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土家族哭嫁初探

2017-07-03赵镇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艺术特点土家族

[摘 要]哭嫁,是广泛流行于湘、鄂、渝、黔土家族区域的一种婚礼习俗,是一部形象的土家族婚俗史。哭嫁具有塑造人格、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民族娱乐与民族文学等艺术特点。 本文通过对哭嫁歌的分析,探究土家哭嫁歌具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关键词]土家族;哭嫁歌;艺术特点

土家族(自称“华兹卡”,其为土家族语,土家族人的自称。“华兹”是双音节的族名,“卡”指“人的族类”。)聚居在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土家族音乐种类极其多样,遍布于土家山寨的山歌、小调、号子、哭嫁歌、盘古歌以及民间器乐、民间戏剧音乐、民间曲艺音乐。这些音乐都于土家族人民的民风民俗息息相关,从不同的角度,生动的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其中哭嫁,是广泛流行于土家族区域的一种典型婚礼习俗。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一般要哭嫁,要唱“哭嫁歌”,用“哭”和“唱”的方式来迎接出嫁结婚这一人生最大喜典。所谓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

一、土家族“哭嫁歌”文化溯源

哭嫁作为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土家族的婚姻在早期是自由婚姻,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和婚礼仪式。男女之间经过交往、对歌、赛歌、跳舞、吹木叶等方式接触,待相爱之后,就经过土老师作证即可成亲,不索取任何财物。

然而,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实行“改土归流”制度之后。完全打破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古朴纯真的婚姻习俗、礼仪方式受到冲击和影响,自由婚姻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桎梏,染上“周公六礼”的痕迹。男婚女嫁需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篾门对篾门,板门对板門”,在官宦、土司、士绅人家更是成了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似乎成为毋庸置疑的信条。所以,即使是平民百姓中的自由恋爱联姻,表面上的“媒妁之言”也是少不了的。而哭嫁,正是源于这种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土家姑娘的命运是悲惨的。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

“哭嫁歌”始于何时,至今无确切史料证实。但它最早出现的文字根据,见于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1748~1808)的“竹枝”词中:“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他把古代巴渝民歌竹枝与哭嫁歌作了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年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唱十姊妹歌的情景。另外,清末民初《永顺县志》载:“嫁前十日,女纵身朝夕哭。且哭且罗离别辞,父娘兄嫂以次相及,嫁前十日,曰填箱酒,女宾吃填箱酒,必来陪哭。”从史料记载可以推断,“哭嫁歌”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相当流行,只是名称不叫“哭嫁歌”,而称为“十姊妹歌”。

二、土家族“哭嫁歌”的文化艺术特征

1.从结构上看

哭嫁歌可以说是一部声乐套曲,在演唱中有序曲、高潮、尾声等章节。

2.从演唱形式上看

“哭嫁歌”是边哭边诉的歌,形式多样。有一人单哭、两人对哭、或新娘哭一句,母亲、姑婆、姨母、姐妹、长嫂也相应地哭一句。“唱”者一般为女声,无伴奏。哭嫁过程中会交替出现独唱、齐唱、合唱和轮唱等歌唱形式,好似进行无伴奏合唱。边哭边唱,唱中有哭,哭中有唱,非常壮观。一般情况下有多声部(群体)和二声部(对哭)二种,很少出现单声部(新娘均有亲朋好友陪哭)。

歌唱姿势为坐唱,“唱”时手帕除了揩眼泪外,有时还用手挥动当做道具,借以抒情。众“陪唱”者拥挤着围坐于床前,低头或相视而“唱”。唱时经常出现互拍背部和腿部的动作,不仅是感情上的需要,也是以便相互传情,更是起到暗示演唱的起止和调控节奏、速度、力度的作用。此外在进行“姊妹团圆”仪式时,众妇女齐声哭唱,但各自发挥,而无统一歌词。

哭嫁歌与其他民歌的区别就是在对唱时,除了少部分时候是一人先唱,唱毕再由另外一人接唱之外,大部分的对唱都采用轮唱方式。

3.从单曲音乐结构及表现要素上看

“哭嫁歌”的曲调取自于土家族的山歌和小调,气氛悲切、哀怨、忧伤,以简短的乐句为核心,用变化重复的方式加以发展和延伸从而构成一部曲式。

一首哭嫁歌总是由一个或两个乐句开始,加上数个变化重复的乐句,不断循环反复填词“歌唱”而成。曲式结构相对平稳、有规律,句式相近。

“哭嫁歌”的常用曲式结构:哭嫁歌的调式一般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该调式含有西 洋小调式的表现特性,色彩暗淡,利于歌者抒发悲戚的情感。

哭嫁歌的旋律变化乃由歌词推动。一句乐句即一句歌词,乐句的长短与旋律起伏,均紧随歌词发展。每一句乐句和歌词的开始部分是呼喊亲人的音乐和内容,发展部分乃是诉说唱者心情,而结束部分必为哭叹音乐词。在同一结构下,音乐随歌词重复而变化,故每段音乐可有多句乐句,但主题基本不变。另用五度和三度音程来支撑旋律主线,这也是哭嫁歌的一大特色。纯五度和小三度音程的运用,不仅能体现哭嫁歌中陈述和拖腔的特点,同时也保持住了哭嫁歌必需具有的小调式的表现特性。

哭嫁歌虽有旋律,但由于其“哭腔”的特征。因此许多时候音乐与语言混在一起,旋律并不太清晰。尤其是当唱者愈来愈激动时,旋律的起伏愈接近日常声调的高低,成为哭嫁歌鲜明的特性。另外,连续的同音重复在哭嫁歌中也较为多见,在陈述性的歌唱中,这种同音重复的旋律型更为常见。虽然旋律性不强,但它与现实生活结合得十分紧密而又自然巧妙,好似新娘在向亲友倾诉。

参考文献:

[1]陈延亮,彭南均.土家族婚俗与婚俗歌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

[2]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5.

[3]田世高.土家族音乐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6.

[4]萧洪恩.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6.

[5]彭继宽、姚纪彭.土家族文学史[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234.

[6]余咏宇.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98.

作者简介:赵镇,男,聊城大学音乐学院2016级音乐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艺术特点土家族
土家族情歌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土家族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56个民族56枝花土家族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