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了解描写懂得描写

2017-07-03李和锦付红军刘永祥

东方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罗敷白描生动

李和锦+付红军+刘永祥

(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唐村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学段写作目标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而我们农村学生作文中普遍出现泛泛而叙,缺乏具体必要的描写之笔,导致内容空洞无物,语言枯燥乏味,大大削弱文章艺术感染力的问题。

基于以上,在写作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首先要指导和引领学生全面地了解描写懂得描写。这也是学会描写,能成功描写的前提 。

一、什么是描写

描写是记叙文和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描是描绘,写是摹写。具体说,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特征具体地写出来。

描写作为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常用的表达方式在记叙类文章中作用侧重点是不同的。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与议论等。叙述往往侧重于一般过程的交代介绍。读者只能得到对人物、事件或环境的综合概括的了解;议论抒情在记叙类文章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少而精;描写则侧重于形象的具体刻画,使读者获得具体、充实、明晰而印象深刻的认识和感觉。如果只有叙述没有描写,文章便会只能空洞地讲述故事梗概,自然不生动不形象了。

例如:

(1)他来到了教室。(叙述)

(2)他戴着白色眼镜,一身深蓝色的非常合体的西服,脚上是一双黑亮的尖头皮鞋,双手端着崭新的课本和教案,迈着矫健的步子精神抖擞地来到了教室。(描写)

二、描写的作用

描写的基本特点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描写对象的特征生动具体地写出来,给人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生动形象的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又绘神地创造性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能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形,有声,有色,有味,调动了我们的各种感官,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三、描写的类别

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有不同的分类:

(一)按描写的角度可分:

1.正面(直接)描写——对人、物或环境的直接描写。日常写作中用的最多最普遍。

正面描写,如《红楼梦》中写人物: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薛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2.侧面(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对象,从而收到“烘云托月”“激发人们想象力”的艺术效果。

如: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蝉闭月、杨玉环羞花之美。即四大美女享有的“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这就是侧面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如《陌上桑中》描写美女罗敷:

正面: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侧面: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长者、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罗敷的美丽,激发了人们无尽的想象力,给人以强烈的生活形象感和艺术表现力,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二)按描写的内容可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和细节描写

1.人物描写包括:

①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

如:她一头乌黑柔顺的秀发,粉红色的整洁的外套把她那水灵灵的俊秀脸蛋映衬得红扑扑的。

②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

例如:他总是迈着又急又快步子,大踏步地向学校走去。

③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或独白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例如:他坚定有力地说:“请放心,老师,我以后一定会按时完成作业的。”

④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描写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再不果断行动,一天一天地让时间溜走,那么一切都会失去了。

⑤神态描写:又叫表情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他一听这话,脸色煞白,两眼失神,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2.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写人记事常常需要描写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會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与行动。

①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场景等。其作用如下:

a.交代故事发生背景

b.渲染当时气氛

c.烘托人物心情

d.突出人物性格

e.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f.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g.借景抒情

h.点明和突出中心

②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也可以是当地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而且,社会环境还是一幅风俗画,往往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南方和北方不同,和平年代与战争年代就不同。

3.物体描写

在写作中,我们除了写人物写环境,还要描写物体,即描写各种动物、植物和各种无生命的物体等。这种物体描写,也称为"状物"。状物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所描摹的对象有一个准确而鲜明的具体印象,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目的,从而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或联想或启迪。

4.细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描绘,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它包括人物细节和环境细节。

它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写人会使人物形象丰满、使人物有血有肉有灵魂,如见其人;写景会使景物的典型特征更具体更突出印象更深刻,如临其境。

如:

①夜深了。墨蓝墨蓝的天,像经清澈清澈的水洗涤过,水灵灵,洁净净,既柔和,又庄严;没有月亮,没有游云,万里一碧的苍穹,只有闪闪烁烁的星星,宛若无边的蓝缎上洒印着数不清的碎玉小银花儿。(景物描写、细节描写)

②赵大爷一手拎着锄头,一手高举着信,气喘吁吁跑进小院:“孩儿他妈,快来看,儿子来信了!”笑容洋溢在他的脸上。他扔下锄头,把另一只沾满泥土的手在破袄上使劲蹭了几下,把信从刚才那只手上转到这只刚蹭过的手上,又把刚才拿信的手在袄上蹭了蹭,用衣袖抹了一下汗,把信摩挲平,笑嘻嘻等着老伴。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三)描写按特征可分:细描和白描

1.细描

细描是使用生动、贴切的修辞手法,绚丽的文字,对描写对象一笔一画地精雕细刻,又称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种细描在写作中运用最普遍。

2.白描

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以简洁的语言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特征的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写藤野先生:“那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手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语言简洁朴素,给人印象深刻。

又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给“我”买橘子和“我”的四次流泪,都是白描手法。用线条式勾勒,纯净利落,不加修饰形容,不加铺陈张扬,着墨不多,却能以形传神,感人至深。

正因如此,许多名家大师,都把白描当作常用的方法。

如施耐庵《水浒传》: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如鲁迅《故乡》: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里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些都是不作大肆修饰渲染的直来直去的白描文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与修饰,但大雪漫天飞舞的气势和“故乡”的空旷、荒凉、寂寥却如画面般展现在我们眼前。

描写是记叙类文章常用的表達方式,它能帮助我们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我们常用的描写类别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白描和细描等。了解懂得了描写的这些知识,我们学会描写、运用描写也就非常自然和容易了!

猜你喜欢

罗敷白描生动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观音送子图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陌上桑
白描作品《花卉写生》
白描,你也可以
桑劫
桑劫
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