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瘦,香菇”是一道什么菜

2017-07-03张善存

关键词:语汇新词热词

张善存

《咬文嚼字》编辑部在2016年底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中,有个叫“蓝瘦,香菇”的网络新词,引人注目。不明就里者单看字面,难保不认为这是一道菜的名字,岂不知竟是“难受,想哭”的谐音。

原来,2016年10月,广西南宁一小哥失恋后录了一段视频:“蓝瘦,香菇,本来今颠高高兴兴,泥为什莫要说这种话?蓝瘦,香菇在这里……”由于广西壮语里面没有翘舌音,没有送气音,小伙子又带有浓厚的当地口音,所以“难受,想哭”听上去就成了“蓝瘦,香菇”。这一谐音既有调侃意味又富形象感,立马受到年轻人追捧。结果这两个“新词”一夜爆红,频频出现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中,更在很多新媒体上刷了屏。如今又人选“十大流行语”,这是否在对网络流行语推波助澜呢?

关于网络流行语算不算一种语言上的“病症”,这个话题多年来就有争议,尤其互联网进入中国社交媒体异常活跃的这几年,每年评选出的流行语便集中反映着汉语的巨大变化。如果说它们都是语言的“毒瘤”,显然有失公允。习主席就曾在新年贺词中使用“蛮拼的”“点赞”等网络语汇传递正能量;而《现代汉语词典》等规范性辞书也根据语言的发展不断增补吸纳、再版修订。这就足以说明有些流行语是对现代汉语的丰富和有益补充,值得肯定。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需要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正是语词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至于哪些新语汇会被留存下来,时间自会给出公正裁判,语言本身也有其自净能力,我们不必焦虑,更无须上纲上线。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野蛮生长”的网络热词可以曲意逢迎、推波助澜任其泛滥成灾,甚至对于“很黄很暴力”的“网络词汇”可以听之任之。过度使用、传播那些起源低俗、意義恶俗、表达粗俗的网络流行语,小而言之会混淆视听影响汉语的纯洁和规范,往大处讲则会戕害孩子的心灵,使他们患上“语言贫乏症”。

有个故事这样讲:同是秋游赏景,眼前一排大雁飞起,有人立刻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人则只会惊叹:“哇,好多鸟,好漂亮!”有无文化,差别就在这里。

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今天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古人说人长得漂亮会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今天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今天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表达悲伤,今天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谁更有文化?所以不要图一时痛快,对一切新语热词都听之任之了。

相对而言,“蓝瘦”“香菇”只是无伤大雅的戏谑,使用者的游戏心态更重些,之所以被迅速传播,主要是一些人热衷于网络热词者的炒作,加之商业化运作,众多品牌借势营销,少数媒体大做文章,甚至有企业迅速抢注了这四个字的商标。更有甚者,一些大学食堂,也跟风推出了“蓝瘦香菇”炒菜(合炒西兰花、瘦肉、香菇)。

如此,“蓝瘦,香菇”想不流行都难。

语词是一面镜子,更是一种文化。所以我依然相信,2016年上榜的“十大流行语”是经过专业人士严格把关遴选出来的,不仅因为这些流行语本身都带有年度信息,留下鲜明的时代烙印,而且符合社会文明规范,具有文化价值。至于它们最终能否被“扶正”而得以登上现代汉语的大雅之堂,还要看人们今后的使用习惯和时间的淘洗考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汇新词热词
声音·数字·新词 等
热词
百度APP×呷哺呷哺:热词和火锅很般配
从“乌镇热词”看改变
【第九十七辑】97热词是由北京话衍化的
学诗偶感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