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非遗“飞”起来

2017-07-03李晗

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产业化文化遗产金融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已有昆曲、古琴艺术等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就国家级非遗来说,共有1372项。

近些年,传统文化复兴,国家对非遗的保护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如传统古村落保护、非遗研培计划走进各省(区市)等举措一个接一个。

放眼浩瀚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非遗毫无疑问是“国宝级”的文化资源,其不仅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还是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载体。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非遗被遗留下来了,由此成为了“遗”。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非遗的发动机如何才能被重新启动,焕发新的生机?如何才能获得非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动力?非遗起飞的航道应该怎么走?

重启发动机:非遗结伴起飞

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以及种种人为因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冲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具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国来说,刻不容缓且意义非凡。非遗需要重启发动机,结伴起飞。

非遗发展的桎梏

目前,非遗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分为作坊式、小企业、中企业、大企业和上市企业几种。《经济》记者根据近半年去到陕西、浙江、山东等地调研发现,真正能够实现良性循环的非遗企业不到一半,他们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资金、传承人、市场、产品积压4种,最希望自己能够从繁忙的杂事中抽身,全身心投入到带徒弟和创作中,其他运营、开拓市场等事情有专门的团队来做。

非遗发展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资金。记者在浙江调研时发现,因为资金问题,无法展开非遗活动。而一些非遗企业没有资金成为了死循环。第二个问题就是产品积压。市场环境的改变,某些非遗产品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造成产品积压,流通不畅。第三个问题则是市场打不开。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市场需要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由于市场问题面临消失的不在少数。第四个问题则是团队问题。当非遗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非遗传承人凭借自身的能力已经无法支撑整个企业。

从一系列的发展情况来看,非遗传承和保护并不是某个环节的问题,而是整个体系的问题。既然各种方法都已经尝试过,都走不通,是否应该换一些路径?

早在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印发,文件指出要发展文化金融。非遗的发展是否也可以走这样的路径?先产业化,然后引进资本。

鉴于非遗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几种争议,依据项目自身文化特性,可以将其分为全部产业化、部分产业化、非产业化三种类别。非遗产业化应该主要追求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传承和文化资本不断积累的社会利益。由于非遗项目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其存在状况和市场价值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与原则,以符合产业化模式的构建规律。

非遗发展新思路:文化+金融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16年全国文化产业的GDP占比已经超过了10%,随着文化产业的壮大,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指日可待。文化和金融的结合,一定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产业实践,要在尊重文化、创意产业特性的基础之上,创造性的使用金融工具,探索模式创新。比如非遗+金融+互联网电商,区块链+旅游+互联网金融,都是未来文化金融融合与产业实践对接的热点方向。

6月2日,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集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营平台,共同探讨非遗新思路,让非遗“飞”起来。同时,近30家非遗企业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营平台进行签约,共同形成合力,开创非遗新时代。

中国社科院、中央文资办专委会主任张晓明认为:“文化金融两者的结合,需要一批既懂金融又懂文化产业的人来做。”通过引入国内外顶级大师,培养具有行业敏锐度和国际视野,擅长创业创新的商业领袖,以实现文学延用的一体化发展。同样要结合产业基金进行培育壮大,发布非遗指数和市场研究报告。针对当前热点的行业研究,比如特色小镇特色产业研究等。

但不容忽视的是,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着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服务文化崛起、打造文化强国,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是金融发展的历史机遇。文化产业发展之势方兴未艾,金融行业服务之舟百舸争流,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大有可为。

由于文化产业属于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文化产品资产化不足等问题,文化和金融的融合艰难且具有挑战,需要文化界、金融界、法律界、科技界以及政府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其体现在政策层面、模式创新层面、基础生态建设层面和产品层面。

在此基础上,“也不能忽视非遗IP的挖掘要根植核心的问题。”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郭杰表示,非遗根植于民间,服务于千家万户,是文化记忆的传承。通过再设计转化为更新、更大、更强的产业,转化为市场需要的、具有文化符号的产品,这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与保护。但一定要注意,非遗的文脉应该是清晰的,即要把核心的东西弄明白。比如,手艺品,其技艺应该忠于原始,含金量不能少。像餐饮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业化的时候要根据当下的市场需求有所区分,在产业转化过程中满足更多的要求。

天巳集团董事长张成方根据自己的经历表示,文化金融的融合需要实践出真知。“境由心生,度势天下。心无限而天地宽。”张成方认为,做事业一定要向善、无我、利他。文化金融的融合更是如此。在张成方看来,这两个行业的整合首先要遵循四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公信,这样才能保证文化产品的价值,满足金融的基本规律。就拿一直争议比较大的文交所来说,这是我国独有的。但到底如何保证文化产品在资本化、证券化的同时还没有投机,这是业界人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现在文化金融融合领域可能还没有先例来借鉴,就需要不断实践,不断优化,不断找到更好的路子。

非遗需要创新思维

与此同时,不能忽略的是文化创新。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投资总监李根向《经济》记者表示,文化创新是渗入各个领域的根本,因此,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应把文化创新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中国联通集团副总裁、中国信息大学校长余晓芒认为构建供应链体系是非遗创新的重点。他表示,第一,非遗要把每个人潜在的天资都发挥出来,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创造者,并且要不断成为创造者。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追求原始数据,然后以大数据的方式来分析产业化市场需要,不断创新,促进发展。第二,非遗产业化是一个大的供应链,这上面的每个点都要描述准,挖掘准,再根据工业化的创新、流程的再造来推动企业的发展,最终让非遗变“不遗”。第三,行业间的结合是竞争的较量,一切发展都是思想力的竞争,即文化的竞争。在此方面,非遗占据了很大的优势。第四,文化、金融、科技三要素形成体系,用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用科技引领产业创新,逐步健全体系。

华夏未来董事长薛万丽认为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先扩大非遗参与人群,提高非遗从业者本身的能力,她认为要建立非遗教育体系:第一,开设大师工作室,其中包括专家、师资、课程体系、考核标准的建设;第二,社会普及短期培训,打造建立儿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基地;第三,建立非遗传承师社会考级标准;第四,建立多个非遗项目体验中心,培养社会关注群体,将非遗纳入艺术生活;第五,开设亲子课堂及成人非遗培训班;第六,与传承人合作,进行行业专业提升培训,开展大师课堂,为传承人建立规范的师承体系,制定非遗行业标准;第七,为非遗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提升培训,为其树立社会身份;第八,培养师资进行社会普及教育。

另外,北京立众国际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于仁国还强调非遗传承要有创业思维。非遗产业化是时代发展过程中,其必须经历的阶段。最终如何承受住市场考验,脱颖而出,是每一位非遗界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这就相当于重生的过程,每个非遗的传承人或者非遗企业的负责人,要以创业者的姿态来要求自己,不断优化思维,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再加上现在“一带一路”的契机,这对非遗传承人是一个很好与市场对接的平台,可以引导非遗向新的产业化模式转化,实现非遗保护传承自身的价值。

起飞航道:非遗产业化

年来,我国非遗保护,从提出“生产性保护方式”的口号到“产业化”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每一次的动态都备受政界、学界和商界的关注,已形成赞成和反对两种观点的对立格局。2017年6月3日,“中国非遗文化金融50人論坛”首次亮相,并以“非遗产业化发展之路”为题,深入探讨我国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分享非遗企业在产业化道路上的先进经验。

保护核心价值是产业化前提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郭杰受邀作为中国非遗文化金融50人论坛主持人,他表示,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和金融的相互促进已日益显现。金融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发展关键。金融手段的创新,各类资本的大量投入,投融资体系的不断完善,都在助推着文化产业的加强。非遗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与非遗息息相关。此次论坛围绕非遗文化金融的发展机遇、非遗产业之路和非遗的资本之路展开讨论。

从传承人的角度来说,处于一定阶段的非遗企业希望走向产业化,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龙泉宝剑便是其中一例。

龙泉宝剑传承人张叶胜向《经济》记者表示,他从17岁开始从事龙泉宝剑的技艺,到现在已经有32年了,这一路走来特别辛苦。从开始从事这个行业,直到第19个年头才把龙泉宝剑做到了行业第一。但2003年因为体制问题,工厂要重新拍卖,最后通过努力拍得了龙泉宝剑商标的无形资产,成为了龙泉宝剑的新主。对他来说,接管的不仅是一个商标,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首先他做的是通过法律维权等方式对品牌进行保护,稳定龙泉宝剑的江湖地位。后来自己建立了融合工业旅游的龙泉宝剑厂,通过展现非遗文化技艺让人们了解宝剑文化。

“又经过7年时间,龙泉宝剑厂才出现了首次盈利,并形成了现在的产业化运作。”张叶胜说,产业化之后不仅能带动龙泉宝剑的销量,还能拉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易学联合会沈鉴对非遗一窝蜂地走产业化的道路,表示忧虑。他认为,非遗文化融合就像周易文化的渗入,需要一个载体,这样才能带动其经济发展。任何好的东西没有经济的支撑和产出,其路程必然走得很艰辛。当文化有金融根基,经济和文化融合,这条路才能走得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如果把非遗引入市场、引入现代生活,变成了赚钱的工具和产业,可能把非遗的本真技艺破坏殆尽,最终将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毁于一旦。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王昱东也认为,非遗保护的成败,其前提是项目的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得到完整性的保护,而不是以牺牲其技艺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固有的文化内涵为代价。凡是以牺牲传统技艺及其文化内涵为代价的所谓产业化,都是不可取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尊重。传统手工艺产品不应靠数量、规模化取胜,而应该小批量生产,走高、精、尖的市场路线,用高品质的原料、精湛的手工艺,融入精神内涵,增加手工艺品的文化附加值。文化遗产一旦被产业化,就难免被商业规律解构和重组,经济潜力较大、能成为卖点的便被拉到前台,不能进入市场的那一部分则被搁置一旁,由此造成非遗被割裂与分化。

打造非遗品牌价值

非遗产业化需要文化与金融结合,打造品牌价值。

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杨云岗认为,文化和金融的关系就像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文化本身的发展一定要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助推,中国不缺好文化、好产品,关键是怎么推广和传播,找到好渠道,而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的文创板业务正是为企业提供一个股权交易和投融资为核心的服务体系。

国数集团董事长李世恒认为,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完全是两回事。产业化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产业化要求低成本、批量生产,这和手工技艺正好相悖。要把“生产性保护”和非遗“产业化”区别开来。做非遗要有“事业+产业”的思路,要做到非遗不遗,这是非遗产业化的目标之一。如果工匠比比皆是,巨匠层出不穷,那么说明非遗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果非遗能够跟世界接轨,能够跟大数据、区块链、云平台等融合起来,也是不错的方式。

对于文化金融,三方面不能丢。第一,打基础,用资本的力量和智慧把整个非遗的基础工作扎实做好。第二,打造产业链。任何一个产业如果没有产业链的支撑都不会长久。第三,站在最高的层面上,以文化金融的角度来引领这个产业的发展,助推产业不断精进、不断完善,让它真正走向社会化、全球化、精准化、标准化。

《经济》杂志社中国文化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执中认为,文化与金融,只有将道与用、通与变、因与革友好地结合和统一起来,文化金融的创新方能金至而文丰,事近而道远。做文化,以文化产业的落地、执行为主线,最终是实现出海,通过这样的路线来成就事业。在市场经济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最终目的不是放在规模化的生产非物质文化产品上,而是通过产业化经营而达到真正保护非遗核心技艺和核心内涵上。非遗最难的就是定价。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到底卖多少钱比较合适?这就需要通过市场化和金融化的手段进行估值和定价。比如,通过非遗的文化创业板把这些产品、非遗企业的股权价值进行提升,然后通过基金运作的方式形成非遗产业链的综合经营。

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等非遗资源的产业化经营,是文化不断积累和传承的过程。因此,衡量非遗产业化成功与否的标尺除市场之外,还必须以原生态文化核心价值符号的传承与发展为根本标准。不应以经济利益为终极目标,而应该主要追求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传承和文化资本的不断积累的社会利益,形成经营性和公益性两种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证实了文化产业化是其发展的重要模式,非遗作为濒危文化,无法拒绝产业化发展这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向大众化、规模化,才能使其在众多不同文化的冲突中保有一席之地。而且,人们的喜闻乐见是文化产品的首要要求和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非遗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是最适合市场化的精神产品。将非遗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使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可见,产业化是使非遗“飞”起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

研究与孵化并驾齐驱

经济》记者在近半年的非遺调研中,发现处于作坊阶段的非遗传承人想扩大规模,规模较大的非遗企业想着如何拓宽市场,市场拓宽的企业想着怎么和资本结合,与资本结合的非遗企业想着如何走向世界。

这中间存在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也不知道市场的情况,多数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经济》杂志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中心副主任张磊认为,《经济》杂志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中心以复兴非遗艺术、弘扬中华文明为使命,致力于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复兴的引领者,文化金融行业融合的先行者。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提升非遗文化价值,实现文化类产品的投资和流通;通过有效利用金融资本,助力非遗产业发展;通过实地考察、资源对接、资金扶持等方面为优秀的非遗企业产业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重点打造扶持一批类似于“全聚德”“稻香村”的非遗品牌企业,让更好的中国非遗产品走向世界;通过引导文化要素有序流动,非遗文化核心资源有效配置,让非遗资源成为中华民族最为独特、最为丰富的财富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为复兴中华文化艺术于世界文明之林做出积极探索与实践。同时,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成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与《经济》杂志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中心达成签约,成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非遗企业孵化项目,该项目将在未来针对全国优秀的非遗企业进行专项基金扶持。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吴发荣认为,非遗产业孵化项目正在探索以国家扶持基金为基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非遗基金捐赠,通过基金会给予资助,使非遗传承人多受益。再配合非遗传承保护,开发出新的创新产业模式,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形成一个解决非遗保护资金的创新机制,探索出一条解决非遗保护基金不足、短板的新路子,为非遗保护传承做实实在在的基础工作。

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副总裁贾立斌认为,文化对接金融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弄清楚其中的规律和风险。针对不同的非遗品类加不同的油,比如,对于非遗产品积压的问题,可以采取“互联网+文化+金融+交易所”的模式来解决,最重要的是非遗产品的设计,“根据市场调研的情况,设计出符合当下人审美,具有实用价值的非遗产品”。但一定要选择“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来推动非遗市场化。(以上图片由李晗摄影)

链接:

一个面向未来的文化金融研究院

——《经济》杂志社中国文化金融研究院成立

化金融,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将“文化”“金融”二者合并,而是杠杆的支点,托起引领人们价值观的取向。在全球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的浪潮中,文化金融成了热点,也是难点。金融是百业之首,既助推百业,又依托百业。这种依从关系决定了两者之间必须深度融合。文化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最终目的是要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实体经济,从根本上改善金融脱实向虚的现状。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创新支持。金融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与文化产业深度合作。

文化产业不同于实体经济,它有量大、点多、面广、无形且轻资产的特点。也有产权难定、真假难辨、价值难断、定价不确定的难点。所以金融对文化有个再认识和再评估的过程。其实金融业也处于一个大变革的前夜,金融的去中心化、专业化、互联网化、虚拟化都是未来的方向。只有融入新经济,金融才得新生。

在此情况下,《经济》杂志社中国文化金融研究院应运而生,该院由《经济》杂志社发起设立,以中国人文、世界视野、天下关怀为使命,打造新时代下的“文化+科技+金融”的全产业链文化金融服务平台,集文化金融智库、高端人才培养、文化金融交流合作和文化金融行业研究为一体的学术性研究机构,致力于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文化金融研究院。

《经济》杂志社中国文化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执中表示:“文化金融绝对不是简单的文化加金融的混合体,而是金融与文化的深度结合的有机体。金融可以作为工具与渠道构成文化生产、推广、运用环节中的有机成分,且有助于打造文化消费的全新商业模式。或者是文化反哺金融,改变传统金融的服务业态与价值形态。”

链接:

2017年度十大文化金融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将是文化金融得到长足发展的一年。社会对文化金融的关注度大大提高,文化和金融的全产业链各层面都有新的亮点,但也因为政策和金融环境等因素,文化金融发展在局部领域迎来了调整期。

为此,《经济》杂志社发起主办“2017中国文化金融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推选结果将于2017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10位文化金融界杰出人士将获此殊荣。《经济》杂志社将开展“2017中国文化金融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就是要在文化金融从业者中推出标志性人物,对为文化金融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给予肯定,以吸引更多杰出人才参与到文化金融建设和发展中来。

评选活动将在2017年度中国文化金融产业领域勇于改革、积极探索,并取得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企业家、艺术家、投资者和创意策划者;或在本年度文化金融体制改革和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对国家文化金融产业发展政策起到积极作用的文化产业研究工作者中选出。

本次十大文化金融人物评选重点关注文化领域和投资家群体,同时强调其所在领域的核心影响力和贡献价值;评选还注重从市场化的角度,遴选2017年中最具文化金融生产力和创新力的行业领军者,注重其在内容创新、结构升级以及资源整合上的有益实践,注重文化金融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的双丰收。

鏈接:

中经论坛·文化金融融合发展之路寄语

中央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原负责人 武家奉

非遗企业将在非遗孵化中心的帮助和扶持下,从传承走向传播,从等待输血到自我造血,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的活力,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詹国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营平台要让非遗企业像飞机一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一带一路”飞行航道,飞向全世界。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 耿莹

文化要有家国情怀,希望文化金融融合之路能不忘初心,为我国传统文化复兴作贡献。

文化部非遗司原司长 马文辉

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叫遗产,遗产的代表人物叫传承人。要站在时代历史的高度,守住这份尊贵,坚守传承这份责任。

经济日报社文改办主任、中国经济传媒集团

公司副总经理 王璐

希望文金院能走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创新之路。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杂志社

社长 陈志强

我们共同探讨把非遗保护的果实传播到全国,增进沟通、交流,共商非遗传承大计,加强协调、深化合作、谋求共赢,共同迎接非遗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非遗保护专项基金委员会

主任 吴发荣

希望非遗项目孵化基金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营平台上帮助更多的非遗企业,形成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航空母舰。

中国社会报社社长 周蔚华

文化产业与金融的完美联姻,是在现有文化资源优势、功能定位优势、文化服务的优势基础上,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开发模式下,加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合理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总经理 郭东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营平台要为促进我国非遗保护、非遗传播、非遗艺术品市场的开拓、非遗艺术品与互联网及资本市场的结合建立新的目标,开拓新的思路,明确新的发展路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 王志强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非遗企业孵化项目成立,代表着作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改革创新模式,其建立有利于激发大众参与热情,促进非遗产品的流通。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 王昱东

做非遗不光要有文化情怀,更应该坚持工匠精神,把整个非遗的基础工作用我们资本的力量和资本的智慧把它扎扎实实做好。

中国社科院易学会易学专家 沈鉴

当文化有金融根基,经济和文化融合,我们的金融之路文化之路会走得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深远。

《经济》杂志社中国文化金融研究院

执行院长 王执中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既成,大道驰远,神游与物,文心雕金融。以人文精神镌金融之永,文以载道,金以融通,知心明理,文正金成。

新华财经 杜利伟

非遗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技艺,传承着我们祖先的智慧,是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生存方式,生活智慧的传承。

中经翰苑(北京)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赵琬姝

非遗工作需要带着情怀去保护,带着责任去传承。

万达文旅集团首席艺术总监 曹伟

非遗亦有大美。非遗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龙泉宝剑传承人代表 张叶胜

龙泉宝剑品牌的含金量很大,我感觉我肩上的责任非常重,所以我想通过和国家级非遗运营平台的合作,把品牌和资本进行对接,创造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争取把龙泉宝剑这个产品真正的做大,反哺社会。

绛州剔犀(新绛云雕)传承人 何鹏飞

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非遗,感悟非遗,体味非遗,践行非遗时,会发现非遗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棠溪宝剑国家级传承人 高庆民

我们做非遗之人就应该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而追求,而且要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积累,并坚持不懈,就像巴金说的那样“人不怕火,为了得到我所追求的东西,我甘愿在火中走过”。

凤翔泥塑国家级传承人 胡新民

虽然现在非遗之路并不平坦,但我希望在《经济》杂志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中心的帮扶之下,能走得更加坚强。

苏绣传承人 陈英华

非遗文化的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需要春风细雨般的细腻浸润。

平阳麻笺传承人 梁虎

非遗文化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倡导,同时也是对创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倡导,这些思想都能够在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继承下来。

易水砚传承人 邹宏利

虽然现在在产业化发展的方面出现了一些瓶颈,但是我们在努力进行转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在非遗孵化中心的帮助下,突破目前企业的瓶颈,攀上下一个高峰。

瓯绣传承人 施成权

传统手工类的非遗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在资金、销售渠道方面都有些许的困难。希望在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营平台的合作下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羊皮画艺术研究院 吴全永

希望非遗能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发光点,散发新的活力。

京绣国家级传承人 梁淑平

非遗产业孵化项目的成立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一个与市场接轨的平台,能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产业化文化遗产金融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君唯康的金融梦
系统产业化之路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