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文化的理性化源头

2017-07-01孙斐

生活文摘 2017年2期

孙斐

摘要:周代创立了以“周礼”为核心的周原文化,开创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先河。在治理国家中,采取了“以藩屏周”,“封邦建国”,“五服制度”,在架构社会秩序中,以宗法权利,礼乐制度,经济制度为引领,周文化中涵盖了“天人合一”的德性文化,“融合包容”的和合文化,东方文明的智慧文化,人文精神的基础文化。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本,是中国文化之魂。

关键词:周代;周文化;当今价值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人类之所以进行文化创造活动,其根本目的是满足自身的需要。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其文化的创造活动伴随始终。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全部历史。周原文化的发展也亦然。约公元前1066年,周族首领姬发带领庸、蜀、羌等八国诸侯军队起兵灭商,在宝鸡岐山之地建立了周朝,将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引入到了阶级社会,开创了初具规模的国家,确立了一个新的邦国政治经济体系和社会文化秩序。周人在历史的推进过程中,开创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先河,展开了中国文化的理性化历程,创立了以“周礼”为核心的周原文化,引申和演绎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以伦理道德为特征的中华文化的核心。周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本,是中国文化之魂。时至今日,当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在传统文化中的根与魂中无不裹挟着周原文化的基因。当新生事物在与传统文化相重合时,将从永恒存在的本质中产生和传播。

一、周原文化的形成及其历史价值

1.周朝开创了初具规模的国家形态及治国之策

(1)拓土开疆,扩大疆城,建立大国家的管理体制

经过周公时代长期的艰苦斗争,国家面积扩大。其幅员辽阔,疆域版图东及大海,东北达松花江流域的肃慎国,北至河套地区,南踞江汉流域,西扩至陕甘至青海东部。《孟子·滕文公下》云:“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

(2)封邦建国,以藩屏周,实行大一统的统治政策

周在收复了众多小邦国之后,在其管辖的辽阔的辖境内,生活着被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四面八方、衣食习俗不同,文化语言各异,服饰民俗有别的众生民。在政策上周采取了“以藩屏周,封邦建国”的政治制度。周以其发祥地周原大地为中心,并将其称为“宗周”。以“大宗”、“小宗”划分,周天子为周族的大宗,天下的宗主,是最高统治者,全国的共主。在国家治理中,采取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主张,通过分封城邦域地建立四方同姓和异姓的诸侯国,达到屏周的目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建立了以血统姻亲为纽带的“天下”为一的政治关系。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同姓为伯父、叔父、兄弟关系;异姓为伯舅、叔舅、外甥的关系。达到全国上下大一统的管理体系,带来政治上的安定。

(3)以“五服制度”,实行内外远近有别的族群管理制度

甸、侯、宾、要、荒是周人根据距离周王畿的远近划分推行的“五服制度”。其目的是以采取不同的赋税等级。服,其意是服事天子之意。“五服”是以王畿之地向四面等距扩张的矩形统治区域和权力层级划分方法,是周人处理王畿中心族群和边缘族群的政区管理制度和等级权力分配制度。五服的具体划分《荀子·正论篇》有云:即封内甸服,封外候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国语·周语》中云:“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页,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三百里诸,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尚书·禹贡》中云: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候。五百里宾(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如下图所示:

这是《尚书》中关于五服的详细叙述。其意是:王畿四周五百里的区域叫做甸服;其中最靠近王城的一百里地区缴纳带藁秸的谷物,其外一百里的区域缴纳禾穗,再往外一百里的区域缴纳带壳的谷子,最远的一百里缴纳无壳的米。甸服以外各五百里的区域叫侯服,其中最靠近甸服的一百里是封王朝卿大夫的地方,其次的百里是封男爵的领域。其余三百里是封大国诸侯的领域。侯服以外各五百里的区域是宾(绥)服;其中靠近侯服的三百里,斟酌人民的情形来施行文教。其余二百里则振兴武力以显示保卫力量。宾(绥)服以外各五百里是要服:其中靠近宾(绥)服的三百里是夷人们住的地方,其余二百里是流放罪人的地方。要服以外各五百里是荒服;其中靠近要服的三百里是蛮荒地带,其余二百里也是流放罪人的地方。周人从王畿重地到藩属下国实行逐层管理,兼教文教武卫,声教讫于蛮荒,体现了周人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

2.宗法性宗教文化涵盖周原文化之中

(1)宗法性传统宗教是宗法性伦理社会的产物

周公制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王为全国的“大宗”,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为诸侯,成为地方“大宗”,诸侯长子继承候位,其他子封为卿大夫,为“小宗”,卿大夫在自己封邑内分封诸子,产生“士”,“士”以下为平民。一国之内的诸侯国之间同姓为兄弟叔伯,异姓为甥舅。整个国家结成了一个大宗小宗等级相属,同姓异姓以婚姻血缘相连的宗法性伦理社会。在这一社会基础上,由此产生了宗法性传统宗教,依次形成的宗教文化构成周文化的重要内容。

(2)“天、地、人”是宗法性宗教文化崇拜的对象

宗法性以血缘相连相结的伦理社会,其宗教文化信仰有其共性,在宗法制内由于大宗小宗等级相属,同姓异姓血缘相连,“敬天法祖”的思想观念是一致的。一是“天神崇拜”。因为当时人们对天、日、月、星,地河、海、山等自然現象崇拜而无法明白,故贯于神名。认为上天造万物,天可以主宰一切,包括君王是上天派来的“奉天承运”的天子。天是有伦理意识的,人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有道德的人才能得到上天的信任,天让有德者受命为王。所以尊天神为最高之神。二是“祖先崇拜”。按照宗法等级设立宗庙,天子立七庙,诸侯立六庙,大夫立三庙,适士二庙,官师一庙。“庶士,庶人无庙,死曰鬼。”《礼记·祭法》国有太庙,宗有宗祠,家有祖龛,供立祖宗牌位,岁时祭记。三是“社稷崇拜”。对大地自然万物神灵的崇拜(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等)。有“社神”和“稷神”之拜。“社神”是本地的保护神,“稷神”是谷物丰收之神。“社稷”与国家意义相同,二者崇拜融为一体。

周王是奉天承运的天子,上天与人王具有血缘关系,祖先崇拜与天帝崇拜自然合二为一。周王受命于天,是国家的保护神,社稷与国家意义相同,社稷崇拜便与祖先崇拜融为一体,因此天、地、人之间发生了密切的关联和关系,“天神崇拜”、“祖宗崇拜”、“社稷崇拜”就形成了周人传统性宗教的观念和崇拜体制。

(3)祭祀活动是宗法性宗教文化的表现形式

周人从夏、商两代的教训发展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依”的观念和“敬天保民”的政治理念,对天帝的神性更为崇拜。认为天帝是国家宗教的至上神,万民百姓皆须敬拜。自周始,对天帝的崇拜祭祀已作为国家宗教活动,且形成了一套体制化的祭祀仪式。被列为国之祀典者有五种仪式,即:禘、郊、祖、宗、报。禘祭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始祖),而以其祖配之;郊者,祀天之祭,以祖配享;祖者,祖有功;宗者,宗有德;报者,报祖之德。祭天的仪式主要以郊祭的形式进行。以天地合祭,配祭祖先。祭器、祭品及形式各异,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燔火祀日月星辰,有槱燎(点燃干柴)祀神,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史記·封禅书》云:“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

3.周原文化开启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先河

(1)“天人合一”的德性天命观文化

在天命思想驱动下,周人给天赋予了灵性。相信天命可以变化,王权可以更替。天命如何变化?要视人君的行为是否合于“德”为转移。要得到上天的持久信任,必须是有德性的人才能受命为王。由此,周人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依,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政治伦理思想,推崇“天人合一”的新观念,开启了德性天命观,并从商亡中总结出,因其不能“敬德保民”而失“天命”,失民意,周兴是由于“敬德保民”,推行“德政”而受命于天,蒙受天命的眷顾。周人的天命观创造了高于祖先的天地观念和道德理念,开创了道德政治的先河,使中华文化走上了人文精神的理性化历程。自周以后,中国历代王朝更迭变换,但对天帝的崇拜与信仰几乎全盘承袭了下来,历两千余年而不变。

(2)融合包容的和合文化

在“以蕃制国”、“封邦建国”的政治制度下,随着诸侯分封,周文化及周朝的民俗、礼仪被带到了全国各地。同时在向其他地方文化输出中又将异地的文化不断输入而且同化异族,为周文化增添更丰富的内容,包括南方的楚,北方的戎、狄文化在与周文化的碰撞中逐渐融合、包容、凝聚、和合,最终汇合而成华夏文化的基因。形成巨大的生命力和文化的活力与韧性,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东方文明的智慧文化

《六经》典籍的传世之作。《诗经》、《尚书》、《周礼》、《乐经》、《周易》、《春秋》合成六经。《诗经》开创了中国文学史,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全面反映了周代的典章制度、社会生活、重大事件、风俗习惯和思想文化。青铜铭文。内容广泛,文字精炼,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天文学。已知二十八宿,木星、金星的存在,并通过了解日月星辰运行规律而制定历法。在《诗经》中还有我国最早的日食记录。最早的观天象设施和完整的“告朔”制度。音乐。已有较高的音乐造诣。乐器种类有编钟、编磬、象琴、瑟、笙、筝、鼓、锣等。将原有的宫、商、角、徵、羽五音发展为十二律、六律、六吕。建筑。《周礼·孝工记》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京城由内外城构成,宫殿区在中央,左为祖庙,右为社坛,前为堂,后为市。教育。要求“乡有庠,洲有序,党有校,问有塾。”教育内容上提出“礼、乐、射、御、书、教”的“六艺”之教。教育要从幼儿启蒙开始,提出“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中《蒙卦》辞云:“蒙、享、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幼儿教育称为蒙学,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元者,善之长也。”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4)人文精神的基础文化

儒家的礼乐与道家的玄哲都源于周早期形成的文明。孔子既是周文化的传承者亦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思想的大成者。孔子生于鲁国是在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有礼乐之邦之称,礼乐文化对孔子有深刻影响。孔子曾亲赴周公庙实地观览,考察周公制礼作乐,赞曰:“周公之才之美”不时倾慕“梦见周公”,“我只是文化传统的传播者,而不是创造新的东西的人。我非常忠诚,喜爱古代的文化。”(《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意为:“在《诗经》中开始人生,在礼制中建立人生,在音乐中完成人生。”孔子的儒学思想是在周公礼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孔子提出了“仁、义、礼”,之后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再后,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文化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人文精神的文化体系,而从未像西方人那样或陷入宗教的迷狂之中。周人对上天的崇拜寓于尊崇宇宙的自然运行规律和客观实际,这与西方人对上帝和个人的崇拜与信仰有着天壤之别。

二、周原文化在架构社会秩序中的理性引领

1、建立维护国家政治秩序的宗法权力体系

(1)继承制。创立了“立嫡立长”这一具有确定性的权力继承制度。其精神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在国家政体上以宗族为基础分“大宗”和“小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为诸侯,成为地方的“大宗”;诸侯长子继承候位,其他子封为卿大夫,为“小宗”,卿大夫在自己封邑内分封诸子,产生“士”。自上而下以嫡长子宗法血缘为纽带联结权利的继承,构成庞大的原始氏族社会关系网络,为统治政权服务。继承制是将宗法血缘关系发展为具有完整体系和严格等级的国家政治体制。这种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生成了华夏文明独特的历史途径,并得以传承和加强。

(2)分封制。以联邦的形式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权力的范畴划分,将政治权利分层。在权力划分中,周初先后建立了71个诸侯国,同姓即姬姓占53国。为了区分同一姬姓贵族,在姬姓中又分化出180多个姓氏。周公将唐叔(成王弟)封于唐(今山西,晋国);康叔(周公同母弟)封于卫(旧殷地);伯禽(周公之子)封于鲁(旧奄地)。各诸侯国君在封地代表王室,一方面与王室保持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与本国群众密切联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掌握军队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稳定少数统治多数的目的,以维护周王室的利益。

(3)爵位制。爵位的划分设为八等,依次为: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在周初期这八等不同的爵位等级,与其受封的封地大小有关。爵位不同,其都城大小,军队人数,贡赋税役均不同。封爵的目的,是在中央集权统治下,平衡王室亲族与诸侯间的权力,分化殷商旧有势力,封赏功臣。其次为了扩展疆域和开发土地。爵位制在周以后被历代承袭、延续。

(4)礼法制。把众多的礼具体划分为“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同时礼也包括军队和刑法,《尚书·吕刑》载,周有墨、劓、刖、宫、大辟“五刑”,另又有鞭刑和流放,充分体现了礼法的完备和严苛。

二、建立维护国家社会秩序的礼乐制度体系

1、制礼作乐的政治内涵

周公始创的“周礼”从社会制度、法律典章、宗教制度、人伦道德、礼仪礼制规范建立了一套崭新的社会新秩序。“礼”从人们的利益感情切入,将人们的思想纳入到“礼”所规范的既定框架中。利用伦理道德的力量制约社会人际之间的關系,寻找到德治与法制的最佳结合。

“作乐”是对刚性礼制的中和和拓展。“礼至则无争,乐至则无怨”,将“乐”嫁接于“礼”之中。使礼的等级融入乐的和谐之中,从乐的感性层面对理性层面的礼给予最好的补充。在礼的规范下,人们循规蹈矩,谨言慎行,将自身置于理性行为境界中。而在乐的“和同”中,又使不同等级的人能够维护社会等级差别,相亲相爱,和睦共处。

2、制礼作乐的伦理范畴

“礼”的基本原则即:所谓尊尊、长长、亲亲、男女有别、长幼有序。以礼的形式将处于血缘联系中的全体社会成员划分开来。以等级制、礼制、礼俗、礼仪为不同阶层的人指定不同的做人标准。为了维持宗法封建,保留贵族阶层纯粹的血缘关系,《仪礼》规定,“同姓不婚”,女子必须出嫁,居于男方家庭,结婚以后随男方姓氏,只保留自己的“字”。男女婚礼前要经过纳彩、纳吉、纳徵、请期、请迎等数个步骤。丧礼也严格规定了丧服、丧期、祭祀、饮食、活动等诸多内容。这一系列的礼制和礼俗的规范,使伦理概念具体化、实体化,变成约定成俗的乡规民约、民俗、民风。有利的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规范,为社会集权管理提供了保证。

3、制礼作乐的管理体制

周公制礼代表着国家的一部运转机器,囊括了对天、地、人有秩序的管理。以“礼”为载体,实则是对天命观念、部族信仰、宗亲关系、君权、人文教育等的社会行为综合规范治理体系。在管理中设三公为最高管理管职。分别为太师、太傅、太保。其下设有六个官位分管具体事务。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大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4、建立维护民生的经济制度体系

以井田制实行田地管理,公私田地只能使用,履行赋役义务,不得买卖。为后世实施有效的国家土地管理提供了范本。农业生产已采用金属工具,农作物种类仅《诗经》所载已多达百余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设立有各种官营作坊。商业活动也有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三、周原文化对宝鸡经济发展的启示

启示一:周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的周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影响中华民族3000多年,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周人建构的适应中国文化生态环境的文化系统,影响了中华文明的整个价值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因此,对周原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启示二:在岐周之地弘扬周原文化精神宝鸡人义不容辞

周原文化源自宝鸡。宝鸡应打出周原文化的品牌,从本土挖掘出周原文化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精华,向世人彰显出宝鸡的地域文化精神。借助周原文化之名,开创宝鸡文化名城。

启示三:以周原文化带动宝鸡产业、旅游文化的发展

1、申办“周原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周原文化重放异彩,彰显精华,宣传周文王姬昌,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三周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2、打造以“周原文化”为中心的五星级旅游景区。文王与周公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周原度过,思想体系当形成与此。周原文化与殷商文化相比,是划时代的里程碑的发展,内容更加丰富,且是中国人文精神的转折点和源头,但在知名度的宣传上不及殷墟的宣传和知名度大,其景区不及殷墟的规模。在岐山、扶风出土的大量甲骨中,其中有字的甲骨与殷墟卜辞文字大致相同。因此,宝鸡应责无旁贷的做好周文化的开掘和传承,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3、建造周原遗址文化博物馆。可参照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规模和架构,弘扬周文化精深的历史底蕴。

4、《周易》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周文王把伏羲先天八卦推演城后天八卦。周公把六十四卦推演成三百八十六爻,卦与爻共同组成了《周易》。加强《周易》文化研究,可参照天水伏羲庙,加大对《周易》的宣传,精准打造《周易》的老家在岐山。建造一座“周易研究博物馆”。

5、加强对《诗经》的研究。“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收录的诗歌305首。《诗经》的内容反映了周人的建国历史,当时的社会生活,民情风俗,阶级关系,内外矛盾等等,是以诗歌的形式对周原文化的记载和传承。

6、创办“宝鸡民俗礼仪文化节”。周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发源地。可选择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为文化活动节,以宣传周文化为突破口,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带动宝鸡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冯光.陕西历史文化与文化产业开发[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2]王鹏.周公庙与西周文明[M].陕内资图批字,2010.

[3]文怀沙,邵盈午中华根与本——宝学根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

[4]胥鼎.西镇吴山[M].陕宝新出批,1997.

[5]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孔润年.宝鸡地域的中华文化[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7]彭鑫.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M].中共中医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