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根基与传承维度

2017-06-30双传学阚亚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双传学 阚亚薇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有机统一体,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高度契合又一体相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其“特”之根基所在、精神命脉和内源性动力。体现人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理念、既与传统相系又与现代相接的传统美德和反映道义高度及美学追求的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大核心要素,因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切入点。但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调和关系,而需要在历史维度上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在现实维度上梳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在发展维度上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走向。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文化根基;传承维度

[作者简介]双传学,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阚亚薇,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會主义。从逻辑体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有机统一体,既把成功的实践总结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典型的实践经验逐渐上升为制度,由此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这一逻辑体系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① 由此可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一“江河万里之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高度契合又一体相依。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②。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等优秀因子,增添了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的自信和底气。因此,在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特别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理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③ 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联系,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广泛的现实基础相结合,进一步阐明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逻辑联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职责使命,并不断从中汲取营养资源。当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接和努力回应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逻辑必然

任何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它既是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孕育而生,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面临的客观现实的真切反馈。实践证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

1.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特”的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离开传统文化的语境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失去生命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特”的根基所在。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思想支撑和文化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多融合互通之处:强调民本关怀、关注现实生活、重视理想信念等等,正是这些融通之处奠定了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促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浸润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和优秀传统文化三者合力而成的。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特”,还体现在用中华民族特有的表达方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风格,深入浅出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趋势。概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广泛的民族认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强大的凝聚力,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创造力,以其庞大系统的知识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智慧力。

2.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精神命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⑥ 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伟大成就,不仅依靠不畏艰险的奋力拼搏,还依靠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可以说,精神是认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和强大支撑。“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蕴含着这种精神。诚如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随后,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他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而言,这一精神命脉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面貌,而且直接影响着其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endprint

3.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内源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沧桑,绵延千年,至今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生型动力。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产生直接支撑作用的现代国家治理为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但这个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追溯历史,我国古代在治国理政方面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思想对当今的国家治理仍具有重要启示。正如习近平所强调:“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⑨这说明,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功效,实际上就是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提供必备的内生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它是一个庞杂而又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它的传承和弘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从中择取重要因素而行之。抓住这些重要因素,则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结构体系中探寻。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和文化母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历经汉唐、宋明以及近代以来的开放融合,形成了体现中华民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伦理原则,能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化体系”⑩ 。这种文化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深层次的规制和影响作用。从总体上看,浸润着中华民族优秀基因的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体现人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理念、既与传统相系又与现代相接的伦理道德和反映道义高度及美学追求的人文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需要涵养的就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优良基因。

1.核心思想理念

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核心理念作为灵魂,核心理念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等,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大力弘扬的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核心思想理念。显然,这些要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紧密相关、高度契合的。因此,往深处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积极弘扬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的,积淀着整个民族最深层次的优秀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积极传承。作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内核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从价值追寻层面对社会主义的深刻认知。它鲜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意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和广泛支持”{11}。因此,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时,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足够重视。一方面,从国内的改革发展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凝心聚力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接续前进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虽然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依旧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等待破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也都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前进道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能够凝聚人心的核心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是不可能形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强大动力的。另一方面,从国际形势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造良好国际环境需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是主题,各国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趋势逐渐增强,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及其未来前景,但是对此的诘难甚至无端诋毁也不时出现。“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主义,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12}如何应对国际社会的这些噪音干扰?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研机析理、明辨是非,扫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2.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德治思想,并形成了德治传统。比如,《诗经》《尚书》的不少诗篇都蕴含着大量的德治思想。诸多“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的实践证明,良好的德治不仅能建构契合政权需要的社会秩序,而且能让民众自我教化,醇化民风。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同样需要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用德治引领大家“有耻且格”,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构筑理性的秩序环境。

近年来虽然对道德的强调和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是人们并不能否认一个客观事实:人与道德不是一体存在的,道德并非自发形成,而是主体自觉习得和外在环境助力建构的结果。因此,在理解道德问题时,不能把道德归结为个体事务,而忽略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如此。虽然它“体现着中华民族基本道德行为价值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凝聚和结晶,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坚实基础。它包含了能给民众带来审美享受的一切道德行为,这些行为昭示着社会前进最为基本、最为普遍的道德规则,是给民众传递积极向上、努力振奋的动力源”{13},但是依然需要以建构性的思维来对待中华传统美德。endprint

事实上,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建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探讨,在结合革命战争年代实际和党自身建设需要的基础上,批判了传统旧道德中的消极落后成分,继承弘扬了其积极成分,并进行了改造运用。比如,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角度对忠和孝等道德范畴作了新的阐释。他认为:“忠就是要忠于大多数人民,孝于大多数人民,而不是忠孝于少数人。对大多数人有益处的,叫做仁;对大多数人利益相关的事情,处理得当叫义。”{14}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更是加强了对优秀美德的传承和弘扬,力主运用德治的力量来引导群众,注重用礼仪的形式规范言行举止,培育公众的道德自觉。在全社会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基本道德准则。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在重视对群众德化的同时,特别注重官德建设,运用制度和文化的双重力量引导官员“治国、平天下”需要从“修身、齐家”开始做起,也是中国共产党建构传统美德的成功经验。事实证明,对传统美德的重视和运用既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不断增强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和体会。当前,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重视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对于凝聚精气神、传播正能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体现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传统美德。

3.中华人文精神

一个人,没有精神是不行的;一个民族,同样需要精神支撑。从哲学的角度看,“精神是人在文明实践中获得的对宇宙万物和自身的认知和情感体验的累积以及意志实践的整合,它代表着人生命力的价值取向,展示着人的心理历程,代表着人自身价值实现的一种完美的状态。”{15} 作为思维运动的内在动力,精神一旦形成,其作用就是不可忽视的,并且不会轻易改变。正所谓“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16}。

在精神的复杂谱系中,人文精神是重要一维。特别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人文精神是非常充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人文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都是中国人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这些都是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必须传承好的人文精神。其实,对于这些人文精神,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罗素说得再通俗不过了:“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然而欧洲人的人生观却推崇竞争、开发、永无平静、永不知足以及破坏。导向破坏的效率最终只能带来毁灭,而我们文明正在走向这一结局。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17},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是简单地搞物质建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文素养和精神风貌,也是其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精神支柱,是守护民族精神的不朽长城。缺乏人文精神支撑的实践不仅难以持久,而且容易坍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前无古人的实践向前发展,无论是从历史经验借鉴还是从现实需要来看,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三重维度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这就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但二者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调和关系,而需要在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发展维度三者的统一中去达成共识。

1.历史维度——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18}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作过深刻论述。他不仅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且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精神财富,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还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这些论述精准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嬗变、合流与内化、变革与转型,展示出为中华文明崛起而奋斗的历史担当和自觉境界,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从历史的维度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的现实课题。对此,以下两个方面亟待关注。

第一,甄别、判定、选择“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体系不断完善,精华与糟粕并存。将传统文化比作“精神命脉”“文化基因”,凸显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可以堪此重任,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够经受历史的考验,这就要求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甄别、判定和选择,在返本寻根中历史地解读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合理内核。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 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19}。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标准,坚持从甄别、判定到选择的流程,对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传统文化,积极继承和大力弘扬;对于阻碍社会前进脚步的落后传统文化,则要大胆舍弃。正如习近平所强调,对于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也就是说,“不再把批判地继承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导方针。扬弃是同时包含了发扬和抛弃两方面的辩证法,扬弃就是既取其精华,又弃其糟粕,在这个新的提法中,避免了以批判为先、为主的倾向,充分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后,从治国理政的整体需要对文化继承方针的新思考”{20}。endprint

第二,守住文化根基,以古鉴今。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必须首先正视历史。中华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凝结,经过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构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最深刻的认同基础。这就意味着,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要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传承起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基,如果根都丢了,还谈什么建设?还谈什么发展?因此,需要以古鉴今、以史明今,把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弘扬起来。只有我们自己能够把握住自己的文化,才能够更好地守住文化的根基。

2.现实维度——梳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

“如果一个民族将文化发展的希望仅寄托于传统的复兴,而不是当代文化的发展勃兴,不但是复古的,更是虚幻的。”{21}因此,从现实角度看,必须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实践证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制传统,而是要在关照现实的基础上,吸收传统、再铸传统,推动传统文化建设从文化自省走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反省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评判,既看到它的精华之处,又能正视其发展的不足。虽然至今为止,传统文化仍在多个方面影响社会发展进步,但现代社会的发展理路同传统社会毕竟有较大差异,有时候传统文化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要求。这就说明,要客观评价、理性辨识传统文化,特别是要认识到肯定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肯定它的全部。这就是文化反省的过程。在这种反省的过程中,重点是反省和批判传统文化中那些阻碍我们文化进步和文化创新的因素,选择、彰显、弘扬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文化进步、可以助推文化创新的因素。

深刻理性的文化反省会促进形成良好的文化自觉。费孝通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多次谈到文化自觉。他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2}由此可见,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的觉醒。它能够以理性的态度牢牢把握自身的文化命运。因而,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要有满腔的热情,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并将这种自觉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主动担当起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真正由精神上的自觉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

文化反省、文化自觉的结果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到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实践来看,文化自信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文化的价值有自信;二是对自身文化的包容、开放与融合能力有自信;三是对自身文化的持久影响力有自信。当前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技力量进行文化渗透,提出所谓的“西方中心论”“西方文化优越论”。面对西方的文化渗透,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坚持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所言:“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23}文化的自信不仅要有历史的源与流,更要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才能永葆灿烂,永不枯竭。

3.发展维度——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

任何文化都是历史的延续,既有昨天也有今天更需要有明天。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就强调,对于文化“不僅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明天”,强调“不能忘记我们自己的老祖宗”。这些论述在今天依然是有意义的,值得深思。对于文化的发展问题,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没有文化的传承就会断了“民族的血脉”,丢了“精神的家园”;没有文化的创新,文化就会失去光彩,难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推动文化发展,首先需要做好文化传承这项基本功。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表明,缺少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就无法准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蕴。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地将某些历史文化原貌照搬,不能是机械地复制和模仿,更不是将历史变得更“死”,而是要让历史“活”起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这就是文化的传承使命所在。

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的根本目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实践证明,没有文化的创新,只会大大挤压文化的发展空间,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科学对待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命题,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文化观。因此,我们要做文化命脉的维系者,更要做文化发展的推动者。文化创新应以“继承传统而又超越传统,探索现实而又面向未来”为标准,在深入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未来走向有着充分的认识。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发展也一样,它需要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让世界文化变得更加绚丽灿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身也是在吸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慢慢成长发展的。因而,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必须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就是说,要看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文化“走出去”,走进世界,让世界各民族看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在尊重、吸收与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基础上,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实现文化的“增值”。

注释:

①{6}{1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5,19,29.endprint

②{20}陈来.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N]. 光明日报,2017-03-21.

③{9}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4-10/13/c_

127093579.htm.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⑤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纲领性文献[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3.

⑦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月刊,1986(12).

⑧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11.

⑩尹汉宁.坚定文化自信的使命担当[N].学习时报,2017-02-24.

{11}陈朋、刘轶.从演进逻辑到本质特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新视角[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2).

{13}{15}许建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精神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14}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158

{16}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544.

{17}[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7-8.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66.

{19}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

{21}孙燕青.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定位[J].哲学动态,2012(8).

{22}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3).

{23}習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3-12/26/c_118723453_2.htm.

责任编辑:李瑞山

(本文发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17年第2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现代化需清除哪些障碍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
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现状实证分析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思考
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