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止泻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肝源性腹泻82例

2017-07-03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疏肝肝病健脾

王 妍 张 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肝病科 (上海,200032)

疏肝止泻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肝源性腹泻82例

王 妍 张 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肝病科 (上海,200032)

肝源性腹泻又称慢性肝病腹泻,是指各种肝实质疾病引起的慢性腹泻,需排除原发性肠病和继发性感染病者,经常规治疗无效的腹泻。肝源性腹泻的发病率高达10.0%~43.8%。[1]笔者应用疏肝止泻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肝源性腹泻肝郁脾虚证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30~68岁,平均49.2岁;对照组41例,男32例,女9例,年龄32~70岁,平均5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参照2000年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确诊为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患者;②18岁≤年龄≤74岁;③腹泻次数≥3次/天,便常规,X线钡剂灌肠未见明显异常;④符合肝郁脾虚证[3];⑤理解并能配合完成本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实验室检查提示为痢疾、霍乱、中毒、寄生虫等感染引起腹泻;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肾脏、内分泌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③精神状态异常及术后病情不平稳者;④有对本次试验所用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体质;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保肝降酶,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日本米雅利桑株式会社生产;规格:20mg/片),2片/次,3次/d,疗程为2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脾止泻方,1剂/d,加水煎取药汁200ml,分早晚顿服。同时用穴位敷贴配合治疗,取穴单侧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1次/d,两侧交替取穴,疗程为2周。疏肝健脾止泻方配方如下:黄连3g,木香6g,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各15g。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3]。治愈:治疗7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天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天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6 中医症状量化积分表 指导患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完成填写,对胸胁胀闷、善太息、肢倦乏力、大便时溏时泻、饮食减少五个症状按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分,比较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秩和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见表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结果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结果比较 (±s)

与同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前ALT(U/L)AST(U/L)TBil(umol/L)治疗后ALT(U/L)AST(U/L)TBil(umol/L)治疗组(n=41)130.66± 62.47 80.40± 21.20 35.32± 19.56 52.05± 18.34*47.01± 24.23*24.12± 13.47*对照组(n=41)115.83± 44.24 52.66± 23.48 38.91± 17.34 50.62± 26.17*45.03± 28.61*25.49± 11.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化积分情况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化积分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化积分比较 (±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治疗前2.03± 0.861.36(n=41)治疗后1.55± 0.55*△1.80± 1.04 3.93± 0.86 3.13± 0.91 1.76± 1.89± 1.02(n=41)治疗后1.70± 0.71*0.67± 0.40*△对照组治疗前2.05± 0.78 0.53± 0.55*△1.45± 0.60*△1.03± 0.69*△1.93± 0.94 3.90± 0.81 3.01± 0.92 1.62± 0.87 0.93± 0.76*2.04± 0.69*1.78± 0.89*

3 讨论

肝源性腹泻的特点[5]:①肝病的症状同时存在。②腹泻次数不多,一般每天3~4次,次数多者可达10次/日,排便时间时间大多为清晨或早餐后,量不多。③大便质稀不成形,可分为溏泻和脂肪泻。④排便不畅,时间较长,排便时间多>30min,或有里急后重。⑤便常规,X线钡剂灌肠无阳性发现。⑥护肝及对症治疗可好转,但抗炎疗效不佳。目前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消化不良。②吸收障碍。③肠蠕动过快。④肠道细菌繁殖过多。⑤烟酸缺乏。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泄泻”范畴,其病在于肝脾。《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属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小肠泌别清浊,大肠转化糟粕,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病日久,累及脾胃,肠道功能失司,水湿不利,水精下泄而成泄泻。故肝源性腹泻,为肝病及脾,属肝脾同病,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或虚弱,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病位在肠,与肝密切相关,脾失健运是关键[6]。张介宾《类经》云:“木强在侮土,故善泻也。”当肝气太旺,气机横逆,可乘脾土,导致脾胃气机紊乱,所谓“木旺乘土”。如肝木并不过于亢盛,但由于脾胃虚弱不足,亦易受肝气戕伐,使脾土更为虚衰,此属“土虚木乘”。故无论何种原因,疏肝健脾祛湿贯穿于治疗始终[7]。疏肝止泻方即在此理论指导下组建,治拟疏肝健脾祛湿。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益气;茯苓渗湿健脾;黄连、木香取自于传统治痢名方“香连丸”,可清热燥湿,行气止痛。同时,根据古文献记载,天枢为大肠募穴,《玉龙歌》云:“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瘥”,提示天枢可治疗泄泻病。《灵枢·邪气脏腑病行》提到“合治内腑”的理论,《素问·咳论》曰:“治腑者,治其合”。故取上巨虚(为足阳明经穴,同时为大肠下合穴),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下巨虚(小肠之下合穴)。《四总穴歌》中指出“肚腹三里留”,阐明足三里对胃肠病有治疗作用。《黄帝内经》中反复指出六腑之病取下合穴。可见下合穴因其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作用安全,从古至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它的运用研究报道也较多。其中,以消化系统的临床报道比较多,且效果较满意。王新宇[8]研究提示足三里电针能显著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粘膜通透性,使血管活性物质和内生性炎性物质在肠粘膜减少积聚,继而使肠上皮细胞坏死减轻,胃肠粘膜屏障得到保护。马天安[9]用调气针刺法治疗习惯性便秘48例。取穴:天枢,上巨虚。结果显示治愈率66.6%,总有效率97.9%,认为运用上述穴位可明显调整肠道功能。刘宁、王健[10]用针刺大肠下合穴上巨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改善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疏肝健脾止泻方配合下合穴治疗肝源性腹泻效果显著可靠,且安全副作用小,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目前国外关于肝源性腹泻的研究较少,国内也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观察,关于各类药物的应用还没有统一规范。相信随着大样本量,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治的诊疗方案能使肝源性腹泻患者取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1] UEGWeek 2014.Poster Presentations.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 J,2014,2(suppl)A132-A605.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13(4):141-150.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9-143.

[4] 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级医刊,1992,27(11):51-53.

[5] 丁光伟.肝源性腹泻110例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135-136.

[6] 辛伟.肝硬化腹泻的病证论治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0):43-44.

[7] 郭维军.肝脾相关理论在肝硬化腹泻临床诊治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4):589-590.

[8] 王新宇.电针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对患者肠道通透性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7,27(6):421-422.

[9] 马天安.调气针刺法治疗习惯性便秘48例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5,32(16):29-30.

[10] 刘宁,王健.针刺大肠下合穴上巨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3):183-184.

10.3969/j.issn.1005-0264.2017.02.018

,2016-08-08 编辑:黄育华)

△通讯作者,E-mail:18919104444@189.cn

猜你喜欢

疏肝肝病健脾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