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明珠横跨渝湘鄂的文化

2017-07-03王麒越

红岩春秋 2017年6期
关键词:距今遗存遗址

王麒越

大溪文化是中国长江三峡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6500—5300年。它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及峡江地区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

大溪文化的命名及分布

大溪文化因最初发现于四川省巫山县(今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

1925年至1926年,美国人纳尔逊在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和湖北宜都之间的长江沿岸地区,发现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包括大溪遗址。1958年,四川省博物馆(今四川博物院)等单位调查了大溪遗址。1962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首先提出“大溪文化”的名称。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考古界逐渐把以巫山县大溪遗址为代表的这类遗存统称作“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分布于长江中游及峡江地区,目前已知的分布范围:西起渝东南,东到鄂中南,南达洞庭湖北岸,北抵荆山和大洪山南麓,横跨湘、鄂、渝二省一市。在这片既有高山峡谷,也有湖泊平原的广大区域内,已发现数百处大溪文化遗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重庆巫山大溪遗址、大水田遗址,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枝江关庙山遗址,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安乡县划城岗遗址等。

巫山大溪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城西45公里处,地处瞿塘峡东口长江南岸二级阶地上,面积约1.5万平方米。遗址北临长江,西靠乌云山顶,东面和南面为长江小支流大溪河。1959年,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曾先后两次在此发掘,发现葬式和随葬品独特的墓葬74座。1975年,四川省博物馆等单位第三次进行发掘,发掘墓葬133座,出土大量富有特征的陶、石、玉、骨、蚌器,大溪文化由此正式确立。1994年以后,在三峡工程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中又进行了多次发掘,证实该遗址为大溪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遗址之一。

巫山大水田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伍柏村三社,西距大溪遗址28公里。2014年3月至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该遗址发掘墓葬212座、房址1座、灰坑208座、沟3条等,出土遗物丰富,基本涵盖了大溪文化的代表性器类。陶带流鼎、陶单耳杯、陶小型支座、陶铃、陶器座、穿孔石铲、石矛、石环形饰、石动物形饰、石车轮形饰、石人形饰、石人面形饰、骨矛和带规律刻划痕的骨镞等,是此次发掘的新发现。该发掘丰富了大溪文化的文化内涵,对峡江地区大溪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新材料,堪稱峡江大溪文化的重要代表性遗存。

宜昌中堡岛遗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县城西约25公里处。地处长江西陵峡东口靠南岸的河滩中,为一中部隆起的小岛,面积约3000平方米,现为三峡水库大坝坝址。该遗址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1979年,宜昌地区的博物馆等单位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大量大溪文化遗存和屈家岭文化遗存。1985年至1986年,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出土数以千计的陶器、石器、骨器,是考古发掘出土大溪文化遗物最多的一个遗址。

枝江关庙山遗址位于湖北省枝江县城东北11.5公里处,地处江汉平原的西部边缘台地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于1975年发现并试掘。1978年至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两次发掘,揭露面积约2000平方米。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的房址、灶坑、灰坑、灰沟和瓮棺葬,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该遗址以大溪文化遗存为主,内涵丰富,延续年代较长,特征明显,成为大溪文化一个地方性类型的代表遗址。

澧县城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的澧水支流澹水北岸东溪乡南岳村。于197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1991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复查和试掘,至1998年先后进行了8次发掘,共揭露面积4000余平方米。遗存包括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大溪文化主要发现有圆形城址一座,城外有壕沟,城内有祭坛、房址、制陶作坊、屈肢葬墓和瓮棺葬墓等。城墙始建于大溪文化早期,距今6000多年,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古城址之一。还发现有大溪文化水稻田遗迹,出土炭化稻谷、数十种植物子粒、竹和芦苇编织物以及木桨、船、船艄等。城头山遗址的文化遗迹和遗物极其丰富,且相当具有代表性。

澧县三元宫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县城北16公里处,地处洞庭湖沉积区的澧阳平原最北边缘,为湘鄂交界处的丘陵地带。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于1966年发现,1967年,湖南省博物馆进行试掘。1974年,湖南省博物馆等单位进行了正式发掘,发现有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存。大溪文化层中有成片分布的大块红烧土建筑遗迹,并清理墓葬23座。三元宫的墓葬是湖南省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墓葬,该遗址也为研究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安乡县汤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安乡县城北,地处湖南省与湖北省的交界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1978年,湖南省博物馆进行发掘,发现有红烧土灶坑、柱洞、灰坑和12座墓葬,出土遗物中特别是精细的印纹白陶引人注目。汤家岗遗址为研究洞庭湖地区大溪文化的年代和特征提供了新的资料。

大溪文化的分期及源流

考古学文化的时代判断及分期主要依据的是考古地层学和器物类型学。大溪文化作为一种考古学文化,其分期在考古学界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距今约6500—6000年),以夹炭红陶为主,多饰红陶衣,流行外红内黑的陶器。纹饰以刻划纹为主,绳纹也较多。彩陶多为黑彩,也有少量红、棕色彩,纹饰有平行条纹、曲线纹等。圜底釜、罐、折壁圈足碗、斜壁圈足盘、单耳杯、猪嘴形支座等为典型器物。

中期(距今约6000—5600年),以泥质红衣陶为主,戳印纹盛行,彩陶较发达,出现了白衣红彩和薄胎彩陶。漩涡纹、绳索纹、横“人”字纹和草叶纹等为常见彩陶花纹。圈足盘、深腹豆、曲腹杯、簋形器、瓮、筒形瓶等为典型器物。

晚期(距今约5600-5300年),仍以红陶为主,但泥质黑陶和灰陶明显增多,其中包括较多的薄胎磨光黑陶和橙黄陶。敛口圈足盘、高圈足碗、高领罐、曲腹杯、细颈壶、筒形器座等为典型器物。

大溪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一支重要的、处在承前启后阶段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来源比较复杂,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来源。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来源为城背溪文化(距今约8000年)、柳林溪文化(距今约7000—6300年)及汤家岗文化(距今约7000—6300年)。大溪文化的流向,多数学者认为是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400—4500年)。

任何一个考古学文化都不是孤立发展的,大溪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周邻地区同时代的其他考古学文化之间,也存在较为密切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其中相互影响最大的是仰韶文化,如大溪、中堡岛、关庙山等遗址出土的彩陶上均发现绘有圆点弧线三角纹与花瓣纹图案,这显然是大溪文化受仰韶文化影响的产物。而在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中,则出现了大溪文化的典型器物如曲腹杯、圈足盘等,应是受到大溪文化的影响所致。

(作者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编辑/刘自良 韩西芹

猜你喜欢

距今遗存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距今1亿年的螃蟹长啥样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论信阳地区民俗活动中的巫风遗存
宁波风物志
明代俗曲文献遗存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
古代一年有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