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7-01卢利新鲍乐峰赵飞龙

中外医疗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效果分析结肠癌

卢利新+鲍乐峰+赵飞龙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行完整肠系膜切除术的效果,评定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该院共收治结肠癌患者共7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为3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行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参照组患者行常规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种患者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00.25±60.04)mL、淋巴结清扫数(32.05±4.64)个和参照组患者(162.64±60.05)mL、(27.75±3.86)个比较,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指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指标为(2.68±0.39)min,参照组为(2.70±0.45)min。结论 将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应用于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极为显著的临床价值,且不会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产生影响,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完整肠系膜切除术;结肠癌;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5(a)-010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lete mesenteric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nd evaluate its clinical value.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5.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in the form of computer table method, 3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underwent complete mesenteric resection,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radical resection of colon cancer. The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wo patient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the blood vocume(100.25±60.04)mL was in the study group's patients,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32.05±4.64),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162.64±60.05)mL,(27.75±3.86),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In the comparison, the data showed a difference of(P<0.05),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P>0.05)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on time index. The index of the study group was(2.68±0.39)min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2.70 ± 0.45)min.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act mesenteric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n cancer patients has a very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 and will not have an impact o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research.

[Key words] Complete mesenteric resection; Colon cancer; Effect analysis

作為临床常见,且难以治愈的一种恶性肿瘤,结肠癌的治疗多以手术方法为主,但是一旦治疗失败后,则术后会导致肿瘤的转移、扩散以及复发。在结肠癌手术进行过程中,其手术操作的规范性、标准化以及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是判定手术成功的标准,也能够对术后复发和转移概率进行有效降低。因此如何对手术操作规范,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何种手术疗法至关重要。针对于此,该文以完整肠系膜切除术为基础,研究将其应用于结肠癌病症中的效果,并以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结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评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所收治的结肠癌患者共7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n=35)和参照组(n=35)。该次入选研究的70例患者均通过肠镜检查,并确诊为结肠癌,其中合并肠梗阻,且需要进行急诊处理,术前辅助化疗患者不予以该次研究。在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36岁,中位年龄(42.5±2.3)岁,在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35岁,中位年龄(42.1±2.6)岁。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如年龄以及性别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行同样的术前指导和术前准备,并行气管插管以及硬膜外麻醉处理,患者均保持仰卧位的手术姿势。研究组患者行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行入路法对中间的肠系膜血管进行清理,在血管根部进行结扎处理,并切断。对脏层腹膜和壁层腹膜进行锐性分离,完全将患者的结肠和系膜内的淋巴结以及脂肪组织清理,最后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检查,以此行结肠切除和断端吻合术。参照组患者行常规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进腹后行常规探查,并将结肠切缘的距离控制在肿瘤附近的10 cm以上,并对原发性病灶以及肠系膜和淋巴结进行清除,将腹腔清洗。

1.3 观察标准

对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完成时间、淋巴结的检出数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等进行记录,并发出报告单。对手术完成后患者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拔除引流管时间进行评价。观察手术完成后,是否出现死亡、吻合口漏以及切口感染等情况。术后短期死亡主要是指出院前或手术后1个月的死亡。

1.4 统计方法

该次进行研究的70例患者临床数据均行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等指标对比用(x±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的对比中,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的比较中,如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其中研究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情况,腹腔出血并发症,研究组1例,参照组2例,切口感染,两组各3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消化道癌症的排名中,结肠癌排名第三位,仅仅位于胃癌和食管癌下,当前,在人民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的过程中,饮食结构以及饮食习惯的不健康导致结直肠癌病症呈现为直线上升的态势[1],诱发结直肠癌的因素众多,主要以长时间食用高油脂、低纤维的饮食为主,家族史、个人生活压力以及日常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也易诱发结直肠癌[2]。结肠癌的发病位置多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交接处,其中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根据结肠癌的发病位置,可以分成两种类型[3],右半结肠癌以及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病症的患者,由于其结肠腔过大,容易出现腹泻的临床反应,且右半结肠癌患者多出现溃烂出血等不良症状,患者在不停的溃烂出血中,出现了贫血以及恶性病理性的改变[4]。左半结肠癌患者因为其肠管较小,出现急性肠梗阻以及慢性肠梗阻的几率更高。在医学技术不斷进步和创新的过程中,对结肠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其中将化疗以及放疗或者免疫治疗作为其救治的辅助方式。手术方法是保证结肠癌病症痊愈的关键要素,也是保证后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基础[5]。但是一旦结肠癌手术失败,将引发如短期性死亡、吻合性口漏、腹腔囊肿、切口感染以及腹腔出血等情况[6],因此部分患者对于手术情况过于担忧,不肯配合治疗,所以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控制是其关键。

在21世纪10年代,德国外科科学家首次对完整肠系膜切除术的概念进行了解答和提出,完整肠系膜切除术的基本概念和传统根治术相差无异,主要以解剖学的结构为基本,以此将正确的外科手术平面确定,完整肠系膜切除术以消化道癌根治术为基础,以此确定原则,将解剖精细化,将这种理念贯穿始终,以此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完整肠系膜切除术主要在直视的状态下将脏层的筋膜从壁层进行持续性的以及锐性的分离,从而完整的将已经结扎的血管根部进行暴露,依据淋巴结的走向,将阳性淋巴结清扫处理。因为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是将结肠系膜进行了情理,以此对血管和淋巴结的破裂情况进行规避,最大程度降低肿瘤扩散的几率。将营养血管进行高位结扎能够对血管走向的分布进行了保证,以此提高阳性淋巴结检出的概率,最大程度的减低术后病症复发率。

在该次研究中,该院对70例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mL)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个)对比,其中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指标分别为(100.25±60.04)mL以及(32.05±4.64)个;参照组患者的指标分别为(162.64±60.05) mL、(27.75±3.86) 个,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数据也证明,行传统的根治术和完整肠系膜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差无几。在部分专家的数据中,对92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其中46例患者行传统根治术治疗,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CME治疗,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的17.39%,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该文研究的结果谢勤丽,王灿等[8]专家的论断相符。

因此通过以上数据证实,经过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后,不会增加手术的风险,且能够增强淋巴结的清扫程度,术中出血量也能有效控制。因该文对患者的随访时间只持续60 d,并没有对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进行分析,因此其他论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统计。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万忠博.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11):40,42.

[2] 张宏亮.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495-496.

[3] 高志冬,叶颖江,王杉,等.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对比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19-23.

[4] 郑桁,张伟,王康,等.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Ⅲ期结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4):487-491.

[5] 张松峰,王敬典.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280-4281.

[6] 孙艳武,池畔,林惠铭,等.腹腔镜与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24-27.

[7] 李福周,黄瑞记,李强周,等.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4):505-506.

[8] 谢勤丽,王灿.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399-400.

(收稿日期:2017-02-05)

猜你喜欢

效果分析结肠癌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41例外科治疗分析
帕瑞昔布钠用于结肠癌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横结肠脂肪瘤误诊结肠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