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研究

2017-07-01刘飞越程亚飞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媒体立德树人

刘飞越++程亚飞

摘 要: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七章高等教育里面提到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尤其在本科教育阶段,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是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需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立德树人

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兴起,使得每一个人都自成一个媒体,每一个人都可以了解世界每个角落的大小事,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任何事件发言,虽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但是,自媒体也使得信息传播、信息安全等问题日趋严峻,该现象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 自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板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体验及调查研究,可以看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短板。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前提是要认清现实,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不足,针对不同问题想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方可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处在一个转折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得以加强,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拜金主义、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等。针对此种现象,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采取“多手抓、盲目抓”的方式,该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缺乏针对性。由于工作任务繁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学生群体频率低、与学生缺乏深层次的沟通,对于学生缺乏亲和力。

(2)思政理论课刻板说教、照本宣科

201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思政理论课程是大学生了解国情国策、了解国家历史、修养思想品德的重要课程[1]。然而现实却是学生“人到心不到”,其原因就是思政课教师还是刻板说教、照本宣科、一味灌输,并没考虑到时代在变、当代学生学习的节奏在变,教师上来就讲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学生较难听懂。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很迷茫、不适应,与教师互动也不够。就像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差,抬头率低。

(3)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投入比不足、欠稳定

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到: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2]。而实际的比例却远远达不到1:200,所以很多一线专职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还要承担就业指导与服务、奖助勤贷、学生工作部门、医疗保险、党团等事务,这就使得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打折扣。另外,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一线专职辅导员,刚入职的新手所占比例较大,对他们来说能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已属不易,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投入比大大减少。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部分辅导员工作一段时间就会转岗或进行人事调动,一线专职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也是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倍功半的原因。

2 自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策略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所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响应国家号召,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好大学生的成长助力者、引路人。

(1)改革高校思政工作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一要以高校思政工作者为本,保障思政工作队伍的稳定性,特别是一线专职辅导员队伍,要合理配备人员,做到分工明确、保证效率。同时要制定完备的岗位制度,保障思政工作队伍的利益,从而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理念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在思政教育工作上要敢于亮新招,顺应时代变化,知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创新工作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二要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朝气蓬勃、富有活力,接收新鲜事务的能力强。作为思政工作者我们要理解学生,接受他们一些新奇的想法,通过博客、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深入学生群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自身亲和力。日常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与学生沟通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般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从而对国家自信,对自己自信,对社会主义国家未来美好希望的自信。

(2)改革高校思政工作要“喜新厌旧”

改革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改革思政理论课。思政理论是支持思想教育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作为思政课的专职教师,首先要承认传统思政课讲授方式的优点,同时也要认清现实,时代在变,传统的讲授方式慢慢不适应当代学生学习的节奏。所以,一定要敢于创新思政课的讲授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感染力,增强思政课的包容度,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改革传统的说教、考试方式,除了学校开设的课程外,尝试开设学校独特的“中国系列”品牌课程,如上大《大国方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工匠中国》、上海政法学院的《大国安全》、上海海事大学的《走向深蓝》、华东理工大学的《绿色中国》等[4],各所院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此类课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以增加“到课率”。同时,通过摘抄自媒体上的新鲜内容,吸引学生眼球,增加“抬头率”。另外,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切实增强自身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牢牢守住思政净土,做到“寸土不能失,瓦片不能丢,丝毫不能让”。

(3)改革高校思政工作要坚定“文化自信”

高校是青春活力四射的地方,是思想碰撞的地方,是丰富多彩生活的地方,这样的环境,给高校思政工作提出难题:当前高校学生面临诱惑多,如何循循善诱助其筑牢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

改革高校思政工作,筑牢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的关键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制度、信念皆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一定要敢于把思政教育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以文化育人,在育人中传播文化。一是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承,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推进高校校风建设,二是加强校园广播、标语、横幅、学生活动等宣传工作,加强高校校园文化自信建设,使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置身于文化氛围中,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高校思政工作者承担着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的神圣使命,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一定要先明道、信道,响应国家政策方针的号召,改革陈旧的思政工作方式方法,加强自身师德师风修养,知行合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好高校思政工作,共筑思政工作“同心圆”,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2015.07.3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4号令).2006.05.20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网-党建.http://dangjian.people.com.cn/ ,2016.12.09

[4]任巍.创新让高校思政工作鲜活有力 [N].人民日报,2016.12.08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媒体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基于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