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017-07-03邵谦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作用

邵谦

[摘 要]有研究提出,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素材与逻辑思维切入思想政治教育。古代人文教育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类同性,其思维逻辑具有深刻的逻辑合理性,而且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心中有较强的认同感,因此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校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从传统文化素材上进行切入,同时高校和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学科之间的贯通。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作为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面临严峻的形势,其主要表现为纯粹的爱党、爱国、爱民族形式主义说教以及爱国主义基地参观教育。如今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大都是90后,其思想兴趣点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之外,故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形式主义。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学科互通的模式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而其中利用传统文化素材就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本文拟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模式进行探讨。

二、传统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似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文素养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对社会的责任、对历史的记忆以及对组织的服从。具体来说,就是爱家、爱国、爱党、爱政府、爱社会,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个人与他人、群体的关系。这种教育需要明确诸如血缘、社会以及道德伦理等各种复杂的关系,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若被教育者明确这种关系,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1.教育目标的相同性

培养个人与家族、国家、社会的良好组织关系是古代儒家人文教育的目标,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也是对家、对国、对组织的热爱与遵从。先有古代礼仪教育,传授《礼仪》、《礼记》,后有孔孟心法教育,传授《四书》,这实际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目。由此可见,中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古代人文教育属于同种类别,两者具有类同性,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组织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人人爱家、爱国、爱组织。

2.教育效果的一致性

由于中国古代人文素养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一些观点与方法。古代人文素养教育说明了教育施行的原因在于“天道”,实现了由“天道”到“人道”的过渡。由此看来,古代人文素养教育逻辑方式是比较严密的,这值得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借鉴,最终实现由“率性”向“人文”的贯通。

二、传统文化素材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交融

几千年来,传统文化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国人的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今,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生心中具有很高的认同感,因此可以很好地借助大学生的认同基础,将传统文化素材切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的融合,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较深的国学功底

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不同,其责任重大。将传统文化切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灵活地衔接传统文化素材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其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高的共通性,包括思想观点与思维方式,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更深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教师要巧妙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灵活讲解马克思主义原理,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結合。

3.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学科的贯通

在思想多元并存的社会,虽然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思想,但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束缚于对其本身的解读,还应将它与其他思想相互贯通,最终把“活”的马克思主义传授给大学生。高校和教师都应该树立文化“和合”理念,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三、传统文化教育思维逻辑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其精髓可以让人更好地去理解自然、社会,使人的思维具有一种清晰的逻辑架构,这种架构具有逻辑层次上的说服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

1.天地人逻辑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由天地之道向人道的过渡,并且人的行为处事都要受道德形而上学以及自然界的规定与约束,因此爱国、爱家的情感和行为也是天地之道所致,社会伦理都是天理,这种天地人合一的思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周易》中说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顺性命之理,从天道阴阳、地道柔刚,向人道仁义过渡,仁义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源自天地之道理,逻辑性十分完整。

2.明德至善、良知发动思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以“明德”、“良知”为教育切入点,使受教育者心服口服。孟子曾说过:“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人人都有良知良能,因此是可以受教育的。王阳明更是大谈“良知”,“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良知是天理之知,虚灵不昧,人之所学就是致良知。“明德”、“良知”表明人的本心和本性都是善的,受教育者都有善性,因此爱国、爱家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本身应有的品质,是立人、成为人的根本。

3.境界递升教育逻辑

从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中国传统教育追求一种境界递升的逻辑层次。将其落实到现实之中,转变为人追求君子形象,最后进入圣人境界。冯友兰将人生概括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一个逻辑晋升的过程,其目的是要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实现天地人合一,高于现实,从而达到一个美学层次。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逻辑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为深刻的借鉴意义,能够使受教育者达到更大程度的共鸣,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探索[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 4: 108-109.

[2] 杜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3(2): 87-95.

[3] 张国选.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 河南: 河南工业大学, 2016: 1-35.

[4] 兰义超.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 吉林:吉林大学, 2015: 15-62.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作用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