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妮·莫里森历史三部曲中的空间叙事类型

2017-07-04李玺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空间叙事时空意象

长沙学院

摘要:本文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从空间叙事类型的角度分析托妮·莫里森历史三部曲中的叙事艺术,作者在作品中运用了支离破碎的时空概念、重复的意象、多角度叙述等叙事手法深化主题。

关键词:历史三部曲;空间叙事;时空;意象;多角度叙述

文学文本的空间问题一直为文学创作者所重视,空间形式就是与造型艺术里所出现的发展相对应的文学补充物,二者都试图克服包含在其结构中的时间因素。20世纪的作家钟爱于切断同时发生的不同行动和情节,中止叙述的时间流动,从而达到“并置”。在叙事学研究中,不少批评家都对空间问题有过专门的论述,如西莫·查特曼的《故事与话语》、米克·巴尔的《叙事学》、加布里尔·佐伦的《走向叙事空间理论》、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和鲁思·罗侬的《小说中的空间》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叙事空间理论。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今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也是继赛珍珠(Pearl Buck Suck)之后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性。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宠儿》、《爵士乐》和《天堂》自出版以来,一直因其特殊的故事内容、独特的写作技巧及其在莫里森个人创作生涯和在整个美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备受国内外文学评论界的关注。国外专家学者对莫里森及其作品更多的是从心理分析、黑人民族意识等角度进行研究。近年来,国内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多趋向于从文化研究入手,而脱离了语言文学的本质,缺乏从文学作品的载体——语言本身为切入点的研究。受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莫里森在作品中运用了支离破碎的时空概念、重复的意象、多角度叙述等叙事手法揭示黑人民族文化精神,莫里森将这种叙事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和印证了西方有关时空问题的叙事理论在文学文本创作中的运用。

一、《宠儿》中破碎的情节---零乱的篇章结构

在叙事学中,事件、情节、故事这三个通常混用的术语在文学评论中应当加以严格区分:事件是自然状态的变化,尚未被叙述,因此缺乏因果联系。情节虽然来自事件,但事件本身的可叙述性非常不同,只有情节才赋予叙述文本中的事件必要的因果关系。而故事则是具有明确起承转合要求的“结构化的”、从而也是“伦理化的”叙述。(赵毅衡,97)20世纪70年代,莫里森在参编《黑人之书》时 ,接触到了一则不平常的事件,而这则弑婴的事件经过莫里森的加工,通过破碎的情节展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作品的情節就旨在打破文化对立、性别对立和社会制度与人性的对立,建立多元文化共存的天堂。在小说《宠儿》中,莫里森运用零乱的篇章结构来勾勒出破碎的情节,看似零乱,实则隐含着多种元素的共存。

《宠儿》的故事骇人听闻,因此莫里森没有采用传统的叙述手法。《宠儿》最先讲述的是赛丝在124 号的生活。然后有关过去与现实的叙述交织穿插,有关过去事件的讲述更是时断时续,莫里森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讲事件的结果,引导读者走进对往事的回忆中,带领读者回到曾经被压制忘却的过去。核心事件经过一系列的铺垫后才慢慢浮出水面。这种过去与现在并置、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手法巧拓展了叙述范围,便于深化作品的主题小说回观了主人公塞斯的人生回忆,莫里森在小说中采取了明显的时空交错的非线性叙述手法,使篇章结构在布局上错落零乱,宠儿的故事并非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而展开情节, 而是以片断的方式跳跃穿插在塞斯的经历中,使得整个情节出现断裂性。 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运用flashback 来表现任务的内心活动、精神状态和情感的起伏,这些零乱的片断和不完整的叙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以重构故事的情节。

二、《爵士乐》中跌宕的回音---多元叙述视角

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爵士乐》以“哈莱姆文艺复兴”为创作背景,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926年的纽约哈莱姆黑人聚居区。《爵士乐》的叙事结构显得支离破碎,小说共有十个部分构成,但每个部分没有独立的章节标题,小说没有一个贯穿始末的线索,让读者感觉小说结构较为零乱。然而,小说中的某些情节片断重复出现,又从不同的叙述视角以不同的声音传出,好似跌宕的回音。小说的叙述通过即兴演奏、变奏和独奏等爵士乐的演奏方式来展开,莫里森笔下的叙述者时而以第一人称出现,时而以第三人称出现,反复跌宕的回音贯穿于整部小说。叙事学家热奈特将叙述聚焦分为三类: 零聚焦(zero-focalization) 或无聚焦(non-focalization)、内聚焦(internal focalization) 和外聚焦(external focalization),其中内聚焦又可以进一步细化成三种类型: 固定型内聚焦fixed focalization)、转换型内聚焦(variable focalization) 和多重型内聚焦(multiple focalization) (Genette,1980)。其中,“多重型内聚焦”是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时间进行多次叙述,不同的聚焦者聚焦于同一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重复叙述,以强调并凸显某一事件。

在《爵士乐》中,莫里森在叙述同一事件时,就采用了“多重型内聚焦”,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神秘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和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交替出现。《爵士乐》的第六章中叙述了格雷偶遇一个疯女人的事件,莫里森对该事件进行的重复而又变换的叙述。在第一次叙述时,作者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描述了格雷发现疯女人的过程以及格雷的内心活动。“他四处张望,在他左边的树丛里看见一个莓子一样黑的女人……现在,他觉得抱着一个水淋淋的黑女人去见这个黑鬼的主意很有趣,甚至很好笑……”(P152)在安顿好这个疯女人后,作者突然话锋一转,用了一句“我喜欢把他想成那样”,接着对格雷如何把疯女人带到亨利住处的过程进行在第二次叙述。并开始对格雷的行为进行批判,“他在撒谎,这个伪君子。他满可以打开他那胖胖大大的行李箱,从两条手工刺绣的床单中拿出一条,哪怕是用他的更衣袍给那姑娘盖上。他还嫩着呢。”(P162)

莫里森通过这种不断变化的视角,成功地吸引着读者来思考小说的情节线索,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评价。

三、《天堂》中时空的穿梭--- 重复的意象

《天堂》发表于1997年,是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一部小说,这部长篇小说将她的文学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作品从黑人的视角审视了南方历史,“鲁比镇”、“女修道院”和“大炉灶”这几处反复出现的意象编织出了鲁比人两百年的历史。在小说叙事中,空间意象对文本意义的建构起到了重大作用,余新明在其博士论文中曾指出,小说里的人文空间不仅为小说里故事的发生发展和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舞台,它更是建构小说叙事的重要力量。(余新明,2008:50)

出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摩根兄弟建立鲁比镇的初衷是为了建立一个天堂式的家园,他们用因种族歧视而死去的妹妹鲁比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家园,表达了对种族歧视的不满和反抗。然而,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愿像老一辈一样生活在封闭隔绝的鲁比镇,两代人眼中对“天堂”的定义产生了差别,年轻人对变革的追求与老一辈坚守传统的意愿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与以男人为中心的不和谐的鲁比镇相反的场景是17公里以外的修道院中女人們建立的和谐天堂,她们在康瑟蕾塔的带领下,解除了精神的禁锢,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小说的九个章节分别以酒为女性的名字命名, 一、八、九章描述了鲁比镇男子袭击修道院的情节,二、七章描写了修道院里女人们的故事,三、四、五、六章描述了鲁比镇上的生活,鲁比镇和修道院这两重地域空间反复穿插出现于作品中,相互交织,互为嵌套,这种嵌入式的叙事使多人物、多事件同时展现在时间轴上,构成了一幅完整的黑人生活时空并置的图景。

四、结语

莫里森在历史三部曲中构建的时空场景将一副巨大的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黑人所经历的过去、现在和他们所向往的未来交织在一起,不断地折磨着他们的内心,也使整个黑人民族愈发坚韧,愈发团结;她对时空域进行的巧妙处理,用支离破碎、看似毫不相干的时间片段重构了同一个空间内所发生的骇人听闻的事件,使三部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文本空间则体现了作者对文本的驾驭能力,语言的选择、场景的切换、视角的转换,无不体现了这位文学大家的语言驾驭和文本操控能力。

参考文献:

[1]Genette,Gérard. Narrative Discourse[M]. Trans. Jane E. Lewi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

[2]Zoran, Gabriel. Towards a Theory of Space in Narrative. Poetics Today. Vol.5: 2.1984.

[3]程锡麟.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空间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28-32.

[4]程锡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7(11):25-35.

[5]胡妮.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空间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0.

[6]黄晖.论《宠儿》的后现代叙事艺术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2009(06):113-118.

[7]龙迪勇.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J]. 思想战线,2005(06):102-109.

[8]马风华,毛卫强.《爵士乐》中的内聚焦、不可靠叙述与历史书写[J].外国语文,2014(05):35-38.

[9]托妮·莫里森,潘岳,雷格 译.宠儿[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10]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余新明.《呐喊》《彷徨》的空间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12]约瑟夫·弗兰克. 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 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3]章汝雯.托尼·莫里森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4]赵莉华.空间政治:托尼·莫里森小说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1.

[15]赵毅衡.情节与反情节叙述与未叙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11)97-102.

作者简介:李玺(1982-),女,硕士, 讲师,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空间叙事时空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跨越时空的相遇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论《三城记》空间叙事艺术特征
论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