,多数癌症发病确实是因为运气不好。

新研究称多数癌症发病确因“运气不好”(图片来源:《科学》)

这一结论当时曾引起极大争议。许多科学家批评说,该研究完全基于美国癌症患者,没有纳入乳腺癌与前列腺癌两种常见癌症,且严重低估癌症预防的作用,是一种“危险的误导”。

最新研究中,Vogelstein等人基于423个国际癌症数据库,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全球近70个国家人群干细胞分裂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这些国家的人口总计达48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3。

结果显示,癌症风险和干细胞分裂之间存在强相关性。这种关联具有普遍性,并非仅适用于美国。

例如:胰腺癌77%的突变可归因于DNA复制随机错误,18%为吸烟等环境因素,只有5%是遗传因素;前列腺癌、脑癌或骨癌95%的突变是由DNA复制随机错误造成;肺癌的情况则大不一样,65%的突变归因于环境因素,其中主要是吸烟,35%是DNA复制随机错误,而遗传因素没有影响。

总体而言,在Vogelstein等人研究的癌症中,66%的突变由DNA复制随机错误造成,29%可归因于生活方式或环境因素,剩下的5%源于遗传因素。

Vogelstein表示:“成百上千万人过着几近完美的生活方式,不吸烟、晒太阳前擦防晒霜、饮食健康、经常锻炼,做了我们认为可以防癌的一切事情,但他们还是患上癌症,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为这些患者带来安慰。”他说:“他们需要知道不管他们做了什么,癌症还是可能会发生。”

《科学》杂志配发的一篇评论文章说,预计有关癌症“坏运气”理论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但最新研究凸显“从数学角度认识癌症的明确需求”。还有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并不意味着否认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预防癌症的重要性。英国癌症研究会就认为,43%的癌症病例可以预防。

巴塞尔市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专门研究癌症数学模型的Robert Noble表示:“这项研究重新点燃了癌症在多大程度上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争论。”

Noble认为,总而言之,这些争论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推动该领域开发出关于癌症起因的更好的模型。“这场辩论已经进行了很久。”他说,“这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手”火箭成功发射回收美公司欢呼航天“革命”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于2017年3月30日利用翻新的“二手”火箭把一颗商业通信卫星发射上天,这是人类太空史上的第一次。火箭第一级在完成任务后,还再次成功软着陆在大西洋中的一艘船上,距火箭重复使用的最终目标再迈一大步。

当天的发射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提前20分钟开始视频直播,一切都很顺利。美国东部时间30日18时27分(北京时间31日6时27分),“猎鹰9”火箭准时在夕阳中直飞云霄,视频中可以听到从该公司加利福尼亚州总部传来的观看直播人群的欢呼声。

“今天令人难以置信,”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网络视频直播中欢呼,“轨道级火箭的第一次再度发射完美完成了任务:把火箭第二级扔掉、返回,然后在无人船上正中靶心地降落。我想这对整个太空行业都是不可思议的一天,它意味着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发射轨道级火箭最昂贵的第一级,最终它将带来航天上的巨大革命。”

此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把欧洲卫星公司的SES-10卫星送至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但特殊之处在于这枚“猎鹰9”火箭的第一级曾于2016年4月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过货物,此后降落在太平洋的一艘无人船上,是人类从海上成功回收的第一个火箭第一级。经翻新并加上第二级后,火箭第一级被运回肯尼迪航天中心再次承担轨道级发射任务。

更加引人注意的是,这个“二手”火箭第一级在发射后还要尝试回收再利用。发射约8分钟后,直播镜头对准大西洋上一艘名为“当然,我依旧爱你”的无人船,火箭第一级将在这里降落。降落的一刹那,无人船的画面中断,再切回去时,只见火箭第一级稳稳立在甲板上。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于2015年首次实现“猎鹰9”火箭第一级的陆上回收,2016年4月首次实现海上回收,此后的陆上和海上回收又多次取得成功。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竞争对手蓝色起源公司也多次成功实现发射并回收同一枚火箭。蓝色起源由美国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创建,但它的火箭都是亚轨道而非轨道级火箭,回收难度相对较低,而且迄今只有测试飞行,没有商业客户。

火箭第一级回收的目的是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传统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一旦能够回收重复使用,将有望降低发射成本。马斯克说,传统火箭与他们火箭之间的区别是,“就好像一架飞机飞过一次后就把它扔掉跟多次重复使用之间的区别”。

马斯克还宣布,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下一个目标将是火箭的快速可重复使用,目标是“在24小时内再次发射”。

过去几年里,欧洲卫星公司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重要支持者。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首次商业卫星发射活动,就是2013年为欧洲卫星公司发射通信卫星SES-8,这次发射的SES-10通信卫星将为拉丁美洲提供服务。

“多棒的任务啊,”欧洲卫星公司首席技术官马丁•哈利韦尔在发射任务圆满结束后评论道,“我们无比激动,我们打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大门。”

恐龙家族树或面临大调科学家同时提出恐龙可能起源于北半球而非南半球

2017年3月22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将恐龙分为“鸟臀目”恐龙(例如剑龙)和“蜥臀目”恐龙(包括腕龙和霸王龙)的分类方法可能不再有效。而在恐龙系谱图的其他变化中,长脖子的植食性且通常体型庞大的蜥脚类恐龙(例如腕龙)将不再与两足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例如霸王龙)像在之前的框架下那样拥有密切的关系。与此同时,科学家还提出恐龙可能起源于北半球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南半球。

考虑到恐龙的起源和分类已有了较成熟且主流的学术观点,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Thomas Holtz认为:“如果这种提法最终能够取得胜利,将是对教科书提出的挑战。”他说:“尽管这只是一项分析结果,但它是一个非常彻底的改变。”

主持该项研究的英国剑桥大学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Matthew Baron表示,新的研究评估了74个恐龙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这些恐龙跨越了整个系谱图,在超过450个解剖特征上存在类似或差异。

多年来,科学界认为恐龙在演化过程中有两大分支,即骨盆与鸟类相似的鸟臀目恐龙和骨盆与爬行动物相似的蜥臀目恐龙。前者包括禽龙等鸟脚亚目恐龙以及三角龙和剑龙等恐龙,后者包括电影中经常看到的霸王龙等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以及梁龙等巨大的蜥脚亚目恐龙。

来自剑桥大学及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对恐龙演化关系史进行了重新梳理,分析了大量早期恐龙在解剖学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提出的新假说对恐龙分类进行了调整。他们认为鸟臀目和兽脚亚目恐龙应该被归在一个新分支中,因为这两种恐龙其实有多项特征是源自同一个祖先。此外,新假说将蜥脚亚目恐龙与一种被称为艾雷拉龙的早期肉食性恐龙分在一起,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肉食性恐龙中的类似特征可能是各自独立演化出来的。

在整理资料过程中,研究人员还提出另一个观点,即恐龙的起源应该是北半球的劳亚古陆。这同样挑战了传统观点,因为至今发现的最古老恐龙化石来自南美洲,传统上认为恐龙源自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远古的各个大陆在地理上都非常靠近。

报告作者之一、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Paul Barrett说,这项研究彻底改变了恐龙的谱系,“如果最终证明我们是正确的,就能解释学术界对恐龙解剖学和演化关系认识上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同时这也凸显了多个与恐龙起源的速度和地理背景相关的疑问”。

霸王龙可能与鸟臀目的剑龙是近亲(图片来源:Dean Mouhtaropoulos)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Kevin Padian在其撰写的一篇文章中,称该研究团队的发现“是对恐龙起源及关系的一个原始而令人兴奋的重新评估”。同时他强调,由于Baron及其同事使用了被广泛接受的方法,因此这项研究成果不能被简单地视为一个不同的意见或纯粹的投机。Padian在文章中表示:“这将把人们送回起点。”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史密森学会下属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Hans-Dieter Sues认为这项研究将引发讨论。但他表示:“我反对现在就完全重组恐龙的系谱图。”Sues强调:“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还有很多我们尚未发现的化石记录。”

特朗普推翻奥巴马气候政策将不再对发电厂碳排放设限

2017年3月28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全面行政命令,旨在彻底否定其前任的气候政策。这份期待已久的文件指示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废除对发电厂碳排放的限制,而这一政策曾被设计用来帮助美国实现其针对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的承诺。

在20多名煤矿工人和一些政府官员的见证下,特朗普当天在EPA签署了这份名为“能源独立”的行政命令,声称要“终结(奥巴马政府发起的)煤炭战争”。特朗普表示:“我们将会有煤,真正洁净的煤。”

特朗普说,这是“美国能源生产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将解除对美国能源生产的限制、废除政府的干涉并取消扼杀就业的规定,从而“带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梦想,让美国再次富裕”。

这份行政命令最重要的内容是要求“暂缓、修改或废除”奥巴马政府2015年推出的《清洁电力计划》相关行动。

《清洁电力计划》是奥巴马政府气候政策的核心,要求美国发电厂到203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32%。此前,美国最高法院已于2016年2月下令暂缓执行《清洁电力计划》,因此该政策实际上从未实施。

具体来说,特朗普的新政要求EPA署长Scott Pruitt“暂停、修改或取消”控制新的和现有发电厂排放的政策,而这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清洁电力计划》自2016年2月暂停以来在美国27个州遭遇了法律上的挑战。

此外,行政命令还解除了联邦土地煤炭开采租赁的临时禁令以及石油、天然气和页岩气开采的相关限制,要求重新评估温室气体的所谓“社会成本”,并废除了奥巴马有关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等相关总统备忘录。

特朗普曾称气候变化是骗局,并在选举期间威胁要退出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但这份行政命令并未谈及《巴黎协定》。

一名白宫高级官员在背景情况介绍记者会上说,气候变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美国会不会退出《巴黎协定》仍在讨论之中。这位官员表示:“我们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这份行政命令,一些专家认为:从国际层面看,这将使美国很难达到在《巴黎协定》中承诺的减排目标;从国内层面看,其实也很难实现特朗普政府所说的促进经济增长与创造就业的目标。

除了服务模式转变,预约集中管理还实现了临床、医技、患者信息互通,检查预约中心负责检查资源统筹管理。另一方面,预约中心在统筹管理基础上,主动优化患者等候的队列管理,提升医院分时检查能力和效率。

专家认为,以煤炭产业为例,这个行业在美国呈长期衰退趋势,是因为它无法与低价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竞争,市场因素导致美国煤矿工人数量降至今天位于历史最低水平的6.6万人。

令环保人士相对欣慰的是,美国民众似乎日益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27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0%的美国民众关注气候变化,这是史上最高水平,2016年和2015年这一比例分别为47%和37%。

然而颠覆有关温室气体的现有发现则需要EPA拿出一套科学的分析,从而支持温室气体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的说法。这将违背几十年的基本气候科学理论,其自身也会引发法律挑战。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推翻奥巴马政府气候政策(图片来源:Andrew Harnik)

日本完成首例再编程干细胞异体移植术与利用患者本人iPS细胞相比费用和时间均大幅减少

不久前,一位60岁的日本男性成为全球第一个接受由他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生成的细胞的人。

该国一个研究小组为眼疾患者成功移植了由他人的iPS细胞培养而成的视网膜细胞。研究小组称,这是世界首例iPS细胞“异体移植”手术,与利用患者本人的iPS细胞相比,费用和时间都大幅减少。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宣布,他们与神户市立医疗中心中央市民医院等机构合作,3月28日将异体iPS细胞培养成的视网膜细胞移植到一名60多岁男性右眼中。患者患有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这一老年性疾病由视网膜中的黄斑区退化引起,早期症状为视力下降,晚期则表现为视野中心出现暗点、视物模糊,严重者会失明。

为了降低免疫排异反应风险,研究小组从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库中选择了与患者免疫类型相同供体的iPS细胞,培养后得到用于移植的视网膜细胞。研究小组还将密切注意患者的排异反应情况。

2014年,理化学研究所曾成功为一名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移植了由本人iPS细胞培养成的视网膜细胞,从培养到移植耗时约11个月,耗资高达1亿日元(约合610万元人民币)。然而,用异体iPS细胞进行移植将使成本和时间减少约90%,因此异体iPS细胞移植更受青睐。此次移植手术依然由与2014年相同的医院及相同的医生——Yasuo Kurimoto进行。

研究小组还计划实施5例此类手术,两三年后确认这一系列手术的最终效果。日本厚生省于2月1日批准了该项研究。

日本还有一些机构在研究临床移植异体iPS细胞治疗其他疾病。京都大学的iPS细胞研究所正在不断扩大iPS细胞库,其保存的iPS细胞5年后将可使约80%的日本人受益。

设计该iPS细胞移植手术的理化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中心眼科专家Masayo Takahashi表示,使用这些现成的细胞可以拓展整个人群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性。

库存的细胞可以立即拿来使用——相反,培养病人自己的细胞则需要等待几个月的时间,并且这样做也更便宜。

在移植手术之后进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Takahashi表示,手术进展得很顺利,但是没有监测到这些移植细胞的最终命运便不能宣告手术成功。直到所有5例手术完成,她不再打算对病人的状况进行更多的透露。Takahashi说:“我们才刚刚开始。”

iPS细胞最初是诺贝尔奖得主、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于2006年利用病毒载体将四个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的组合转入分化的体细胞中,使其重编程而得到的类似胚胎干细胞和胚胎APSC多能细胞的一种细胞类型。该技术打破了人们对干细胞能分化为体细胞这一过程不可逆的偏见,为人们获取干细胞新增了一个途径。iPS技术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回避了历来已久的伦理争议,解决了干细胞移植医学上的免疫排斥问题,使干细胞向临床应用又迈进了一大步。随着iPS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它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医学领域的优势已日趋明显。

日本称实施世界首例iPS细胞“异体移植”手术(图片来源:Thomas Deerinck, NCMIR/SPL)

迄今最大规模基因组样本分析发现突变让中国藏族人适应高原生活

生活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度绝不是一件容易事。那里的空气中含有较少的氧气,有更多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线辐射,并且一年四季的食物供应变化也很大。但这并不能阻止近500万人在中国的青藏高原上生活,这里的平均海拔高度达到了4 000 m。

如今,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分析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中国藏族人群基因组样本,进而发现了7种新的基因,它们能够帮助藏族人调整并适应高海拔地区,从而获得更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并促进身体生成维生素叶酸。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多米,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平原上的40%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平原地区高出约30%,再加上气候寒冷干燥,食物资源匮乏,因此被称为“生命禁区”。先前研究发现,EPAS1和EGLN1基因的变异会阻止藏族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升高,从而降低了高原疾病发生的风险。

为进一步探究藏族人适应高原环境的原因,中国温州医科大学的瞿佳、吕帆、金子兵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昆士兰大学的杨剑等人合作,对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人群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遗传学研究。

研究人员在比较3 000多个藏族个体和2 000多个平原汉族个体的基因组后发现,MTHFR、RAPIA、NEK7、ADH7、HLADQB1、FGF10与HCAR2这7个基因在藏族人适应高原环境方面发挥了作用。

中澳科学家揭示藏族人适应高原的基因秘密(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研究人员在2017年4月3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例如,MTHFR变异会提高藏族人体内的叶酸含量。由于高紫外线会破坏叶酸,MTHFR变异可能是藏族人适应高原地区高紫外线的结果。研究人员表示,新发现的这些基因对理解高原适应的遗传机制有重要意义。

研究还发现,藏族与彝族、纳西族及土族的遗传关系最近,而这些民族的人群大部分分布在青藏高原东侧,这进一步支持了藏族人群是从东部内陆向西迁移的假说。

此外,研究借助大规模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推测藏族与汉族祖先“迁徙分开”是在4 700多年前,这和最近的考古证据也吻合。

报告作者之一、昆士兰大学教授杨剑表示,高原适应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参与的基因应该很多。先前研究的样本量普遍较小,仅包含几十个或上百个个体,因而只能检测到一两个基因。本次研究采取了大样本的群体遗传学试验,大大提高了检测功效,但今后研究还需更大的样本量。

同样进行高海拔基因组研究的美国盐湖城犹他大学遗传学家Lynn Jorde认为这项研究的大规模尺度让人们能够相信最终的分析结果。这样一个大数据集将帮助研究人员发现更显著的变异并剔除假阳性结果。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以前的研究——包括Jorde的团队进行的几项工作——没有注意到这些基因的存在。

Jorde表示,除了遗传分析之外,研究人员还应进行更多的工作从而让他和这一领域的其他科学家相信,任何特定的基因真的是一种进化适应的产物。“我认为统计结果虽然非常重要,但迄今为止它只能够帮助我们寻找自然选择的显著特征。”Jorde说,“我们需要后续的功能研究,例如在动物模型中或至少在体外系统中,从而确定和验证这些自然选择的生物学基础。”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飞船入轨后,将按预定程序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自动交会对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3次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其间,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约2个月,天舟一号独立飞行约3个月。完成既定任务后,天舟一号将受控离轨,陨落至预定安全海域;天宫二号留轨继续开展拓展试验和应用。

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 km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

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与之前执行首飞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一运载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满足发射货运飞船要求,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与可靠性。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47次飞行。

丙型肝炎病毒(图片来源:Ramon Andrade)

世卫组织发布全球肝炎报告超3亿人携带乙肝或丙肝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4月21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新报告说,全球超3亿人携带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绝大多数人无法获得合适的检测和治疗,这一公共卫生重大挑战需要全球紧急反应。这份报告同时将全球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人数缩减了一半,然而这一数字的下降却与最近出现的治疗这种传染病的强力药物没有任何关系。

世卫组织的全球肝炎报告估计,2015年,有7 100万人携带丙型肝炎病毒,这一数字低于先前估计的1.3~1.5亿。正如这份报告所解释的那样,这一戏剧性的下降主要缘于测试着眼于对丙型肝炎病毒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的测量。以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则主要测试人们是否携带了针对该病毒的抗体,而这种方法是不准确的。

该报告估计,全球有2.57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这一数字与以前的估计非常接近。虽然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无关的,但它们都能够在人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潜伏几十年,并且最终都可能导致肝硬化或肝癌。

总体而言,这些病毒在2015年共造成134万人死亡。该报告强调,这一数字与结核病死亡人数相当且高于艾滋病死亡人数。然而,结核病和艾滋病死亡率已在下降,肝炎死亡率却在上升。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病毒性肝炎现被视为公共卫生重大挑战,需要作出紧急反应。解决肝炎问题的疫苗和药物已经存在,世卫组织会致力于确保这些工具覆盖到所有有需求的人。”

报告指出,在5种不同类型肝炎中,乙肝和丙肝是两种主要类型,96%的肝炎死亡病例都是乙肝和丙肝造成的。不过,尽管肝炎死亡人数增加,由于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上升,乙肝新发感染数呈下降趋势。在全球范围内,2015年出生的儿童中有84%接种了3针推荐剂量的乙肝疫苗。

报告称,尽管应对肝炎挑战重重,但一些国家正在为防治肝炎采取有效措施。2015年,中国在婴儿出生时及时接种首针乙肝疫苗方面实现了96%的高覆盖,达到5岁以下儿童流行率低于1%的乙肝控制目标。

世卫组织的报告称,用于检测抗体的诊断方法比测试病毒的检测方法简单得多,而后者在许多遭受肝炎重创的国家是非常稀少的。这份报告估计,只有1 400万人知道他们已被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目前的形势可能是与治疗肝炎相比,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在诊断测试方面。”主持撰写这份报告的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肝病学家Yvan Hutin说道。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免疫专家Ana Maria Henao-Restrepo表示,对于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覆盖率,“我们既感到高兴但也不满足”。她说,特别是虽然全世界84%的婴儿现在得到了推荐的3针剂量疫苗,但只有39%的婴儿能够在分娩后的24小时之内注射第一剂疫苗。

“出生后的剂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大部分母婴传播发生在出生后的几天内。”Henao-Restrepo说,“我们需要确保所有国家——而不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半——在婴儿出生时都能够提供这种救命的疫苗。”

该报告指出,由于母亲在分娩时积极复制乙型肝炎病毒,因此婴儿即使获得出生剂量也有被感染的风险。给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施用抗病毒药物能够减少婴儿感染病毒的几率。

总的来说,Hutin认为,这种干预可能意味着,“很快,儿童乙型肝炎将成为历史”。

新研究称人类提前10万年到达美洲如经证实将大幅改变已知人类迁徙历史

在很早之前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什么打碎了13万年前的乳齿象骨头?大多数考古学家会告诉你,这不可能是人类所为——至今他们并没有留下确凿的证据表明自己在1.4万年前就已在那里定居。

现在有一些专家表示,在圣迭戈附近的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发现的乳齿象骨头的断裂方式,肯定是由人类用在附近找到的石头敲打后留下的。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将把人类在美洲的存在时间提前至少10万年——当时现代人甚至还没有从非洲迁徙到欧洲或亚洲,而这将大幅改变已知的人类迁徙历史。

“这一发现是非凡的并且其潜在影响是惊人的。”俄勒冈大学研究美洲印第安人起源的考古学家Jon Erlandson说,“但我认为,仅仅是破碎的骨头和石头并不能成为一个可信的考古遗址。”他和许多其他考古学家表示,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些乳齿象的骨头是被古代人类破坏的。

这处乳齿象化石遗址最早于1992年由在加州开展例行考古工作的圣迭戈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Richard Cerutti发现,并以Cerutti的名字命名。1992年至1993年,圣迭戈自然历史博物馆另一位古生物学家Thomas Deméré率队对遗址进行了挖掘。出土的乳齿象骨骼、牙齿等化石与人类石器在一起,并显示出被石制工具破坏的痕迹。

自化石出土以来,科学家不断尝试用各种方法准确推算这些乳齿象生活的年代。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借助放射性元素衰变测年法估算,这些乳齿象生活在距今13万年的更新世时期,它们死后不久就遭到了人类石制工具的破坏。也就是说,当时的北美大陆已有古人类存在。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最新发现可能会改写北美人类迁徙历史。目前考古学家普遍认为,古人类抵达北美大陆的时间距今不足1.4万年,而最新研究可能将这个时间点提前了至少10万年。这项发现也向科学家提出了新问题:这些古人类究竟是如何来到北美大陆的?

新研究或将人类抵达北美时间提前至少10万年(图片来源:圣迭戈自然历史博物馆)

安阿伯市密歇根大学古生物学家Daniel Fisher表示:“没有人曾以任何方式在不涉及人类活动的前提下能够令人满意地解释那些特征性骨片。”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铀测年专家Alistair Pike说:“从表面上看,这些结果是你可以得到的最好结果。”

这些碎骨头还是留下了一些问题。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考古学家Don Grayson说:“有一件事可以证明,破碎的骨头和变形的岩石可能是由包括本文作者在内的人类造成的。”雷诺内华达大学考古学家Gary Haynes指出:“当重型建筑设备粉碎了埋藏的骨头时,碎骨的特征也就产生了。”

对此,Deméré表示,研究人员从1992年开始仔细挖掘了50 m2的范围,并且文章中所描述的骨头“埋藏得很深,没有设备损坏遗址的核心部位”。

在旧世界的考古遗址中缺乏有实际形状的石头工具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考古学家John Shea表示。Shea说:“这一证据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但依然不足以得出最终的结论。”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2017年5月3日在上海宣布,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的光量子计算机,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能力。

实验测试表明,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 000倍。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100倍。

潘建伟说,这台光量子计算机标志着我国在基于光子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

我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5月5日14时许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

据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透露,C919首飞预计将持续1个多小时,飞机巡航高度约为3 000 m,巡航速度约为300 km/h。首飞任务完成后,飞机还将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C919的全称是“COMAC919”,COMAC是C919的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的英文名称简写,“C”既是“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第一个字母,体现了大型客机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第一个9寓意“天长地久”,19寓意C919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190人。

C919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凝聚了国内最优秀的设计人才和工程人才。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

5月18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在试采海上平台举办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会。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姜大明表示,这次试采成功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性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经验,打破了我国在能源勘查开发领域长期跟跑的局面,取得了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完全自主创新,实现了在这一领域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据介绍,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 266 m海底以下203~277 m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经试气点火,已连续产气8天,最高产量每天3.5万m3,平均日产超1.6万m3,累计产气超12万m3,天然气产量稳定,甲烷含量最高达99.5%,实现了预定目标。

(2017年5月22日收稿)

(编辑:段艳芳)

Three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in China

GUAN Yi

10.3969/j.issn.0253-9608.2017.03.009

猜你喜欢

恐龙癌症研究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癌症“偏爱”那些人?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