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主权货币取向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背景下比特币发展展望

2017-07-05贺曲夫徐习景彭容

经济师 2017年4期
关键词:比特币

贺曲夫 徐习景 彭容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清楚地认识到,以美元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它带来的国际经济失衡是全球经济危机频频爆发的根源。国际货币体系需要改革,世界需要超主权货币,黄金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织的特别提款权是当前主要的超主权货币形式,但二者均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而比特币作为超主权货币的一种新型形式,具有去中心化、超主权等的特点,具备作为一种假定的世界货币基本特征。文章在分析其现状与利弊的基础上,展望其发展趋势,并为超主权货币取向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 超主权 世界货币 美元本位制金本位制 特别提款权 比特币

国际货币关系是当今全球经济中的一个较为关键和繁杂的问题,它突出反映了各国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关系到各国的利害和经济发展,而一直以来国际货币体系都是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中心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清楚地认识到,以美元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元霸权所带来的国际经济失衡是全球经济危机频频爆发的根源。国际货币体系所暴露的不均衡性、多元化储备体系的不稳定性、浮动汇率长期化、国际收支失衡状况、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铸币税”特权等弊端明显,特别是受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全球性量化宽松政策、全球金融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和各个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等影响,国际金融环境仍“动荡不定”,且危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完全解除。并且,国际游资基于“嗜利性”在各国之间迅速进出,异常活跃,极易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为了恢复摆脱危机,世界及各国国内经济发展,国际货币体系急需改革。

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取向及其利弊分析

(一)以现有主权(主权联盟)货币为基础重建国际货币体系

1.恢复美元本位制。牙买加体系创立后,浮动汇率制使得国际汇率变化不断加大。为稳定世界汇率,美国金德伯格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倡导恢复美元本位制,主张美元与黄金不自由兑换,让全球经济金融市场自行决定美元的国际需求量,各主权国家根据其国际收支的现实需要持有美元;为维持美元币值稳定,美国政府须在本国实行有序的货币增量的政策,同时要关注国际收支赤字问题;确保各国政府持有的美元储备的购买力等。但恢复美元本位制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美元本位制下,国际上将形成以美国与其他国之间的中心-外围体系,美国坐拥铸币特权,却无法解决的“特里芬难题”,还会因为美国经济与国际收支状况的问题而导致与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并且,美国将控制国际货币事务,再次体现美国霸权,他国都不愿接受。

2.建立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2008年以来,欧洲各国希望欧元能替代美元,取得作为世界货的铸币税特权和其他好处,呼吁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创立“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2008年11月在二十国集国金融峰会召开之际,欧盟召开了非正式会议,制定了金融改革路线图。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强监管金融评价机构,统一会计准则,缩小法律漏洞,制定银行行为准则以规避风险,确定IMF为协调国际金融风险预警和应对措施的主要多边机构。可是欧元本身巨大的下行压力,以及欧洲对金融市场危机应变能力低下,特别是其他国家基于对美元霸权的痛苦遭遇而导致基于欧元的“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绝难实现。

(二)创立一种超主权货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1.恢复金本位制。恢复金本位制要求所有国家同时加入金本位制国家联盟,一再确认或同时变更其货币对黄金的稳定关系,规定各国货币的黄金含量,以防止货币滥发,维持各国币值稳定,利用黄金不承受任何负债的优势,达到抑制通货膨胀、消除货币失衡以及当前各国巨额赤字的目的,并依照“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能规则性自动启动运行,及时纠正国际收支失衡,以利于维持全球经济均衡发展。但金本位制也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一是在各国重视国内经济均衡的现实下,片面追求国际收支调节的外部均衡难以实现。二是为降低黄金交易成本,各国自然会以核心国家的黄金汇票流动代替黄金流动,这样会导致黄金向核心国家集中,必然会侵蚀“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最终导致金本位崩溃。三是由于核心国家集中了大量黄金,可以做到为此货币含金量的稳定,但外围国家则被迫承受巨幅汇率波动,即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转嫁并由外围国家承担,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四是世界黄金的产量的增长远低于世界生产的增幅,无法满足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2.特别提款权(SDR)本位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也称作“纸黄金”,是IMF为缓解全球流动性不足,于1969年設立的可以和黄金、外汇并列使用的一种超主权储备资产。作为超主权货币的一种尝试,SDR成为国际储备资产有价值稳定、使用方便及获得的成本低等优势,但其缺陷致使它难以成为国际主要的储备资产:(1)货币篮子依然不够完善,货币种类较少。尽管人民币已经加入SDR篮子货币,但仅有五种货币对于多极化发展的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突飞猛进的现状来说仍然是不够的。(2)SDR实体与形式相分离的形式使其缺乏保持币值稳定的物质基础。SDR仅仅是一种记账单位,缺乏与这种价值形式相对应的价值实体,既不像黄金那样有相对稳定的价值,也不像美元那样以国家的实力为根基。(3)美国享有事实上的一票否决权。当前美国拥有IMF15.85%的投票权,根据相关规定,IMF重要决策需85%以上多数票通过,这就表示一项决策即使获得全部成员方赞同,只要美国反对就无法顺利通过。(4)使用范围狭窄。由于《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将SDR的使用限定在了成员国与IMF以及成员国之间的记账、清算以及贷款上,无法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直接支付使用,而私人经济活动不可以使用SDR进支付,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定价功能也有限,这就导致了SDR无法像其他储备货币那样得到推广,需求量过低。

(三)创立一种全新的超主权货币

创立一种摆脱大国操纵的超主权货币一直是世界经济学界的期望,从怀特、凯恩斯、蒙代尔等都先后提出设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上有关改革当前货币体系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超主权货币”设想的提出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主要观点包括:创立一种完全脱离各国政府控制的、且能长期维持币值稳定的世界货币,从而规避以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资产的根本矛盾。可是,当前具有“超主权”意义的几种主要货币(如黄金和IMF的SDR等)都有其各自不可调和的问题,无法满足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长期发展要求。世界需要一种新型的超主权货币,以其独特规则确定每年的发行量以及发行的总量,防止了货币的过量发行,有利于维持各国货币币值的稳定;不受任何主权国家政府控制,能够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等;在其体系下,“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能规则性自动启动并运行,有助于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及时调整,保持世界经贸均衡与协调发展。

二、比特币的出现及其特点与发展状况

一个自称中本聪的神秘人物于2008年11月1日在一个隐秘的国际密码学讨论组上贴出了一篇研究报告,阐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构想——比特币就此问世。比特币产生于互联网,是一种开源的、点对点的、分布式的匿名电子化数字货币。比特币作为一种超主权的货币形式,它的出现,为全球金融改革提供了一个思路:如果尝试以它作为一种假定的超主权的国际货币,会给世界金融带来很多影响。

(一)比特币与传统电子货币的比较

1.比特币的主要特点。相较于传统货币,比特币呈现出如下显著的特点:(1)发行去中心化。它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电子货币,没有发行方决定了它不能够控制发行的数量。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征,保障了其安全和自由。(2)发行数量固定。比特币算法规定,它每年发行量由算法确定,而总量却是固定的,即在2140年开采出2100万的总量。严格固定的总量与稳定的开采速度避免了通货膨胀的不良影响,从而规避了现有货币体系中的货币过量发行的问题。(3)交易匿名性。使用比特币进行交易的各方可随时更改收款地址,这个特性使他人没有办法借助比特币钱包地址等信息去识别交易者的真正身份,满足了使用者的隐密性的要求。(4)交易成本低。通过使用比特币还可以实现免税,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真正实现个人资产自由和匿名管理。

2.比特币与传统电子货币的主要区别。与传统电子货币相比,比特币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发行方式不同。传统电子货币的发行和使用主要局限于各特定网络公司,而比特币则没有发行主体,它产生于网络挖矿。第二,监管体系不同。我国已将传统电子货币纳入第三方监管系统,给第三方支付发放牌照,对传统电子货币交易进行征税,受央行和政府管理传统电子货币各项政策、法规限制。而比特币则由比特币网络对所有节点进行集中管理,难以追踪比特币的交易情况,更难以对其交易征税。第三,匿名程度不同。传统电子货币必须依靠所有者账号系统,由各交易方依靠注册的个人信息(账号与密码等)进行交易。比特币则借助公开密钥信息的方式而非依靠账号系统进行运行,它能够任意生成私钥不断改变收款地址,实现完全匿名交易。第四,价值不同。传统电子货币(如Q币、网络游戏币等)的价值是没有统一比价,由各网络公司自行定义,而比特币无使用上的限制,也不与任何主权货币有固定的汇率。

(二)比特币的货币属性特点与实际应用状况

1.比特币具备传统货币的五大职能。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型虚拟货币,它完全具备传统货币特别是金银类货币所拥有的五大职能:(1)价值尺度。比特币虽是虚拟化的,也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有效载体,它是根据特定算法计算得到的,期间计算机耗费了大量机械设备、电能、时间、人力等要素,依然能够较好地使用价值尺度的职能。(2)流通手段。人们可以通过销售商品和服务以获取比特币,它不仅可以购买各类虚拟或实物商品,而且具有较强的分割能力,有利于微小金额的支付。(3)贮藏手段。比特币虽然保存在网络或相关的电子设备中,但具有所有权专属的特征,只有持有者自己通过操控私钥才能进行支付,并能够依据交易市场上的兑换比率把比特币转换成现实货币,从而实现其完备的的财富兑现功能。(4)支付手段。目前接受比特币支付的实体店,支持比特币支付的各式软件全面开花,比特币日益成为全世界共同接受的新型电子支付方式。(5)世界货币。比物币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开源代码,它的存在不受任何时空的约束,总量固定,没有特定的发行机构等特点,使其具备“天然的”世界货币属性。

2.比特币实际支付应用。比特币交易是在注册比特币账户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密钥的方式进行交易。目前可用于如下交易:(1)游戏充值,如Facebook的游戏Minesweeper中使用;(2)购买商品和服务,目前,比特币能够在数十多家店铺里进行支付,并已有超过1000家店铺支持BITPAY支付系統,如德国一些城市商业街支持比特币的付款,芬兰一些公司则用比特币支付员工工资。2013年,美国留学生用比特币在北京的车库咖啡馆购买了一杯咖啡,雅安地震后壹基金接受比特币捐赠,自此,比特币开始在中国市场上流通。随着各种有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即便比特币目前受到很多国家政府打压,但它日益成为全世界共同接受的新型电子支付方式。

(三)比特币遭遇各国政府抵制及其原因分析

1.比特币遭遇各国政府抵制。比特币是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的电子货币,代表着虚拟货币的革新,体现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思潮,具备一定的革命性。但是,其去中心化、虚拟性等特点遭到了相关政府的抵制。2014年度BitFin大会上,爱尔兰央行官员盖瑞思·墨菲提出,电子货币交易的风靡,让各主权国家损失了不少税收收入。同时,电子货币,也大大减弱了银行业对于信贷价格的掌控能力。欧盟银行业的最高监督管理机构称,要求欧盟境内的相关银行远离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等到到相关监管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法律法规颁布后再恢复正常。德国央行委员会成员Carl-Ludwig Thiele表示:“由于没有任何政府担保,比特币投资者可能损失所有的钱,德国央行严正警告这些风险。”其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吉尔吉斯以及中国等多国政府先后宣布禁止使用比特币市场流通。

2.比特币遭遇各国抵制的主要原因分析。比特币遭受各国政府的抵制有其特定的原因:第一,对国家货币主权的损害。比特币是一种基于特定算法且总量一定,不受任何主权机构控制的虚拟货币,它不依赖于现金货币却可以完全替代现金进行流通,不依赖国家的信用,脱离了对央行的依赖,侵害了国家的货币发行权。第二,难以与现行主权货币和各国金融体系相兼容。虚拟货币不属于银行资金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的流通领域,能超越国家限制,从传统货币管理体系里脱离开来。第三,监管难度比较大。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它特有的货币流通体系等特征和对各类非法交易的间接性保护,让它极易成为洗钱、行贿等腐败行为的工具。第四,通缩风险大,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比特币的总量根据其特定的算法决定的,总量的相对匮乏使其容易带来通货紧缩,意味着它在未来很可能会升值,因此使其成为投机性产品。

三、比特币与超主权取向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假设

比特币作为一种超主权货币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它的去中心化的特点,克服了美元等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局限性,以比特币作为一种假设的储备资产,或许可以为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比特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优势与不足

1.比特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优势。特里芬难题的主要症结就是主要货币的主权性质,故要选择一种超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而比特币作为一种超主权货币的假定的理想形式,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比特币去中心化的发行方式和总量的相对确定,使得其具有相对稳定的币值。比特币是一项独特的资产,它不是一项负债,不受任何国家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的影响,其价值不会由于某国的通胀或通缩而波动。其次,以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可以有效避免主权货币贬值的风险。比特币储备完全属于国家主权范筹,一国所持有的比特币能够自主操控,不受任何其他主权国家的干预,即使他国发生通货膨胀,比特币不受影响,无贬值风险,无违约风险。再次,比特币获取与交易成本较低。比特币是由其玩家通过“挖矿”的方式取得的,减少了铸币成本,交易成本也较低。最后,比特币的发行的方式保证了一定的公平性。比特币的发行持有量由各国“挖矿”能力决定,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

2.比特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不足。以比特币作为未来储备货币的设想,虽然有很大优势,但其不足也不容忽视。首先,以比特币作货币储备,实际上很少会直接将它作为国际结算的手段,即使要用它来支付国际收支赤字,通常也是先将比特币作为商品,換成外汇后再支付。其次,以比特币作为储备货币,不仅不能收获利息却反要支付保管费用。再次,比特币虽然是非常有效的保值方式,但以它作为储备资产也要承担一定风险。当前,比特币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不稳定性也较为突出,且投机活跃,价格波动较大。最后,比特币通货紧缩的特征,可能会导致未来比特币供应的不足,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比特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优势

1.具有超主权性。比特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超主权货币,它不受任何发行机构或管制单位的控制,它的发行也没有任何主权国家保证,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货币体系。这自然就避免了以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资产时所遇到的“特里芬困境”。比特币能否成为未来的世界货币尚另当别论,但未来的世界货币一定是超主权国家的,又为各主权国家所认同的超级货币。

2.保持汇率稳定。比特币算法规定了其发行总量,使其无法随意增发。各国发行的纸币与比特币存储量挂钩且国际结算既可用各国货币也可用比特币,比特币就自然限制了各国的货币发行量,使得各国货币统一了内外价值,从而相对稳定了国际汇率和有效防止国内的通胀。但是比特币的天然通缩性也不能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因为全球各国经济的进步需要国际基础货币相应地增加。未来理想的世界货币一定是可稳定汇率和可防通胀、通缩的统一体,不然就难以担起未来世界货币的重担。

3.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由于同属于超主权货币,比特币本位制与金本位制相似,对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比特币本位制下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将是,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就意味着本国比特币的净输出,由于比特币外流,国内保有量下降,货币供给就会减少,从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水平下跌后,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会下降,于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国际收支状况相应改善,形成盈余,此时比特币输入该国,储备资产相应增多,进而增加了货币供给量。

4.协调各国经济政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为了缓解其国内矛盾,颁布了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而美元作为主要的世界货币,它的大量发行会把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传导到与其有经贸关系的国家中。以美元这一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不仅会导致美国的相关经济政策效率下降,还会把基于美国国内情况作出的政策安排传输给其他各国。但以比特币作储备货币,各国会将对外均衡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而把对内均衡摆在次要地位,满足对外均衡的需要,协调其货币制度,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能。

5.完备的价值尺度。比特币的出现,为解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不完备的价值尺度问题提供了如下的改革思路:将各产品价格与比特币挂钩,用比特币来标示商品价格。设计一种规则让各主权货币也与比特币挂钩,与各主权货币之间的比价固定。因此,国际上全部商品价格都一样且固定不变,不因为国别不同而有所改变。并且,一国货币内外价格相同,可有效解决当前货币体系下商品价格不一致所引起的矛盾。

6.有利于长期国际合作。比特币基础投放量固定不变等特征为有效控制全球性通胀,稳定各国物价水平提供了可能。同时,减轻了汇率波动的风险,促进了各国的长期投资和经济合作,有效降低了各项经济活动的风险与成本。促进各国经贸联系,保持外汇市场稳定,保障国际金融市场的安全,为国际经济进步创建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比特币的阻力分析

1.发达国家的改革阻力。美国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最大的得利者。美国利用美元霸权,在危机后不顾他国的利益,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国内经济,将通货膨胀的压力转向他国。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涉及到了美国的核心利益,关系到美国的霸权地位和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影响力,美国不可能愿意放弃美元的霸权地位。

2.比特币的安全性问题。(1)技术上的安全性问题。比特币用户之间流通的数据量规模庞大,会减缓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危及自身的发展。(2)黑客攻击。网络上比特币交易场所容易受到黑客攻击,造成巨大损失。(3)网络故障。由于网络故障已多次对比特币的交易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大批用户恐慌。(4)存储方式的安全性问题。存储在电脑里的比特币会因为电脑故障而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损失。

3.比特币尴尬的法律地位。作为一种虚拟商品,比特币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受到法律保护;但是以比特币作为“货币”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大多数政府仍把它当作是一个潜在洗钱工具。德国是首个认可比特币法律和税收地位的国家。日本则称要加强比特币的监督和管理,并想要把比特币交易归入黄金类商品交易,可能征税,要求银行及证券公司不得将比特币列入主要营业范围。中国则在2013年明确指出比特币只是电子产品,不与传统货币拥有同等法律地位,不能作为一种支付手段。

4.比特币的信用问题。比特币作为一种电子货币,既没有国家信用支持,也没有抵押物做支撑,其信用或许会由于某些原因而下降的可能。并且,比特币发行也存在被更完备的算法所替代的可能,如果人们对比特币的算法产生怀疑,那么依赖比特币所创建的一切或许都将崩溃。

5.网络货币的泛滥。虽然比特币本身的总量受限,但是最近几年类似于比特币的虚拟货币纷纷出现,按照比特币的原理產生了Litecoin、PPCoin、Namecoin等。并且,因为比特币自身并没有权威的发行机构或国家主权来保证它的独特地位,它只能和各类模仿者展开公平竞争,从而导致虚拟货币的泛滥,制约比特币自身的发展。

四、比特币在超主权取向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前景展望

(一)掀起一个漩涡的网络货币浪花

受比特币系统的启示,类似于比特币的网络虚拟货币百花齐放,相继产生了Litecoin、DevCoin、Namecoin等多种新型虚拟货币。它们在技术上具有比特币相同的实现原理,但是能提供比比特币更快的交易确认投放量更多,挖掘更容易等优点。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虚拟货币将展开竞争,这些虚拟货币或许能够克服现行比特币系统的缺陷而成为比特币的替代品,创造出一种类似于比特币但是优于比特币的虚拟货币,为电子货币成为世界货币提供可能,却也可能会引发电子货币泛滥发行。

(二)可望激起并催生一种超主权货币的诞生

长期以来,国际经济学界都希望能创建一种独立于任何一国政府控制的超主权货币。从怀特、凯恩斯到蒙代尔等都提出了关于超主权货币的设想。未来的世界货币一定具有去中心化、超主权国家、虚拟、自由兑换等特点,且能为各主权国家所认同。IMF也创立了SDR作为超主权货币的尝试性载体,但无法堪当大任。比特币的出现,为构建未来世界货币搭起了一座桥梁,为超主权货币的创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我们不能断定比特币一定能成为未来的世界货币,但它是未来世界货币的一种假定的理想形式,势必催生超主权货币诞生。

(三)自身发展成为普遍接受的超主权世界货币

当前比特币作为超主权货币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地发展完善,才能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首先,得到主权国家的信誉担保,确立对货币价值的信任,普遍流通,建立一个各国都认同的统一的监管中心,统一管理比特币的发行流通体系。其次,得到各主权国家的立法支持,具备完善的发行、流通和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比特币交易中实行实名化,加强监管,杜绝利用比特币洗钱等金融犯罪行为。再次,通过对比特币的算法的进一步完善,使它的发行量能够适应世界经济长期发展需要。最后,建立和完善比特币系统的基本设施建设,如创建比特币银行、比特币ATM机、比特币扫二维码支会等平台为比特币支付提供便捷;建立比特币等电子货币监督管理体系,建立比特币持有人兑现保护机制等。

猜你喜欢

比特币
国际比较视角下比特币价值体现研究——基于互联网经济学理论
比特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