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廓线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017-07-05朱鹤

艺术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虚实轮廓线剪影

朱鹤

摘 要:轮廓线,能表达的不仅仅是“对象的剪影”这个单纯的层面。它的虚实、软硬同样可以像色彩、明暗等因素一样表现空间感。在绘画中,它时而以清晰独立的个体出现在画面中,时而贯穿于对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色彩里,它是人们对所察觉到的对象最直接的造型手段,也是造型的最初手段,它构成了油画作品的骨架。

关键词:轮廓线 虚实 明暗 结构 剪影

一、 创作中发现的问题——轮廓线

在绘画中许多画者往往把精力过多的集中于体积感的塑造、色彩是否漂亮、光影的表现力是否够强、观念等问题上,虽然有的画者将轮廓线作为一种所谓的装饰表现手段,然而实际上并没有注意到这条细细的不起眼的轮廓线所能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也没有认识到“边缘线是由形体的内部结构决定的”这个问题。轮廓线,能表达的不仅仅是“对象的剪影”这个单纯的层面。它的虚实、软硬同样可以像色彩、明暗等因素一样表现空间感。我们也可以将轮廓线视为一个狭窄的“面”,它可以更加丰富对象的体感,更加形象的表现对象内部结构的穿插。这些都是轮廓线非常重要的一些作用,正因一些画者没有意识到它的这些作用,或疏于对轮廓线的描绘,才造成了画面内容如同剪纸般孤立,与周围环境失去联系,画面形象呆板没有生气,没有空间感,画面缺乏内涵等诸多问题。因此,对轮廓线的描绘和表达在绘画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要想更好地解决轮廓线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轮廓线的概念,搞清楚轮廓线到底是什么。在绘画中,轮廓线也可称作“边缘线”、“外部线条”,即所描绘对象的外轮廓,是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之间、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分界线,也可以称作是对象的“外形”。它是构成任何一个形状的边界或外形线。在绘画中,它时而以清晰独立的个体出现在画面中,时而贯穿于对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色彩里,它是人们对所察觉到的对象最直接的造型手段,也是造型的最初手段,它构成了油画作品的骨架。 在我学习绘画的初级阶段,许多绘画习作都显得稚拙,画面形象松散,这正是因为一直没有注意到轮廓线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 轮廓线的存在形式和种类

总的来说,轮廓线可以分为清晰可见、直接可视的具象形式和时隐时现、模糊虚化融于周围环境的隐匿形式。下面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分析。

1.整体清晰型

轮廓线为整体清晰型的例子举不胜举。从15世纪的波提切利和丢勒,到19世纪的安格尔,他们的作品都可以说是整体清晰型的典范。在此具体以波提切利的代表作《春》为例,此作品为木板上坦培拉作品,画面的中间是一位维纳斯脖子和身体都显得修长,面部没有更多的欢乐情绪。反而左边的美慧三女神刻画得栩栩如生,她们在森林旁,沐浴着阳光相互牵着手舞蹈着。右边的女神象征美丽,中间的女神象征贞洁,左边的象征着欢乐。她们将给人间带来春天,生命和欢乐。在画面的右侧,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她们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幅作品使用中世纪装饰风格的手法来表现这三位女神,注重用线条来塑造型体,强调优雅的节奏和艳丽的色彩。波提切利运用清晰而流畅的线条来展现女神的形体美,所有的线条都一丝不苟,非常富有质感和节奏感,如同线描一样,每个对象的轮廓都清晰可见,这种“线”的轮廓充满了整個画面,使画面看起来更有装饰感,平面感以及神秘的形式感。这种轮廓线的表现形式即具象形式。

2.整体模糊型

整体模糊的轮廓线在印象派、新印象派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印象派”一次源于莫奈的《日出·印象》一作。这幅作品所描绘的是晨雾中的港湾的景象,整幅作品重在光色和氛围感,笔触凌乱而自由,丰富而大胆,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这幅作品在当时的艺术环境中可谓独树一帜,引起了轩然大波,更遭到了当时批评家们的嘲讽,带有贬义地称其为“印象主义者”。后来这个名称一直延续了下去,正如以前的“巴洛克”、“洛可可”等名称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贬义。在印象主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随着科学的进步,光学的发展,后印象主义兴起。后印象主义主张使用传统的古典构图和大画幅,在室内完全依照光色色谱作画,采用色点并置的笔触,使颜色在人的视网膜上自行调和,与其说是作画,倒更像是科学实验,这一派也被称为“点彩派”。点彩派的代表是修拉。修拉的代表作《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描写的是巴黎附近奥尼埃的大碗岛上一个万里无云的下午,游客们在阳光下在河边的林间休息、散步,有的人斜卧在草地上,有的人在河边钓鱼。阳光穿过树梢,照在草地上,各种颜色的衣服、阳伞和草地都显示出一种偏绿的嫩黄色。色点彼此交集并置,连轮廓本身也都被圆形的色彩小点弄得模糊不清了,似乎所有事物都是模模糊糊影影绰绰的。在近处观赏这幅作品,密密麻麻的色点会充满观者的眼睛,画面中没有一条清晰的轮廓线,完全是依靠色点遍及的区域来区分每个对象。这幅作品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仿佛一切景物都置身于一个虚幻而理想的世界中,这幅作品堪称是轮廓线整体模糊型的典范,也是隐匿形式的代表。

3.部分清晰部分模糊型

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是伦勃朗,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一种非常深暗的棕色为背景,这种背景可以与画面中主体的亮色块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画面更有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同时也使画面更形象生动。在伦勃朗的作品中,非常注重对光线的表现。他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和画面构图分割的需要,在不违背光线的自然规律的情况下,灵活巧妙的运用光线,并且通过光线极大的加强了画面的戏剧化效果。比如他的作品《夜巡》和《自画像》,都充分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在画面中,伦勃朗会根据构图和情节的需要,在轮廓在线通过模糊的手法把对象虚化,将一些次要的对象浑然天成地藏在背景中,充满空间感和神秘感。相反,对于主要的对象,轮廓线要描绘得更清晰具体,尤其是在主要对象的亮部,在深色的背景反衬下,作为主体的对象显得更突出。这种清晰也并不是绝对化的清晰,它是相对于隐匿在背景中的次要对象而言的。这种清晰的轮廓也在根据对象的具体结构和空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因此可以看出伦勃朗对对象的安排和形体的处理也是相当主观的。伦勃朗的这种表现手法给我们总结出了许多在空间和主次处理上的经验,将亮部和近的、主要的、“硬的地方”处理的清晰果断,暗部和远的、次要的、“软的地方”处理的模糊虚化,巧妙地控制对象之间的虚实主次,使画面更富有空间感、层次感。这种类型的轮廓线既有具象的因素,同时又结合了隐匿的手法,有着它独特的视觉魅力。

三、 轮廓线与画面中各因素的关系及其作用

1.轮廓线与造型

当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时候,就有了最初的造型意识。起初造型仅仅是为了记录发生过的事情,正如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岩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渐渐有了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造型艺术便得以发展,随之便出现了最初的陶器、石刻、壁画等等艺术品,这些人类最初的艺术品大都只是用最直白、最简练而又形象的手法表现对象的外部轮廓线条。所以,不论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绘画步骤的角度讲,轮廓线都是造型的最初手段。由于外轮廓是概括的、完整的,而且是舍弃一切繁琐的细节的,所以外轮廓可以直接反映对象的基本特征和本质。正如达芬奇所说:“任何物体的轮廓线都必须加以非常细心的考虑,观察它们如何曲折如蛇,观察这些曲线,看它们究竟是弯成圆弧还是折成尖角。”由此可见,轮廓线的形态足以影响画面形象给人的感受。因此,不同形态的轮廓线也会铸就不同的画面风格。比如安格尔在其作品《泉》中对女人体轮廓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干练”、“典雅”的感受,而马蒂斯在《舞蹈》中对人体轮廓的描绘则给人一种“动感”、“截然”、“狂躁”的感觉。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表达意图和对对象的感受,来选择不同形态的轮廓线进行表达,它是构成油画作品的最初雏形。在我的创作过程中,就是首先使用线描的方式进行造型的,即用线条找到所有物体的轮廓线,交代清楚每个物体的位置、大小、前后空间、结构关系,之后才进行进一步的塑造。这种方式借鉴于安格尔的表现方法,使画面看起来整洁,干净,有秩序。在绘画的后期,再对不同位置物体的轮廓线进行有区别的处理,比如对空间上靠后的物体的轮廓线进行虚化,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轮廓线和物体与背景之间的轮廓线柔和化,使它们形成关联,使物体真正“放在”这个空间里。总的来说,轮廓线在绘画的初期阶段起到了造型的作用,而在绘画的后期,则对物体质感、题干和空间感的表现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轮廓线与构图

我们可以把构图简单的理解为,在一组画面中,我们把不同的绘画构成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它能够表达画者的主观情感或创作意图,还要使画面富有趣味性和节奏感。但是如何才能使画面具有活力和动感?这就关系到画面中主体物的轮廓线的强度和指向性了。在画面中,有着种种的描绘对象,它们之间有主有次,虽然未必全部都用清晰的轮廓线来表达构图的动势,但是画面中主要对象的轮廓线条应该是最能表达画面动势的主要线条,正是因为这些画面中的主要线条,整个画面才能有方向性和指向性,才能更富有运动感。当然,如果所有的线条动势都朝着同一方向,也能使画面失去冲突和对立,变的缺乏生气。因此,画面中的轮廓线要有主次秩序,主要的轮廓线来决定画面整体的运动感,而次要的轮廓线要与主要的形成对立和对比,使其二者构成一组矛盾,它们的强弱不可过于均衡,次要的也不可喧宾夺主,否则都会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轮廓线还可以区分画面中的各个色块和色域,正如米纳尔所说:“轮廓线使物体各就其位。”还如马奈的《吹短笛的少年》,画面中少年的外轮廓将画面分为了“图”与“底”两个层次,“图”指的是吹短笛的少年,而“底”则是指浅灰色的背景,少年的外輪廓界定了主人公与背景的色域,还决定了对象与背景的正负形关系。由此可看出轮廓线在构图中不仅起着对象和色域之间的界定作用,还起着画面分割的作用,使画面更有表现力。

3.轮廓线与光影

西方油画与中国画不同,这种西方艺术更注重于结构的准确和造型的真实,而光线更有助于增强这种西方艺术的表现力,如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所说:“绘画是一种光学。”也可以说西方艺术离不开光。在色彩上,光线可以向人眼传达颜色,只有光才能让艺术家们用色彩来表现冷暖。没有光线人眼是无法察觉到色彩的。在素描上,光线有助于对象结构和空间感的表达,在绘画中还有助于表现出明暗、虚实的画面效果。但是,光线影响着的并不仅仅是“冷暖”、“明暗”、“虚实”、“空间”等画面因素,它还对作为画面之骨架的轮廓线的虚实变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在散光或平光的条件下,对象的明暗交界线、暗部和投影三者融为一体,它们集中于对象最边缘的转折处,十分细微狭长,成一条线状,甚至达到不易被人察觉的程度,而所有的细节都集中于亮部,这就意味着对于轮廓线的处理不能像其他的光线条件一样虚实变化过大,而是要整体清晰可见,画者要用最大精力集中于轮廓线的处理上,以求其质感和量感的表现,这种光线下的轮廓线是内容最多的,也是最难以表现的,常用这种光线的典型代表就是现代绘画大师弗洛伊德,他用看似粗犷的笔触描绘了无数平光下的人体,他的笔触看似充满野性,但在轮廓线的处理上却十分微妙,富有质感。而在侧光和逆光的条件下,对象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十分清楚,整体的亮、灰、暗层次清晰,这种条件下最易于表达对象的体感、厚重感和空间感。伦勃朗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伦勃朗的作品中,在靠近光源的受光面的轮廓线十分清晰果断,而位置较远的背光面的轮廓线则用模糊柔软的笔法来表现,几乎快融入到深色的背景当中去了。这两种光线下的轮廓线虚实变化较大,它们不断虚实变换着的轮廓线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厚重感,还有助于画面空间感的表现,而光线也使油画作品对情感的表达更为深刻。总之,光线与轮廓线这两者在创作中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四、轮廓线的几种常见表现形式

1.利用色块相互叠压

一幅绘画作品是由千变万化的色彩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大大小小各不相同色块构成的。然而每个色块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对比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色彩关系,比如冷暖上的微差,明度上的对比,色相上的差异等等。在处理轮廓线的时候,就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色彩关系来进行。根据画面的需要,和对象的内部结构,我们既可以在一块颜色旁边并置它的邻近色,通过微弱的色差来形成强度较弱的轮廓线;也可以用几种不论是从色相、冷暖、明度上都反差强烈的色彩相互叠压,从而形成强度较强的轮廓线。在笔法上,强度较弱的轮廓线可以使用“扫连”的方式达到一种边缘模糊的效果,而在强度较强的地方,则可以果断的并置色彩。这种通过微妙的色彩关系形成的轮廓线在画面中显得十分自然,和谐,浑然天成。在创作中,近处的物体与背景之间就可以采用这种处理手法,使空间位置上处于前面的物体更好的凸现出来。

2.用笔触直接勾勒

这种形式的轮廓线更强调“线性”的因素。从古至今,这种形式的轮廓线也时常出现在大师们的画面上。如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波提切利的《春》、丢勒的《自画像》,到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的《大宫女》,再到后印象主义巨匠梵·高的《加歇医生的肖像》,又到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的《罗马尼亚人的上衣》等等,都大量的运用了这种“线性”的轮廓线。这种表现方式与中国线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更易于表达物体之间的叠压与穿插关系,使对象封闭于“形”内,更具“整体感”。在创作中,这种“线性”的手法可以使物体与背景分离出来,同时更好地表现出它的质感。此类轮廓线还助于画面形式感的表现,让画面更具气韵和趣味性。

五、小结

在文化艺术迅猛发展的今日,绘画的风格和手段更是百花齐放,层出不穷,对轮廓线处理的方式也是日渐丰富,各有千秋。不同的轮廓线体现艺术家们不同的审美情趣,也造就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但不论何种形态的轮廓线都是服务于画面整体效果的,切不能孤立对待,否则就会丧失了它存在于画面之中的意义。

经过对创作中轮廓线问题的研究,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默默无闻的轮廓线在绘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先驱者为我们总结出了经验,这条细小的轮廓线虽然处在人们视野的边缘,以至于时常不被人注意,但它里面却隐藏着巨大的奥秘。这条沉默的轮廓线可以像光影、结构、色彩、形体等其他画面构成因素一样,对画面的空间感、形式感以及作品的风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条看似简单的轮廓线,却可以有着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和方法,虽然它们的表现方式各有不同,但是正因如此才得以让艺术充满个性,充满自由,这样才能让艺术品更准确地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所以,也可以说轮廓就像绘画的骨架,它是画面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在日后的创作或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起这条轮廓线来,让它更全面地发挥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彦霞.关于油画中轮廓线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

[2]廉一明.论形象边缘处理对油画风格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陈杰.论油画中轮廓线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2(7).

[4]王莉娜.体验边缘线[J].新西部(理论版),2010(12).

[5]乔大林.立体空间的线——西方传统绘画中轮廓线的造型特征[J].甘肃高师学报,2007(3).

[6]韩植墨.伊维尔油画技法[J].山西大学学报,1992(2).

[7]常銳伦.绘画构图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8]张敢.外国美术史简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陈怀恩.图像学[M].河北美书出版社,2011.

[10]曹力.线构成[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虚实轮廓线剪影
工作剪影
基于HTML5的凸轮廓线图解法App教学软件研究
颁奖典礼剪影
浅论文人画的虚实
论彩铅素描与古典油画直接画法的共性
以传奇京剧《化人游》为例谈戏曲虚实论及审美规律
剪影
多轮廓线的三维形体重构技术研究与实现*
基于鼻子下轮廓线的鼻尖定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