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曲《长相知》的演唱

2017-07-03郗长越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艺术特点

[摘 要]中国的古典诗词,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歌曲《长相知》是石夫老先生根据汉乐府民歌中的《上邪》创作的一首民歌,它不单在文学方面有杰出成就,而且艺术理念也相当独特。如何将文学转变成音乐,通过演唱者传达给听众?本文将对此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艺术特点;演唱风格;歌曲韵味

《长相知》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描写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指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来刻画,这比平铺更有情味。诗中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一一山河消失了;“冬雷震,夏雨雪”一一四季颠倒了;“天地合”一一再度同到混沌世界。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伦比,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生死不渝的炽烈感情。

一、歌曲的艺术意境

古诗词的语言富有极强的跳跃性,让人们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从“声”、“顿”、“韵”、“律”四个方面表现出了古诗词独有的“写意美”。

“声”,指声音的高、低、长、短。进而产生了对诗歌的节奏韵律和音的高低的判断。音乐旋律的走向与情感的跌宕起伏都有相当密切的联系。

“顿”通常是指人们在读诗词时候的停顿、换气。停顿是要在保证作品完整性的前提下很自然的停顿,就像我们在演唱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时不能随意换气,只能在有音乐的“气口”处才可以休息。

“韵”主要分为内压韵和句尾压韵两种。押韵,又称出现在每句话的末尾或每一个句子,每句话都应属于相同的韵(归类为一个押韵的单词古人,叫韵部),往往指有相同韵脚的字在恰当的地方重复的、有顺序的出现。这是诗歌的特别重要的特点。声音和押韵有着一定的关系,白居易在谈论诗韵时曾说过:“韵协调就说顺,说顺声音就会改变人。”这句话对美学特征与古典诗歌艺术的规则做了最完美的诊释。目前为止,歌曲《长相知》有许多版本的演唱,以吴碧霞老师迷人的歌唱为例,美与善的统一、温和含蓄的艺术风格,明显地体现在演唱者的演唱当中。相比之下,这首歌曲的演唱与歌剧在歌曲的创作方面是大大不同的,在用声上则要求“适度”,即不过多地演唱、不唱尽,根据作品的风格、内容、情感,声音运用适可而止即可。

二、演唱风格

唐末五代社会局势动荡,因此词曲常常表现为男女之间的离别、旅愁闺怨、惜时伤春。宋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快速,诗歌继承了唐末五代的婉约词风,体现了文人高尚的悠悠自得的生活,同时伴随着伤感的情绪,这就是婉约派早期音乐风格的雏形。唐宋婉约派的温和委婉主要集中在旋律、风格、散文中,演唱这类古词曲一定要在安静悠闲的情境中,要细细品味词曲中人物的情感,用声要极为有分寸。

豪放派诗词相对于婉约派更为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豪放派的词曲特征主要是气势磅礴、不事雕琢、以文为词,情感表达更为豪爽亢奋,纵横恣肆。无论寄情山水还是感时伤事,总是激越豪壮的气势。在演唱这首歌时,注意行腔的运

用应是洒脱疏放,特别要注意准确把握古诗词中文字自身的魅力,優雅、从容是演唱咏叹调时最需注意的。

三、长相知的演唱技巧

1.装饰音的把握

不难发现歌曲中有很多的装饰音,如小倚音,颤音等。歌曲中的短倚音,不能占据太长的时间,一带而过,做到轻快而不失韵味;占用时间较长的倚音,演唱者需采用柔美的音色,平平稳稳地将倚音与止音连接。在听吴碧霞老师演唱这首歌曲时,不由得可以感受到古代女子含蓄、温婉的性格。合理使用这些小倚音,让整首歌曲自然优美而又不缺乏韵味。因此把握好这些倚音,对歌曲的演唱是十分重要的。

2.颤音的运用以及尾音的处理

华丽绵延的颤音,让歌曲像是自遥远的汉朝徐徐飘来。所有的爱意,所有的坚决,仿佛像是悠扬动听的旋律。准确的颤音木身就是在气息流动时产生的的自然现象。巧妙地运用颤音,可以使演唱者和听众更加痴迷地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形成一个柔美的旋律线。古代女主人公爱情诗的概念解释,都显示出古代女性美,也反映了宋女主角是不同于其他封建社会性格坚强的女性。

四、结语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是一首情诗。全诗以第一人称描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忠贞,曲中说到除非山峰没有棱角,江水枯竭的时候才能和“君”分开。表明了女子对追求心中向往爱情的矢志不渝和坚定的信念,突出表现了女主人公为冲破封建枷锁所作出的决心和努力。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深深地投入到歌曲中,把自己想成当事人,切身体会女主人公的心情,要爱,爱得深刻、爱得坚定。要仔细揣摩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将人物对追求真爱的感情融入进去。牢牢抓住诗中刻画的人物内心想要与“君”长相知长相守的情境。这首情诗与其他文人的爱情故事不同,它表现更多的是爱、忠诚,以及与对爱的坚定,而非其他文人笔下弱女子的形象。曲子的节奏节拍准确表达了它的坚定情感和意境,使得整首作品的感情色彩更加突出,使之成为千古流芳的一代名曲。

参考文献:

[1]袁征.论中国古代声乐技巧[J]. 云梦学刊,1995 (02).

[2]罗小平.音乐与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郗长越(1988-),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艺术特点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