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唤起 助推发展 适度把握

2017-07-03朱益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适度区域游戏

朱益美

[摘 要]区域游戏结束后的交流分享是教师指导作用的集中、突出体现,表达了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发展需求的认识,表达了教师对活动内容与目标的把握,反映了教师综合的专业素养。精彩的交流分享能对幼儿形成适度的挑战、持久的激励,使每一次活动都能承上启下、举一反三,真正发挥区域游戏的特殊功能,推动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游戏;交流分享;适度

区域游戏是幼儿个别化的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材料以独立思考或同伴合作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或创造性的表现。在区域游戏中幼儿能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产生很多成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表现。如果教师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尤其在游戏后的分享环节,若教师把握契机就能有效帮助幼儿感受成功、提升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在我们实际组织区域游戏后的分享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困惑:

过全——交流无目的、重点

听到信号,小朋友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了老师的身边,这时老师开始对这次的区域活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交流,“今天创意国粹馆是哪些孩子在玩,玩了什么?”创意国粹馆的孩子上来介绍,“百变空间站是哪些孩子在玩,怎么玩的?”百变空间站的孩子上来介绍,就这样三十分钟过去了——我们称这种交流分享为“面面俱到”。

过浅——交流没有给孩子挑战、借鉴作用

活动结束了,老师问XX:“你到哪儿去玩了,好玩吗?”XX:“我今天的创意国粹馆玩了,画了一个脸谱。”说完,将脸谱展示给其他小朋友看。老师则点点头说:“嗯,画得真不错!”这种例行公事式的分享交流就好比是走过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分享交流并未触及幼儿活动中的关键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我们称这种交流分享为“泛泛而谈”。

过度——交流没有给孩子留探索空间

活动结束了,老师请“百变空间站”的孩子上来交流,老师:“你们刚才玩了什么?”“我们玩了沉与浮。”老师继续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吸管会浮起来,石头会沉下去的。”老师:“哦,原来重的东西会沉下去,轻的东西会浮上来。那有没有办法让重的东西也浮起来呢?”孩子们面面相觑,老师自圆其说:“其实只要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了。”老师“一言堂”。我们称这种交流分享为“过犹不及”。

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策略一:重点筛选——选择重点,有的放矢

所谓“重点筛选”是指有重点选择内容进行交流,每次区域游戏有那么多的游戏,每个游戏也有很多的点,如果每个都要交流,那么势必每个都无法深入,也没有必要。那么该如何选择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一是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

幼儿的新知识经验的获得是建立在其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再建构。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只有当2/3幼儿都玩过这一游戏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经验,思维的碰撞才有可能发生。

幼儿积极参与任何活动的前提都是——兴趣。区域游戏内容的选择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观察與了解幼儿,从幼儿对当前热点所关心的视角了解他们,这样才能使预设的交流活动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顺应幼儿的操作和发展需要。

二是从主题教育目标出发;

我们的每个主题活动都有其核心经验,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大方向,关注相关主题活动目标在区域中的有效落实,以此为方向观察幼儿的活动,并预设交流分享的内容。

策略二:深入剖析——答疑解惑,梳理经验

所谓“深入剖析”指的就是从各方面深入的去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我们主要用在两个方面:

一是答疑解惑;

区域游戏中,幼儿在与材料互动过程中或与同伴合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很多人尝试后都不成功,那么该问题就会成为共性问题。在交流分享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幼儿提出疑问,组织大家共同商议,解决问题。

小部分孩子之间的争论与分歧,没有深入探究的价值,那么只需要在交流分享环节中请孩子帮助解决即可。

二是梳理经验;

梳理大家的经验;区域游戏中,很多孩子都去参与了同一个游戏,操作了同一份材料,但大家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的,产生的经验也是不同的,那么作为老师就有必要,在大家都进行尝试了之后在交流分享中将每个孩子各自的经验进行介绍,进行思维的碰撞,而教师需要及时将孩子们的零碎的经验进行梳理提升。

梳理个别孩子的经验;当然,有时候区域游戏中会冒出一些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并能将经验反映到自己的游戏过程中,丰富游戏行为,那么这样的经验就非常值得借鉴。老师在交流分享中将个别幼儿游戏中的点点滴滴加以梳理,这样的过程对游戏者本身、对其他孩子都有积极的作用。

策略三:含多露少——适宜扶持,自主构建

所谓“含多露少”指的是教师在区域游戏交流分享中只点其中一部分,如:只引一个头或适当设置疑问或只展示结果,而把过程留给幼儿去继续探索。其目的是希望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并能进行自主探索、自我建构经验。

1.蜻蜓点水式——点到为止,引起兴趣

所谓“蜻蜓点水”是指做事肤浅不深入,在这里我把它解释为教师用“一句话”浅浅点一下即可,这种方式我们常用在引起孩子对区域游戏、材料的关注与兴趣。主要是指二方面:

一是新材料投放介绍时;

如:《我是中国人》主题开始,老师在“百变空间站”中投放了“火箭发射”的游戏,区域活动结束交流时老师拿出材料:“让火箭升空可是非常难的事情哦,谁有好办法可以去试一试?”在老师语言的刺激下,第二天,大1班的“小小科学家们”迫不及待地进入区角尝试

你看,就是像这样老师用简单的一句话,暨激起了孩子活动的兴趣,又点到为止,留给孩子最大的空间。

二是使个别孩子的兴趣变为大家的兴趣时;

区域游戏后利用个别孩子的兴趣与优势以及孩子们的好胜心,激发孩子对于曾经不感兴趣的游戏、材料焕发新趣。

2.适度留白式——导入信息,引发探索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而在区域游戏后的交流分享中引用“适度留白”是指教师根据孩子活动情况、游戏水平导入幼儿目前所需要、支撑幼儿游戏的新经验,但又不是教师完全“教”给孩子,而是留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进行自主建构。

区域游戏后的交流分享是教师指导作用的集中、突出体现,表达了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发展需求的认识,表达了教师对活动内容与目标的把握,反映了教师综合的专业素养。精彩的交流分享能对幼儿形成适度的挑战、持久的激励,使每一次活动都能承上启下、举一反三,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特殊功能,推动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李季湄 冯晓霞/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走进游戏 走近幼儿》 徐则民 洪晓琴/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3]《上海托幼》2014年3月期刊 《上海托幼》编辑部.

猜你喜欢

适度区域游戏
综合主题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和材料的创新设计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