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刑法谦抑性与执法精准度

2017-07-05文丨李晓亮

遵义 2017年2期
关键词:不容圆通条文

文丨李晓亮

刑法谦抑性与执法精准度

文丨李晓亮

有些事儿,理解个大概齐,好像“差不多”就行。所以,胡适之的传世名篇《差不多先生传》,才风行多年。文中主人公和鲁迅笔下的阿Q齐名。近百年来,这讽刺小品中“哼哈二将”,某种意义上,几乎成为国民性代名词。

凡事差不多就行,在上文中被讽刺为与世无争,心性平和的“圆通大师”。其实,社会生活方面,具体个人吃穿用度,吃包子和吃馒头,穿衬衫和穿短袖,有时的确区别不大。但,公共生活方面,却不容有误差,因事关国计民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而司法作为守护社会公义最后一道防线,立法执法,更不容有任何差池闪失。比如,最近这两例所裹挟的巨大舆情诉求,就是对“差不多”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激烈抗争。

“农民无证收粮获罪”,“老太街头摆射击摊获刑”,这俩“罪名”虽和民意朴素理解的“违法”乃至“犯罪”有着不小的违和感,最初处罚却无基本的圆润柔和的通融处理——刑罚罚单反而化身为“反正差不多”大大咧咧的“圆通大师”。

虽在舆情倒逼下,两案都有些许转机,最高法指令再审内蒙古收粮案,天津摆摊老太也不服判决要上诉。但,这其间的法理和司法实践问题,却不容不辨。开罚单的,觉得死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枪支管理法》等条文,确实执法有据。但为何民意如此反弹,当思量其间的撕裂与脱节。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也不能完全消弭执法自由裁量空间。但是立法上,刑罚必须与社会危害性相适应,以前显得过时的条款如若不能与时俱进修订执行,诸如“无证收粮”的“非法经营罪”等就会沦为打击面过宽误伤几率大的“口袋罪”。而射击气球的玩具枪“1.8焦耳/平方厘米”的标准是否合理,一直争议不断。

如果不能统一法律适用的标准,以及修订各领域明显不适时宜的行政或司法条文,仍是各自为政,甚至连争议多年的焦点都不予理会,那么类似离谱案件就难以绝迹。今天可以改判或上诉,但要治本还是需要在立法上统一标准,执法上更加精准,体现刑法的谦抑性。不让专业判罚与大众共识出现致命的割裂甚至对立,这是司法实践必须着力的重点。

猜你喜欢

不容圆通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五)
“疫”不容辞勇担当 履职尽责克时艰
圆通赏樱好时节
“她力量”不容小觑
写作议论文,思维贵圆通
不容商量的爱
个人卫生不容小觑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一则考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